展文國
裴正學教授全國名老中醫,甘肅省名老中醫。擅長治療各種疑難雜癥。本人有幸師從于裴教授,現將其治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一例報告如下。
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是由于脊髓的上運動神經元大腦、腦干和下運動神經元脊髓前角細胞受損的一種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又叫運動神經元病。臨床表現為上、下運動神經元合并受損的混合性癱瘓。目前病因未明,與慢性病毒感染、中毒因素、免疫功能障礙有關[1]。
裴教授認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是由先天腎氣不足,脾胃虛弱所致。先天腎氣不足,精血虧虛,髓??仗摚杩萁铕?,肝筋弛緩,則骨軟而無力。脾胃為后天之本,素體脾胃虛弱,或久病成虛,中氣不足,氣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無以濡養五臟六腑,運行氣血,以致肌肉筋骨失養,關節不利,肌肉萎縮,則肢體痿軟不用。但脾胃虛弱常夾雜濕熱內滯,灼傷肺津,津傷不補,筋脈失養亦可致痿癥。
2.1 腎氣不足,肝筋失養 肢體肌肉萎縮,肌肉顫動,肌力減退,腰膝酸軟,夜眠夢多,形體消瘦,大便干結,舌紅苔少,舌體萎軟,薄瘦,脈沉細弦。治則滋補肝腎,滋陰清熱。方用振痿湯(裴教授經驗方)加味。藥物組成:黃芪、當歸、制乳香、制沒藥、元肉、山藥、山芋肉、馬錢子(油炸)、鹿角膠、鱉甲。肌肉萎縮,出汗潮熱者加大補陰丸;步履艱難,不能久立者加虎潛丸。
2.2 脾胃虛弱,中氣不足 肢體萎軟,活動乏力,肌肉瘦削,皮膚松弛,精神疲憊,納差少言,面色不華,舌苔薄白,舌體淡胖,脈沉細。治則補氣健脾。方藥:補中益氣湯加味。藥物組成:黨參、白術、黃芪、當歸、陳皮、升麻、柴胡、菟絲子、知母、生姜、威靈仙。
高某,男,50歲,因雙下肢無力伴肌肉萎縮一月來診?;颊咭辉虑耙蚋忻昂蟪霈F四肢酸困,發燒,經對癥治療感冒好轉。但隨后雙下肢軟弱無力,行動不靈活。查雙下肢肌肉萎縮,手虎口魚際肌肉塌陷,頭面部肌肉正常,吞咽正常,說話清晰,畏寒怕冷,自汗,大便稀溏,腰膝軟弱。舌質淡苔白,脈沉細。肌電圖示:運動神經源性疾病。血壓:17/10.5kpa。診斷: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中醫辨證:痿癥(脾腎陽虛,經脈失養)。治以健脾補腎,活血通絡。方藥:黃芪10 g,當歸 10 g,制乳香 6 g,制沒藥 6 g,元肉 10 g,山芋肉 10 g,馬錢子1個(油炸),鹿角膠10 g,鱉甲15 g,黨參15 g,菟絲子15 g,知母 20 g,生姜 6 g,威靈仙 10 g。水煎服,一劑/d。二診,服用上方20劑,怕冷自汗減輕,雙下肢肌力好轉,步履緩慢,下肢及手虎口肌肉萎縮,腰酸腿困,屬脾腎虧虛,上方加川牛膝15 g,狗脛骨30 g。三診,上方服用二月下肢肌力較前增強,肌肉萎縮好轉,精神食欲增加。上方繼服半年后,將二診方藥物研細沖服,維持治療一年未見復發,肌力恢復正常,能參加輕微體力勞動。
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是由于脊髓的上、下運動神經元合并受損的混合型癱瘓,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
脊髓側索硬化癥屬中醫之“痿癥”的范疇?!端貑枴ゐ粽摗分赋觥瓣柮髡撸迮K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故足痿不用也”?!杜R癥指南醫案.痿》指出“腎藏精,精血相生,精虛則不能灌溉四末,血虛則不能營養筋骨,此不能步履、痿弱筋縮之癥作矣?!逼渲饕C為先天不足,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肝腎虧虛,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
裴教授積多年臨床經驗,總結出治痿之振痿湯[2]。該方組成:黃芪15 g,當歸10 g,制乳沒各6 g,龍眼肉10 g,山萸肉10 g,鹿角膠10 g,馬錢子一個(油炸),鱉甲15 g,黨參10 g,白術 10 g,菟絲子10 g,知母20 g,生姜6 g,威靈仙10 g?!端芈劊粽摗诽岢觥爸勿舄毴£柮鳌?。痿癥以益氣健脾,滋補后天之本為基本治則,但先后天相互滋生,又以補腎為關鍵。胃主受納腐熟水谷,主降;脾主肌肉四肢,脾胃功能健旺,氣血津液充足,筋脈得以濡養,則痿癥易于恢復。方中黨參、白術、黃芪、生姜補氣健脾以補后天為君藥;元肉、山萸肉、鹿角膠、鱉甲、菟絲子補腎以壯先天為臣藥;知母苦寒,清熱滋陰,助臣藥壯水之主;當歸、制乳沒活血化瘀為佐藥;威靈仙、馬錢子除濕通絡止痛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補腎養血之功。適用于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重癥肌無力,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周期性麻痹等。手足麻木,肌膚不仁者加紅花、全蝎活血通絡;關節疼痛加制川、草烏溫經散寒止痛。
[1] 張季平.臨床內科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4:3090.
[2] 裴正學.裴正學醫學筆記.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