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山,衛 航
(1.大連海洋大學 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2.遼寧漁港監督局證件處,遼寧 大連 116015)
由于英國在過去30年一直遵照歐盟共同漁業政策,采取捕撈漁船和漁業權贖買措施,其捕撈漁船和漁民數量已大幅減少。2011年登記的捕撈漁船為6 444艘,約20.2萬總噸,捕撈漁民的普查數量為12 405人,比 2001年分別減少了 17.5%、23.2%和17.1%,[1]海洋捕撈業對經濟發展、就業的貢獻已顯著降低。但是,漁船船員立法并未因此而被忽視,始終與其國內商船船員立法、勞動保護立法以及相關歐盟法、海事公約和勞工公約同步向前發展。筆者將從從業資格、培訓發證、配員、勞動保護制度等角度探討英國漁船船員立法。這對完善中國相關立法,促進漁船船員培訓事業的發展和體面就業,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法的制定和履行國際法義務,促進海洋捕撈業的健康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依據立法機構,英國捕撈漁船船員制定法主要包括三類,一是議會通過的基本法;二是女王樞密院令,又分為基于女王保留權力制定的基本法和基于議會基本法的授權而制定的委托立法兩類,常涉及國際法的實施,賦予國務大臣立法權①按照英國的立法習慣,國務大臣不能直接根據國際公約立法,進而實施公約,必須獲得議會基本法或女王形式上的授權。為實施歐共體法,國務大臣直接根據歐盟指令制定法規屬于《1972年歐洲共同體法》(European Communities Act 1972)做出的例外安排。;三是運輸部為實施議會基本法、執行女王樞密院令和貫徹歐盟指令而制定的有關漁船船員的法規(Statutory Instruments,SIs)。[2]此外,還涉及運輸部所屬的獨立執行機構,海事與海岸警衛局(Maritime and Coastguard Agency,MCA)發布的規范性文件。
《1995年商船運輸法》(Merchant Shipping Act 1995)是有關捕撈漁船船員最主要的基本法②中英文字典將“merchant navy/ships/marine/vessels/fleet,merchant shipping”譯為“商船/商船隊,商船運輸”,很容易被誤解為不包含漁船,因為“商船、漁船”在中文語境下通常被認為是互不包容的平行概念。然而,在英國數百年的海外殖民擴張、航海事業和海事立法大發展的過程中,“merchant navy”一直都和“King’s/Royal Navy(國王船隊/皇家海軍)”相對,而不是和“fishing vessels/boats/fleet”相對,也許譯為“民用船舶”更準確一些。,該法合并了1894年至1994年的商船運輸法以及其他與商船運輸有關的立法,包括13個部分,即英國船舶、登記、船長與船員、安全、捕撈漁船(又分為2章,即船長與船員、安全)、污染的防治(又分為6章,即一般規定、港口廢棄物接收設施、油污染、油污染的法律責任、國際油污染賠償基金、危險和有害物質運輸)、船東和其他人的責任、燈塔、救助與失事船舶、執法官員與權力、事故調查與詢問、法律訴訟程序、補充規定。
此外,《2003年海事安全法》(Marine Safety Act 2003)、《2006年商船運輸(污染)法》[Merchant Shipping(Pollution)Act 2006]、《1974 年勞動健康和安全法》(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 etc.Act 1974)、《1996年就業權利法》(Employment Rights Act 1996)、《1969年雇主的法律責任(強制保險)法》[Employers’Liability(Compulsory Insurance)Act 1969]等都適用于漁船船員。
《1995年商船運輸法》為捕撈漁船和船員管理規定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包含了大量的授權條款。為實施議會基本法、女王樞密院令及貫徹歐共體指令,運輸部必須適時制定詳細的執行性法規。這些法規數量眾多,立法程序主要是依據《1946年法規制定法》(Statutory Instruments Act 1946)和具體的議會法律,基本都需要通過議會贊同程序,而且法院對這些法規是否符合立法程序、符合議會法律或歐盟法享有司法審查權。
依據內容,這些法規可分為三類,即資格和配員法規、航行作業規范法規和勞動保護法規。
1.漁船船員資格和配員法規
包括《捕撈漁船(甲板和輪機職務船員的發證)條例1984/1115》③英文名稱為Fishing Vessels(Certification of Deck Officers and Engineer Officers)Regulations 1984/1115,已被《1995/1428號條例》[Fishing Vessels(Certification of Deck Officers and Engineer Officers)(Amendment)Regulations 1995/1428]修正。英國制定法的制定和修正方式至少有兩點與中國顯著不同:一是奉行實用主義,通常一事一立法,綜合性較低,新通過的制定法修改此前不同名稱的相關立法是常規做法;二是被修訂之制定法文本的公布不是必需的立法程序,議會、政府對此不承擔義務,而由商業企業整理公布修訂后的法律文本。這樣的修法習慣以及“零散”的立法傳統對執法者、法律學習者都造成了不方便,增加了成本,也受到了一些英國學者的批評。由于英國制定法的修改相對中國非常頻繁,下文將不再注釋本文以后所提及法規的修改情況。,《捕撈漁船(安全培訓)條例1989/126》④英文名稱為Fishing Vessels(Safety Training)Regulations 1989/126。,以及《商船運輸(職務船員的國籍)條例1995/1427》⑤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officer Nationality)Regulations 1995/1427。。
《1984/1115號條例》和《1989/126號條例》對船長16.5米以上的捕撈漁船職務船員的適任證書等級、持證義務和配員、普通船員的基本安全培訓和發證、過渡安排、值班要求、違法制裁等問題作出了規定。除了在限定海域作業且船長小于24米的漁船以外,負責航行值班的船員必須持有適任證書,或服務證書(certificate of service)⑥服務證書屬于過渡證書,是為了保護有工作經驗的漁民的勞動權利而設立的,自1998年已停止簽發。,或等效證書。若持有證書的職務船員死亡或不能履職,沒有該職位適任證書的船員可以任職此職位,直到抵達下一目的港。
因違反《1984/1115號條例》,沒有適任證書上崗的,經簡易程序定罪后將被處以不超過2 000英鎊的罰款,經陪審團程序定罪后可被處以不超過2年的監禁和罰款。對違反《1989/126號條例》,未取得安全培訓證書出海的,經簡易程序定罪后將被處以不超過標準等級2級的罰款(現為500英鎊,若是船長或船東,則被處以不超過標準等級5級的罰款);同時,船長和每一位船東也構成犯罪,經簡易程序定罪后,將被處以不超過標準等級5級的罰款(現為5 000英鎊)。
《1995/1427號條例》將24米以上的捕撈漁船、500總噸以上的一等客船、油船、化學品船和滾裝船定義為“戰略船舶”(strategic ship),要求船長必須是英聯邦公民、歐洲經濟區國民或北約成員國國民。
2.漁船航行作業規范法規
此類法規數量很多,涉及航行作業安全的法規以及防污染的法規兩類,為漁船經營者、船長、船員規定了相應的法律義務和法律責任。
有關航行作業安全的法規主要包括:(1)《商船運輸(官方航海日志)(捕撈漁船)條例 1981/570》①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Official Log Books)(Fishing Vessels)Regulations 1981/570。,違反該條例,經簡易程序定罪后,將被處以不超過50英鎊的罰款;(2)《商船運輸(遇險信號和避碰)條例1996/75》②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Distress Signals and Prevention of Collisions)Regulations 1996/75。,主要是為實施《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制定的,違反條例,經陪審團程序定罪后,船東和船長將被處以不超過2年的監禁和罰款或經簡易程序定罪后,被處以法定數額的罰款;(3)《商船運輸(航海出版物的攜帶)條例1998/2647》③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Carriage of Nautical Publications)Regulations 1998/2647。,違反規定,經簡易程序定罪后,船東和船長可被處以不超過4級的罰款,船舶可被扣留;(4)《捕撈漁船裝載和卸載條例1988/1656》④英文名稱為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ishing Vessels Regulations 1988/1656。等。
防污染的法規主要包括:(1)《商船運輸(污染事故的報告)條例1987/586》⑤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Reporting of Pollution Incidents)Regulations 1987/586。,違反規定的,經簡易程序定罪后,將被處以不超過1 000英鎊的罰款或經陪審團程序確定的罰款;(2)《商船運輸(油污的防止)條例1996/2154》⑥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Prevention of Oil Pollution)Regulations 1996/2154。;(3)《商船運輸(港口廢棄物接收設施)條例2003/1809》⑦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Port Waste Reception Facilities)Regulations 2003/1809。;(4)《商船運輸(來自船舶之大氣污染的防止)條例2008/2924》⑧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Prevention of Air Pollution from Ships)Regulations 2008/2924。;(5)《商船運輸(船舶污水和垃圾污染的防止)條例2008/3257》⑨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Prevention of Pollution by Sewage and Garbage from Ships)Regulations 2008/3257。;(6)《商船運輸(船舶污染源指令的貫徹)條例2009/1210》[10]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Implementation of Ship-Source Pollution Directive)Regulations 2009/1210。等。
3.漁船船員勞動保護法規
出于保護人權,保障航行作業安全,協調勞資關系等目的,運輸部根據《1995年商船運輸法》、《1972年歐洲共同體法》(European Communities Act 1972)和其他相關議會基本法的授權,制定了大量保護捕撈漁船船員勞動權益的法規,涵蓋了勞動協議、離職、遣送、出生和死亡報告、工資、食品和飲用水供應、船上醫療、住所、勞動時間、勞動保護裝備、勞動健康與安全等方方面面,為漁船經營者、船長、船員規定了相應的法律義務和法律責任。
此類法規主要包括:(1)《商船運輸(船員協議,船員名單和船員離職)(捕撈漁船)條例1972/919》[11]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Crew Agreements,Lists of Crew and Discharge of Seamen)(Fishing Vessels)Regulations 1972/919。;(2)《商船運輸(遣送)條例 1979/97》[12]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Repatriation)Regulations 1979/97。;(3)《商船運輸(出生和死亡報告)條例1979/1577》[13]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Returns of Births and Deaths)Regulations 1979/1577。;(4)《商船運輸(船員的工資和賬目)(捕撈漁船)條例 1972/1701》[14]英文名稱為 Merchant Shipping(Seamen's Wages and Accounts)(Fishing Vessels)Regulations 1972/1701。;(5)《商船運輸(食品供應和水)條例1989/102》[15]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Provisions and water)Regulations 1989/102。;(6)《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醫療藥品儲備)條例 1995/1802》[16]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Medical Stores)Regulations 1995/1802。;(7)《商船運輸(船員住所)(捕撈漁船)條例1975/2220》[17]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Crew Accommodation)(Fishing Vessels)Regulations 1975/2220。;(8)《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勞動健康與安全)條例1997/2962》[18]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Regulations 1997/2962。,是有關勞動健康與安全問題的主條例;(9)《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勞動健康與安全)(年輕人的雇傭)條例1998/2411》①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Employment of Young Persons)Regulations 1998/2411。;(10)《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手工處理操作)條例1998/2857》②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Manual Handling Operations)Regulations 1998/2857。;(11)《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個人保護裝備)條例1999/2205》③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Regulations 1999/2205。;(12)《捕撈漁船(勞動時間:海上漁民)條例2004/1713》④英文名稱為Fishing Vessels(Working Time:Sea-fishermen)Regulations 2004/1713。;(13)《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勞動設備的提供與使用)條例2006/2183》⑤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Provision and Use of Work Equipment)Regulations 2006/2183。;(14)《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起重作業和起重設備)條例2006/2184》⑥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Lifting Operations and Lifting Equipment)Regulations 2006/2184。;(15)《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勞動健康與安全)(勞動時的噪音控制)條例 2007/3075》⑦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Control of Noise at Work)Regulations 2007/3075。;(16)《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勞動健康與安全)(勞動時的振動控制)條例2007/3077》⑧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Control of Vibration at Work)Regulations 2007/3077。;(17)《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勞動健康與安全)(致癌物質和誘導有機體突變的物質)條例2007/3100》⑨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Carcinogens and Mutagens)Regulations 2007/3100。;(18)《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勞動健康與安全)(微生物)條例2010/323》[10]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Biological Agents)Regulations 2010/323。;(19)《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勞動健康與安全)(化學品)條例2010/330》[11]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Chemical Agents)Regulations 2010/330。;(20)《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勞動健康與安全)(高空作業)條例2010/332》[12]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Work at Height)Regulations 2010/332。;(21)《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勞動健康與安全)(石棉)條例2010/2984》[13]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Asbestos)Regulations 2010/2984。;(22)《商船運輸和捕撈漁船(勞動健康與安全)(人造光輻射)條例2010/2987》[14]英文名稱為Merchant Shipping and Fishing Vessels(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Artificial Optical Radiation)Regulations 2010/2987。等。
為了實施海事基本法和執行性法規,MCA發布了三種系列規范性文件。[3]一是商船運輸通告(Merchant Shipping Notices,MSNs),包含了與海事法規有關的更詳盡的技術要求、說明等,目的在于更好地實施新頒布的法規;二是海事指引說明(Marine Guidance Notes,MGNs),主要是對海事安全和污染防治事項進行指導說明;三是海事信息備忘錄(Marine Information Notes,MINs),主要提供MCA事務安排、有時間限制或需定期更新事項的信息。通常來說,若上述文件僅適用于商船,用(M)注明;僅適用于捕撈漁船的,用(F)注明;同時適用于二者的,則用(M+F)注明。
英國捕撈漁船船員分為職務船員和普通船員。根據《捕撈漁船(安全培訓)條例1989/126》以及海洋漁業促進會(Sea Fish Industry Authority,Seafish)與MCA之間的諒解備忘錄,Seafish負責監管普通船員的法定安全培訓、發證工作[15]Seafish是根據《1981年漁業法》(Fisheries Act 1981)由此前的白魚漁業促進會(White fish Authority)和鯡魚漁業促進會(Herring Industry Board)合并組建的,根本任務是支持海洋食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保證其具有可贏利的未來,屬非政府部門公共機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其決策機構是由12人組成的理事會,包括主席和副主席在內的4位成員由與海洋漁業產業沒有金融或商業利益關系、不影響其履行職責的人士擔任,其他成員則來自海洋漁業界,代表著海洋食品行業的利益,預算主要來自對捕撈、養殖和進口的海洋水產品收費(約占80%)、政府財政撥款、有償服務所得以及歐盟漁業基金。Seafish應每年向漁業主管部門(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提交工作報告,接受審計。,[4]并可從運輸部、歐盟等獲得財政支持,補貼對漁民的培訓支出。職務船員的考核、發證工作,則由MCA直接負責。
根據《1989/126號條例》及其《修正條例2004/2169》[16]英文名稱為Fishing Vessels(Safety Training)(Amendment)Regulations 2004/2169。和《海事指引說明411(M+F)-捕撈漁船船員的培訓和發證要求以及對小型商業船舶和大型游艇的適用》[17]英文名稱為MGN411(M+F)–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Crew of Fishing Vessels and their Applicability to Small Commercial Vessels and Large Yachts。,漁民必須持有 Seafish簽發的證書[18]1989年開始實施時,僅要求35歲以下的在職漁民參加培訓,并可過渡到1993年3月1日前完成培訓,新加入的漁民,則需在出海前完成。,證明其參加了基礎海上求生培訓、基礎滅火與防火培訓、基礎急救培訓及基礎衛生與安全(僅適用于2005年1月1日后加入的新漁民)培訓。其中,海上求生培訓,應在上船之前完成,而其他3項培訓應在開始工作后的3個月內完成。另外,在職漁民(serving/experienced fishermen,即有2年及以上工作經歷的漁民)還必須參加安全須知與風險評估培訓,參加駕駛室或機艙值班的普通船員還需參加為期5天或2天的駕駛臺或機艙(2天課程適用小型沿岸漁船)值班培訓。Seafish將為經培訓合格的漁民簽發證書,但證書的格式由MCA規定。
具體的培訓工作,由經過Seafish認可的培訓機構負責,目前有16家,[5]包括團體培訓協會和獨立的培訓機構兩類。從事培訓的每位教師和每門培訓課程都需要Seafish的認可。
《1984/1115號條例》對16.5米以下的捕撈漁船職務船員是否應持有適任證書沒有做出強制性規定,但MCA要求這些沿岸漁船的船長參加自愿培訓課程,以便獲得Seafish簽發的沿岸船長證書。
《1984/1115號條例》將漁船駕駛員適任證書分為三個等級,將輪機員證書分為兩級,并對配員做了明確要求,但對培訓內容和發證條件等未作出規定。
一般講,獲得職務船員適任證書應符合以下幾項條件:就業年齡以及體檢和視力要求①要求未經矯正的視力應達到史奈倫視力表(Snellen Eye Chart)6/60,相當于對數視力表1.0/5.0,色盲檢查應通過石原檢測板(Ishihara plates),若沒有通過,申請復檢,則采用歐姆萊特B型信號燈(Holmes Wright Type B lantern)。參見MSN 1745(M+F)– Seafarer Vision Test:Deck/Dual Career Personnel Merchant Navy and Fishing Vessels。;完成要求的各項技能培訓,并獲得相應證書;具有要求的海齡;修完了經認可的培訓課程,并通過評估;通過了MCA的口試。其中,各項技能培訓、學習課程和評估等由有關涉海的行業組織、培訓教育機構與MCA協商確定。
2004年,Seafish、港口技能與安全組織(Port Skills and Safety,PSS)②PSS是2002年成立的英國港口行業組織,代表港口企業的利益。以及隸屬英國航運協會(Chamber of Shipping)的商船船員培訓委員會(Merchant Navy Training Board,MNTB)聯合成立了航海技能聯盟(Maritime Skills Alliance,MSA)。目前,英國航海聯合會(British Marine Federation)、皇家游艇協會(Royal Yachting Association)、運輸部之海事與海岸警衛局(Maritime and Coastguard Agency)、皇家海軍(Royal Navy)、英國拖輪船東協會(British Tug-Owners Association)、航海學校和培訓機構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ritime Institutions)、全國工作艇協會(National Workboats Association)、倫敦客運和貨運同業公會(Company of Watermen and Lightermen)、內河和沿海客船協會(Passenger Boat Association)、國際起重駁船船東協會(International Jack Up Bargeowners Association)、皇家全國救生艇協會(Royal National Lifeboat Institution)、航海協會與航海學員協會(Marine Society and Sea Cadets)都加入了MSA。[6-7]MSA的宗旨是“為了英國航海技術的發展而一同工作”,開發適合捕撈業的航海職業中級學徒體系(Maritime Occupations Intermediate Apprenticeship Framework)、國家航海職業標準(Marine 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航海專業教育資格(Maritime Studies Qualifications)是該聯盟的主要工作內容。英國教育大致分為義務教育(5歲至16歲,可獲得A-level資格)、國家高級職業技能證書(Higher National Certificate/Diploma)和學位(Degree)教育三個階段,但《2008年教育與技能法》(Education and Skills Act 2008)已將義務教育年齡提高至18歲,2015年實現。目前,在英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主要由隸屬于皮爾森出版公司(Pearson PLC,英國最大的傳媒、出版、教育公司)的卓越教育[Edexcel,由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Busines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al Council,BTEC)和倫敦大學考試與評估委員會(University of London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Council)于1996年合并而成]認定資格,授予國家高級職業技能證書HNC/HND。在蘇格蘭,則由蘇格蘭政府的資格認證與授予委員會(Scottish Qualifications Authority,SQA)管理教育和培訓認證,并授予資格,認證評估體系與Edexcel也有差別。MSA、Seafish、MNTB等開發的船員培養方案,既要符合海事立法中的發證規定,同時也要和國家職業教育認證標準融為一體,與職業技能教育和學位教育的評估、資格和學位授予體系相協調,只有如此才有利于船員就業和繼續學習③目前,中國教育主管部門、人力資源和保障部門、行業經濟主管部門、企業界、教育培訓機構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合作,尚未形成各利益方都認可的、互相協調的技能培訓資格評估、學位評估體系,法制化程度也很低。。[8-9]
為了貫徹歐共體指令(Directive 89/48/EC,Council Directive 92/51/EEC),承認其他國家的航海教育和培訓資格證書,對持有某些國家或地區簽發的適任證書④這些國家的適任標準和管理安排通過了MCA的評價,被認為是和英國的適任標準和管理安排等效。參見MGN 221(M)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Guidance– PART 19 Certificates of Equivalent Competency。,并對在英國漁船上工作的駕駛員實施有效管理,1995年運輸部對《1984/1115號條例》進行了修正①參見《捕撈漁船(甲板和輪機職務船員)(修正)條例1995/1428》[Fishing Vessels(Certification of Deck Officers and Engineer Officers)(A-mendment)Regulations 1995/1428]。,正式引入了捕撈漁船等效適任證書(Certificates of Equivalent Competency for Fishing Vessels,CEC)制度,規定自1997年8月1日起,持有其他國家或地區政府適任證書的駕駛員必須向MCA申請核發CEC。
為了獲得MCA的CEC,申請人需符合以下幾項條件②參見MSN 1825(F)– Certificates of Equivalent Competency:Fishing Vessels,Training& Certification Guidance Part F2。:持有其他國家或地區政府核發的適任證書;英語語言熟練,不必向MCA提交證明材料,但是漁船船東或經營者必須保證其每艘漁船上至少配備了一名能夠熟練使用英語的職務船員;熟悉英國相關法律和管理程序(UK legal and administrative processes,UKLAP),考試分為一級和二級,分別適用于船長及大副、輪機長和大管輪。一級考試需通過MCA口試或者SQA的筆試,二級考試由企業負責,應確保符合UKLAP二級大綱要求。考核內容涉及漁船需要攜帶的證書和文件;MCA的任務和職責;捕撈漁船登記證書;海上援助,英國領事的職能;填寫航海日志的知識;船員協議,雇傭和離職;船員船上死亡處理;海事事故調查局(Marine Accident Investigation Branch,MAIB)的職能③1987年3月,英國滾裝渡船“自由進取信使”號(Herald of Free Enterprise)在比利時近海傾覆,造成了193人死亡的慘劇。這促使英國政府于1989年設立了相當于航空事故調查局(Air Accidents Investigation Branch,AAIB,1915年設立)的海事事故調查局,直接隸屬運輸部,獨立負責調查重大海事事故,獨立于負責日常海事安全工作的MCA。;[10]英國籍船上勞動健康與安全規定等;醫學體檢、視力合格,由企業負責核實,不必提交給MCA審核;護照或海員離職服務簿;繳納申請費。對提供虛假材料的企業,可處最高5 000英鎊的罰款。
為了保障航行作業安全,維護船員的勞動權益,《1984/1115號條例》對捕撈漁船(包括漁業調查船)駕駛員和輪機員配員做出了明確規定。
要求:在無限海域作業、船長大于等于40米的捕撈漁船,至少配備2名持有一等(捕撈漁船)適任證書和1名持有二等(捕撈漁船)適任證書的駕駛員;在無限海域作業、船長小于40米的捕撈漁船,至少配備1名持有一等(捕撈漁船)適任證書和1名持有二等(捕撈漁船)適任證書的駕駛員;在限定海域作業、船長大于等于30米的捕撈漁船,配備持有一等(捕撈漁船)適任證書和二等(捕撈漁船)適任證書的駕駛員各1人;在限定海域作業、船長大于等于24米,但小于30米的捕撈漁船,配備持有二等(捕撈漁船)適任證書和三等(捕撈漁船)適任證書的駕駛員各1名;在限定海域作業,船長大于等于16.5米,但小于24米的捕撈漁船,配備1名持有二等(捕撈漁船)適任證書的駕駛員。另外,還要求只有持有適任證書的駕駛員和持有Seafish 5天駕駛臺值班培訓證書的普通船員才可以在24米以上的捕撈漁船上值班。
根據《1984/1115號條例》,在無限海域作業、推進功率750千瓦以上的捕撈漁船,至少應配備2名職務船員,即1名持有一等捕撈漁船輪機員適任證書的輪機長和1名持有二等捕撈漁船輪機員適任證書的大管輪。
對于在限定海域作業、推進功率750千瓦以上的捕撈漁船,MCA給予了普遍豁免④參見MGN411(M+F)–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Crew of Fishing Vessels and their Applicability to Small Commercial Vessels and Large Yachts。,只要求配備1名持有一等捕撈漁船輪機員適任證書的輪機長和1名持有機艙值班5天培訓課程證書的值班員。
除了對職務船員配備進行規制的《1984/1115號條例》以外,《捕撈漁船(勞動時間:海上漁民)條例2004/1713)》實際上對捕撈漁船的配員(包括普通成員)有著更為實質的影響。雇主應確保在為期1年的參考周期內,船員每天至少休息10小時,每周至少休息77小時,享有至少4周帶薪年假,并應為夜班船員進行健康評估。雇主應保留證明其遵守相關規定的記錄2年;違法者,漁船可被扣留,經簡易程序定罪,可處于不超過5級的罰款。
根據《漁業安全生產“十二五”工作規劃》(農辦漁[2011]113號,2011年12月13日發布),2010年中國的漁船總數為106.56萬艘,漁業人口2 081.03萬人,漁業從業人員1 399.21萬人,遠超過商船及其船員規模。但是,漁船和漁船船員立法及船員培訓事業卻長期滯后于商船和船員立法及商船海員培訓事業,有關部門對涉漁海事公約、勞工公約的通過和貫徹實施也常持消極態度,漁船船員的勞動權益也無法得到有效保護。英國是海事立法、海事行政管理、海事司法非常發達的國家,更是許多海事國際公約發展的主要推動者。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立法程序、行政管理體制等和英國有很大差別,但是英國的許多漁船船員法律制度、政策和措施都是很值得思考和借鑒的。
第一,在實施依法治國,堅持科學發展觀,注重安全生產,倡導體面就業的時代背景下,政府部門和立法機關應確立人人平等的法律理念,重視漁船船員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扶持漁民培訓事業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講,只有那些在弱勢行業工作的少數人的權利得到尊重和保護,整個社會才有可能和諧發展。
第二,英國商船及船員與漁船及船員都是由運輸部下的MCA管理的,但對小型捕撈漁船及普通漁船船員的管理又保持了很大的靈活性,授權給了由漁業部門主管的半官方機構Seafish管理,由其負責漁船檢驗、普通船員的培訓認可和發證工作。為此,建議有關部門出臺漁業行業協會立法,規范、扶持其健康發展,將政府部門應該管、又管不好的一些公共事務授權行業協會管理。事實上,依靠行業協會自治是發達國家促進農業、漁業健康發展的成熟做法。
第三,從立法技術看,英國漁船船員培訓和發證立法區分了職務船員與普通船員,并分別立法,對職務船員要求相對嚴格,由MCA直接認可培訓、考核、發證,而對普通船員要求相對寬松,具體培訓內容通常由規范性文件予以明確,實際是由行業協會和培訓機構制定。這有利于提高培訓內容的靈活性、針對性、時效性,同時又保持法律的穩定性。而中國的現行漁船船員培訓和發證立法對基本法律制度和技術性規范卻不加區隔①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漁業船員發證規定》,2006年3月27日農業部令第61號公布。,將培訓大綱、考試要求、體檢等寫入立法,非常不利于依船舶建造標準、航海技術、捕撈技術的發展而適時調整。
另外,英國立法對漁船駕駛員適任證書只劃分了三個等級,對輪機員適任證書只劃分了兩個等級,也未設置船長、大副、二副、輪機長、大管輪等具體的適任證書,這對簡化培訓方案、考試大綱以及維護船東的用人自主權都是有利的,也是實用的。為了滿足漁船航海作業的實際需要,符合相關海事公約的要求,Seafish又設計了為期5天或2天的駕駛臺或機艙值班培訓證書,適用于參加值班的普通船員。而中國現行立法將駕駛員適任證書先分為適用無限航區的甲類和適用有限航區的乙類,再依據漁船噸位設置甲類一、二、三等和乙類三、四、五等適任證書,還區分船長、大副、二副、三副。理論上看,這等于設置了24種駕駛員適任證書,十分復雜,但是對培訓方案、培訓課程、質量控制體系、考試或考核方式、海齡等卻未做出明確的區別要求,對參加航行值班的漁撈員也未做特別要求。為此,建議借鑒英國的立法經驗,按照《1995年STCW-F公約》的邏輯思路和要求,厘清航區劃分、漁船等級劃分、船員職位設置、適任證書等級設置以及漁船船員配員要求之間的邏輯關系,簡化職務船員適任證書的等級設置,制定不同的培訓方案,明確規定不同的考核和發證條件,使培訓和發證真正發揮作用。
第四,英國漁船船員培訓主要由政府和企業界支持的航海培訓機構、漁業協會的培訓機構完成,培訓方案、課程也是由其負責開發,培訓內容注重實用性,經認可的培訓老師(特別是普通船員的培訓師資)都是富有海上工作經驗的人員,而不看重其是否擁有高學位。但在中國卻存在學位證書持有者即人才、學位證書代表終身能力的用人文化,職業教育資格和學位教育資格之間缺乏協調的評估轉換體系,船東因船員流動性強而不愿保障船員接受職業教育培訓機會等諸多問題。為此,漁業部門應加強與海事、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以及企業界之間的合作,制定協調的船員職業資格與相關專業學位之間的評價體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等出臺專門的扶持政策,積極扶持行業協會和漁船船員培訓機構的發展,明確規定船東、雇主應承擔的法律義務。
第五,為實施國內基本法、歐盟法和相關國際公約,英國制定了大量漁船船員勞動保護特別法規,涉及集體協議、工資、保險、死亡報告、遣返、醫療、食品和飲用水供應、勞動時間、勞動保護裝備、居住條件和工作環境、操作規范等方方面面,而中國在這些方面立法大多是空白。建議漁業、海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密切合作,依據相關勞動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制定專門適用于海上勞動者的勞動保護法規,積極履行相關海事公約和勞工公約規定的國際法義務,使海上勞動者得到與陸地勞動者相同的勞動保護。
[1]ELLIOTT M,PILGRIM S.The UK fishing industry in 2011:structure and activity[EB/OL].[2012-12-28].http://www.marinemanagement.org.uk/fisheries/statistics/documents/ukseafish/2011/structure_activity.pdf.
[2]WARD R.Walker and Walker’s English legal system[M].8th ed.London:Butterworths,a Division of Reed Elsevier(UK)Ltd,1998:23-29.
[3]The Maritime and Coastguard Agency.Fishermen’s safety guide——a guide to safe working practices and emergency procedures for fishermen[EB/OL].[2012-12-28].http://www.dft.gov.uk/mca/197-370_mca_fisher__8217_s_safety_g.pdf.
[4]The Sea Fish Industry Authority[EB/OL].[2012-12-28].http://www.seafish.org/?area=true.
[5]Approved training providers[EB/OL].[2012-12-28].http://www.seafish.org/fishermen/training/approved-training-providers.
[6]Port Skills and Safety[EB/OL].[2012-12-29].http://www.portskillsandsafety.co.uk.
[7]Maritime Skills Alliance[EB/OL].[2012-12-29].http://maritimeskills.org/default.htm.
[8]Pearson Edexcel[EB/OL].[2012-12-30].http://www.edexcel.com/Pages/Home.aspx.
[9]The Scottish Qualifications Authority[EB/OL].[2012-12-30].http://www.sqa.org.uk/sqa/CCC_FirstPage.jsp.
[10]The Marine Accident Investigation Branch[EB/OL].[2012-12-30].http://www.maib.gov.uk/home/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