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艷杰
腦出血病常見于50歲左右的高血壓患者,大多數患者病情嚴重,預后差,死亡率高。高血壓及合并小動脈硬化是腦出血最常見的病因。腦血管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故腦中風的針對有關因素,在人群防治中針對危險人群采取必要措施,積極預防和減少腦中風的發生。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腦出血患者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齡56歲~83歲,平均66歲。發病突然,起病急驟,在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內病情發展到高峰。老人因出血、腦水腫引起急性顱內壓增高,出現頭痛、頭昏、惡心、噴射性嘔吐、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
2.1 預防措施
2.1.1 預防和治療高血壓 高血壓是腦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檢測和治療高血壓患者是預防腦中風的重要措施[1]。對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從青年時期就應著手預防。老年人則應經常測血壓。如發現有高血壓,當積極治療,堅持服藥,使血壓降至正常范圍,并注意不能作強度大的體力活動,避免情緒激動等。
2.1.2 控制體重 肥胖亦是腦中風的危險因素,通過節制飲食,加強鍛煉和參加體力勞動等,能起到控制體重過度增加的作用。
2.1.3 注意飲食 為了預防腦出血,飲食以素食與清淡飲食為主,低鹽飲食,忌食肥肉、動物內臟、卵黃、腦髓、無磷魚等。食植物油為主,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這些蔬菜或含維生素C豐富,或有降壓、降脂作用。提倡進食復合糖類食品,如淀粉、小米、高粱、蕎麥面、豆類食品等。避免過飽,宜少食多餐。戒煙酒,吸煙可能影響血壓升高和提高血小板聚集性而引起腦血栓形成。大量飲酒也會促使腦梗死發生。
2.1.4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情緒激動 老年人神經細胞的衰老,對情緒活動的抑制作用顯著減低,常常因心理改變和情緒變化而誘發腦中風,因此對情緒因素不能忽視。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睡眠,避免過度緊張的刺激,控制情緒波動,保持樂觀。
2.1.5 定期查血脂、血糖,高血壓的患者如果大便不暢,解大便時就會憋氣用勁,這樣血壓就急劇升高,松勁時血壓又急劇下降,特別是蹲的姿勢時,更容易出現這種大幅度變化,以致大便時引起腦出血。腦出血在秋末冬初氣候驟變時發病率較高。因低氣溫可致體表血管彈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增高,進而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
2.2 護理保健
2.2.1 院前急救 積極搶救生命,降低死亡率?;颊甙l生腦出血后,不要慌張,要讓患者躺在原處不動,如無意識障礙,要安慰患者,使其身心保持安靜。腦出血者盡可能讓頭部抬高15℃ ~30℃左右,這樣可能使腦血流量減少,降低顱內壓,切忌去枕平臥。減少刺激,嚴禁搖動患者,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動。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側,解開衣扣、領帶,取下假牙防止脫落。及時清除嘔吐物和分泌物,防止堵塞氣道,影響呼吸或窒息。禁食,防止嘔吐及應激性潰瘍出現。觀察血壓,必要時使用脫水劑降顱壓。頭部置冰袋,降低耗氧量,提高腦細胞耐受性。取近就醫,不宜長途運送,減少顛簸,搬動時同時抬頭、肩部及全身。
2.2.2 一般護理 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以利于患者休息。定時給患者翻身,改換體位,每2~3小時進行一次;要注意接觸床面的皮膚有無顏色改變或破潰,應該用軟毛巾擦洗背部,輕輕按揉,以促進血液循環[2]。如病情重則需家屬陪護,陪護家屬應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協助定時觀察兩側瞳孔、呼吸、脈搏、體溫、血壓、意識,如發現瞳孔、生命體征和意識上有變化,應及時報告醫生,以便及時處理。床頭抬高15°,有助于降低顱內壓,促進頭部靜脈血液回流?;杳曰蛴型萄收系K者,發病第2~3天應遵醫囑胃管鼻飼;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宜禁食24~48 h;恢復期給予低鹽、低脂、適量蛋白質、高維生素飲食,戒煙酒。
2.2.4 語言障礙的康復護理 語言溝通障礙的患者,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時,語速要慢,仔細傾聽。鼓勵患者通過各種方式向醫護人員或家屬表達自己的需要,可借助卡片、筆、本、圖片、表情或手勢等提供簡單而有效的雙向溝通方式。
根據患者文化程度及生活習慣的不同,講解發病有關知識,說明情緒和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如有憤怒壓抑時應自我疏泄或向親人傾訴,保持穩定而樂觀的情緒,防止腦血管意外的發生。腦出血患者急性期后常留有后遺癥,而且恢復慢,嚴重影響到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患者易產生煩躁、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關心、理解患者,鼓勵其增強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1] 陳維英.基礎護理學.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87.
[2] 董懂.腦出血患者的護理體會.中外醫學研究,2011,9(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