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政府參事室調研組
近年來,浙江省在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中,圍繞“群眾得實惠、醫院得發展、政府得民心”的改革思路,把“省級醫院優質資源向縣級醫院下沉”作為主抓手,鼓勵省級大醫院托管縣級醫院的做法是很得民心的,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但是,省級優質衛生醫療資源“下沉”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托管模式問題。目前浙江省醫療資源“下沉”主要有二種形式:全托管模式和松散型托管模式。所謂全托管是通過契約形式,將縣級醫院法人和財產交由省級醫院經營管理,由省級醫院派人擔任院長兼法人,并承擔經營風險。全托管的醫院,省級醫院除派人擔任院長、變更法人以外,還派出20人左右的醫療骨干團隊到縣級醫院,一些專家擔任科室主任,骨干團隊相對固定,派駐時間較長,至少半年以上,長的達數年。平時,有些不長期派駐的專家也經常下去掛牌坐診、會診。松散型模式的做法主要是縣級醫院的法人性質不變更,省級醫院主要派出擔任醫療或科技副院長及有關專家。從現在實踐看,全托管理模式比較好,有利于省級醫院增強責任心,有利于管理團隊和技術團隊的穩定,也有利于縣級醫院學科和醫療技術的提高,建議以推廣這種模式為主。
——托管時間長短問題。從已托管的幾家醫院調研情況看,從醫院雙贏和發展的角度考慮,托管時間一般不少于10年為好。這樣,才能為當地醫院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真正起到作用,短期托管或三五年托管,實踐證明,效果不佳。
——派出醫院托管費用收取標準和承擔問題。一是托管醫院費用的收取標準問題。醫院托管是一個新生事物,根據合同,托管的縣級醫院向省級醫院繳納一定的管理費,至于收取標準多少為好,目前尚無統一的意見。根據幾家省級醫院和被托管醫院雙方的意見、建議,目前擬收取4%左右管理費較為妥當。這個費用主要用于省級醫院派出人員的工資、交通費、津貼等支出。二是托管費用的承擔問題。為了減輕縣醫院的經濟壓力,建議由省財政、地方財政和縣醫院共同承擔,比例擬各占1/3為好。據了解,省財政也在考慮對托管醫院補償問題,我們建議這筆錢以補償管理費較為合適。
——派出醫院本身及時“補充能量”問題。從浙大一院托管北侖區人民醫院、省人民醫院托管海寧市第三人民醫院情況看,這種全托管模式,省級醫院都派出了20多人的團隊,效果相對較好。最近,省人民醫院又托管了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又派出了一個團隊。這樣一來,也帶來一個新問題,就是省級醫院本身醫護人員緊缺,需要及時補充“能量”,做到統籌安排,防止出現省級醫院“空心化”而顧此失彼,影響省級醫院的就診質量和正常的醫療秩序。建議省編辦可酌情安排事業編制指標,幫助省級醫院解決編制,及時充實新的技術力量和醫務人員。
——派出醫院健全考核機制問題。省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在調研基礎上,對派出醫院建立健全考核機制。這個考核機制,建議有下列內容:一是對省級醫院派出人員要有時間要求,如派出擔任院長的,一般不少于3年;擔任科主任原則上不少于2年;派出醫療專家交流時間不少于半年,以保持相對的穩定性,讓縣醫院感到真心扶、全力幫,不是來“鍍金”和完成任務的。二是對省級醫院幫助縣級醫院學科建設要求明確目標。幫助培育至少一到兩個學科在當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是對省級醫院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水平要有明確要求。經過幾年托管,縣級醫院都能夠達到三級乙等醫療水平。四是對縣級醫院托管后,本地病人就診率達到90%以上。
——建立人才培養互動機制問題。醫療衛生資源“下沉”開展托管以后,這方面主要碰到三個問題,需要衛生主管部門給予政策上的支持。一是派出人員職稱晉升問題,醫務人員反映希望與援外、援疆、援藏人員一樣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二是縣級醫院部分醫療技術的開展受到醫院等級的限制,不能正常開展,建議凡被托管的縣級醫院,根據派出人員的技術水準,給予適當放寬。三是托管醫院設備配置,由于受等級限制,也建議適當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