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大程(司法部副部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是一篇新時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獻,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光輝,充分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要求,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期盼和意愿,充滿著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政法工作的高度期待,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指導性和針對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大意義。學習這篇重要講話,體會很多,在這里我集中談談關于堅持律師依法公正執業,促進公正司法的問題。
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永恒的價值追求,公正司法是司法制度和司法工作的生命力。我國律師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律師依法公正執業,在促進公正司法中發揮著重要而特殊的作用。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律師工作。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語重心長地指出:“律師隊伍要擴大,不搞這個法制不行”。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隨著我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律師的任務越來越繁重,對律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胡錦濤同志曾經指出:“加強律師隊伍建設是維護司法公正、促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是堅持執法為民、防止司法腐敗的必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司法為民,改進司法工作作風,通過熱情服務,切實解決好老百姓打官司難問題,特別是要加大對困難群眾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援助。”這些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律師工作的高度重視,充分肯定了律師工作在促進公正司法等方面的職能作用。堅持律師依法公正執業,是促進司法公正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司法活動是保障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關口,也是保障公平正義的重要法律手段。確立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從實體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確保人人在法律面前都平等享有應當享有的法定權利,切實履行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聯合國《關于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認為,律師制度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向一切需要他們的人提供法律服務以及與政府和其它機構合作進一步推進正義和公共利益的目標。”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律師依法公正從事辯護工作,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既有利于司法機關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運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又有利于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在民商事和行政訴訟活動中,律師作為專門的法律工作者,具有比較豐富的法律知識和代理工作經驗,通過依法公正執業,可以有效行使法律賦予的執業權利,運用法定手段和方法從事代理業務,有條件充分、全面地了解案情并進行必需的調查核實,能夠提供更加充分有力的材料和有理、有據的意見,幫助司法機關全面、準確查明事實,正確適用法律,促進司法實體公正。
現代司法制度不僅要求實體的公正,而且要求程序的公正。程序公正是公正司法的應有之義,沒有程序公正,實體公正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法律規定的當事人實體權利也就無從實現。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如果說公正司法是一座大廈,那么偵查、起訴、辯護和審判就是撐起和維系這座大廈的四個重要支柱。律師辯護是整個司法程序中的重要一環。律師通過依法公正從事辯護工作,促進司法機關運用公正的程序辦理刑事案件,有利于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實現訴訟權利的充分救濟,從而以公正的程序確保公正的裁判結果。在民商事和行政訴訟活動中,律師依法公正從事代理活動,幫助當事人充分實現程序選擇權、程序參與權,使法官在訴訟程序中真正處于中間地位,有利于保障當事人訴訟地位平等,進而實現司法程序公正。
古人說:“公生明,偏生暗”。從事司法工作人員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實現公正司法,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確保受到侵害的權利得到保護和救濟,違法犯罪活動受到制裁和懲罰。如果司法做不到公正,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就可能失守,人民群眾就不會相信司法,司法工作的公信力將蕩然無存,司法工作的生命力也將失去。律師和其他司法工作人員一樣,既是公平正義的守護者,也是司法公信力的建設者。律師在司法活動中依法公正執業,誠信履職,勤勉盡責,在刑事訴訟中使無罪的人免受法律追究,防止冤假錯案;使有罪的人誠心服法,自覺接受改造,盡早回歸社會;在民商事和行政訴訟中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都將有利于樹立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信心,樹立司法工作公正為民的形象,切實提高司法公信力。
總之,律師工作在促進公正司法中肩負著重要責任。從事律師工作的同志們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堅持依法公正執業,在公正司法中積極發揮職能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們提出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所有司法機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工作,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律師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公正司法的目標,充分認清新時期律師工作的標準和要求,確保律師依法公正執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我國律師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律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律師隊伍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這是由我國憲法法律和國情決定的,是我國律師事業沿著正確方向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廣大律師要在司法活動中始終忠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自覺堅持執業為民、服務為民的律師工作宗旨,做到與時代共呼吸,與人民共命運,在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激蕩著13億人的新期盼的時代背景下,自覺地把“認同中國夢、踐行中國夢、實現中國夢”作為律師執業的價值追求,在實現中華民族共同夢想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一切司法活動都必須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來進行,公正司法也要靠憲法和法律的實施來保障。律師在參與司法活動的過程中,只有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忠誠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才能確保公正司法。
正如公正司法是司法工作的生命力一樣,誠信執業是律師工作的生命力。律師能否誠信執業,不僅關系到律師行業的形象和聲譽,也直接影響著律師工作在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職能作用的發揮。面對新形勢下公正司法對律師工作的要求,律師工作要注重誠信為本,堅持職業操守,以對法律的誠信,對人民的誠信,對國家和社會的誠信,向全社會彰顯律師行業的風采。
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司法活動的基本原則,也是律師從事司法活動所應遵循的準則。律師在辯護代理工作中要時時、事事、處處全面貫徹執行這一工作原則。要對相關案件事實進行認真、細致、客觀的調查,嚴格把好事實關、證據關。要根據案件事實和證據,準確運用法律,使律師辯護代理工作經得起法律的檢驗,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古人說:“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就是說,講誠信是一切行為準則的關鍵。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更是律師行業的行業之規、立業之本和執業之基。加強誠信建設就是夯實律師依法公正執業的基石。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律師法》的規定和中辦發[2010]30號文件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高舉誠信旗幟,狠抓律師誠信建設,不斷提高律師行業的社會誠信度,樹立律師隊伍良好行風。
高舉誠信旗幟,就要深入開展律師依法規范誠信執業教育。誠信的品格需要培養和熏陶。要通過開展依法規范誠信執業教育,使廣大律師深刻認識自身工作在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導廣大律師正確理解加強律師誠信與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的相互關系與相互作用,從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出發,自覺提高誠信意識。要引導廣大律師把辯護代理工作作為忠實履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職責的重要途徑,真正執業為民、取信于民,讓老百姓放心、相信,感受到律師不是一個法律商人,而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真正在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和“法律商人”之間設立隔離墻。要引導廣大律師堅持正確的辯護代理工作立場,既要對當事人負責,依法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又要對法律負責,促進司法機關正確適用法律;既要引導當事人在法律范圍內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又要引導當事人接受法律的規范和約束,維護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高舉誠信旗幟,就要加快律師隊伍誠信體系建設。律師隊伍誠信體系建設是一項重大、復雜的工程,需要建立完善包括教育、監控、公示、執業評價、獎懲和救濟制度在內的一系列保障體系,實現誠信系統的正常和有效的運轉。要建立完善教育制度,解決律師執業理念和執業素養問題;建立完善監控制度,加強律師事務所基礎管理,制定律師接案、收費、業務開展、質量監督等精細化管理標準,檢驗律師的服務質量;建立完善公示制度,實現律師事務所、律師基本信息公開和誠信狀況的披露,強化對律師執業的社會監管;建立完善執業狀況評價制度,增強律師責任意識,努力改進執業水平,糾正不良行為;建立完善獎懲制度,加大對先進典型律師的表彰獎勵力度,增加違規違紀等不誠信行為的成本;建立完善救濟制度,推行律師執業責任保險,最大可能地減少律師執業失信行為給當事人造成的損失,減輕對律師行業造成的侵害。
高舉誠信旗幟,就要培育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律師執業精神。誠信是我國傳統道德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大力開展社會主義律師文化建設,培育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律師執業精神,是中央對律師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我們近年來深入研究和推進的重大課題。要按照政法隊伍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結合律師業的特點,扎實有效地推進律師文化建設,盡快形成律師隊伍的核心價值觀,在全國掀起律師文化建設的高潮。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律師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職責使命出發,保證律師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積極引導律師培養正確的價值取向、職業操守、行為方式、工作信念和生活情趣,引導律師事務所樹立良好的工作理念、專業品牌、協作意識,充分發揮律師文化導向、激勵、凝聚、約束和保障作用,形成律師事務所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
高舉誠信旗幟,就要切實改善律師執業環境。律師權利能否得到尊重和保障,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國家法治狀況的晴雨表。尊重律師執業權利,是尊重法律、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體現。律師能否在司法活動中順利履行辯護代理職責,關系到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障,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我們要認真開展調研論證,盡快與有關部門共同制定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章制度和政策措施,落實細化有關法律規定,使其更具指導性、操作性,為保障律師依法履責,更好地發揮律師職能作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要進一步加強與公檢法等機關的溝通協調,及時反映和推動解決律師在刑事辯護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切實防止阻礙律師依法履行刑事辯護職責、侵害律師合法權益行為的發生。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律師刑事辯護工作的支持力度,對開展刑事辯護業務的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給予必要的政策傾斜,關心刑事辯護律師的成長進步,逐步擴大刑事案件律師辯護比例。要進一步加大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掌握宣傳優秀律師和先進事跡的主導權,引導廣大律師“惜譽如金”,自覺維護行業形象,為律師工作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高舉誠信旗幟,就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律師隊伍。努力建設一支有中國特色、有相當數量、有較高素質的律師隊伍,是律師事業服務于民、取信于民的保障。要按照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總要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加強律師行業黨的建設,加大律師隊伍建設力度,發展壯大律師隊伍。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律師行業黨建工作成果,努力提高律師行業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充分發揮律師行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律師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推進律師事業發展和律師隊伍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要完善律師分布結構,加快解決有些地方沒有律師和欠發達地區律師資源不足問題。要增強律師服務能力,加強教育培訓,全面提高律師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促使廣大律師依法履行職責使命,提高律師行業的誠信度。
律師工作在促進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相信,全國廣大律師一定能夠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法公正執業,誠信盡職履責,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做出歷史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