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鎮


從城市競爭發展來看,一個體現個性特色的理想規劃秩序的城市,往往也是最具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城市。江蘇省鎮江市自西周宜候封地開始,歷經3000年,是長江與京杭運河共同哺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滬寧經濟走廊上重要的港口、工貿、風景旅游城市。2013年鎮江市地區生產總值2927.1億元,比上年增長12.1%;進出口貿易總額99.5億美元,新批及凈增資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15個,比上年增加27個。經濟發展的同時城市現代化建設與鎮江名城保護之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一、鎮江城市發展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原由
1.山水花園城市特色局部不夠突出。城市特色是城市魅力的風向標,是城市與眾不同的名片,也是城市的靈魂和根基。從城市競爭發展來看,一個最有個性特色的城市,往往也是最具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城市。
鎮江是一座天然的山水花園城市,自古就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譽,市內三山鼎立,市外群山環繞,形成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獨特“山水花園城市”風貌,2011年鎮江當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之一。
然而在鎮江城市規劃局部地區中仍存在簡單拼湊、盲目克隆等現代城市發展的普遍問題。鎮江新區丁崗鎮葛村至今保留著一大片精美絕倫、古意盎然的明清建筑,其中解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中期景泰年間,堪稱鎮江地區最古老的祠堂,也正是城市山水的絕好陪襯。鎮江新區政府多次召開座談會征求群眾意見如何保護古村落,然而2013年公示的葛村改造規劃,該村只有9座文物建筑被保留或遷建。在鎮江總體山水花園城市發展中如何處理好局部地區文化已成燃眉之急。
2.部分規劃信息處于封閉或半封閉狀態。城市規劃信息是城市規劃編制、決策、實施、管理、研究和評估過程中,所收集、加工和利用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等諸多領域信息的總和。城市規劃信息既包括了規劃和測繪部門的成建檔案資料、城市基礎地理信息、規劃設計成果,也包括其他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出版機構,公眾或個人等不同主體提出或持有的城市規劃相關理論成果、統計資料、出版物、學術觀點和咨詢意見等等。因此城市規劃信息涉及面廣、內容豐富,信息交換存在困難也在所難免。
鎮江在規劃信息編制過程中也存在信息的重復采集、收集不全、信息失真、處理不當等問題,錯誤的信息被共享,必然會導致錯誤的判斷和不應有的損失。
3.城市規劃低碳力度不足。低碳城市以低碳理念為指導,以城市空間為載體,以低碳產業為主導,通過一系列政策、技術、管理措施,在保證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前提下,建立碳減排城市發展模式,達到經濟發展過程中代價最小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目標。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低碳城市并不是生態城市也不是綠色城市。
城市要發展,低碳與建設是一對典型而突出的矛盾。建筑物是材料和能源的巨大消費者,鎮江城區建筑也是造成城市土地緊張,綠化減少,空間縮小以至壓抑,造成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
4.城市規劃核心價值理念清晰度不夠。城市規劃的核心價值理念“面向公共利益的社會幸福”被淡忘和遮蔽,城市規劃變成了為政府服務的職能部門,或者為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功利性手段,不能面向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存方式自身。
二、理想的城市規劃秩序構架圖
理想的城市規劃秩序應是克服上述四大問題,由政府、專家、民眾“共同構建”城市規劃,多方面促進、相互融合的一種理想的狀態(見圖1)。
理想的城市規劃秩序用框圖形式從外到里分解成兩個層面:
1.第一層面:共同構建以公共利益的社會幸福為核心的價值理念。廣泛、高效、有序的信息共享,山水花園城市的特色,低碳鎮江的建設,都需要通過政府決策、專家指導、公眾參與等主體的共同協作、共同構建,以公共利益為核心價值理念進行指導,把城市生態建設從規劃的輔助環節上升為核心價值理念,超越城市居民和城市生態的對立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統一的共生和諧關系,進而達到城市規劃秩序的理想狀態。
2.第二層面:信息共享、山水花園城市和低碳城市相互作用。在城市規劃核心價值理念為內在指導精神下,信息共享、山水花園城市和低碳城市三者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作用。具體表現如下:(1)信息共享為山水花園城市和低碳城市提供支撐力量。科學的規劃離不開信息,信息化是城市規劃領域的重要載體和基本依托,利用城市規劃所掌握的信息資源,可以帶動城市管理、設施、服務等資源的優化配置,也是規劃系統各行業實現結構優化升級、提高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
通過建立免費和有償的數字化信息共享平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把握鎮江行政管理、項目建設和行業管理等發展現狀和趨勢,提高各部門對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戰略規劃能力,更好地創建便捷、宜居、和諧幸福的城市生活環境,推動山水花園城市與低碳城市的建設(見圖2)。比如完善道路交通智能化平臺,可以進一步歸納、總結鎮江交通運行規律,預測交通運行的發展趨勢,科學、系統地管理鎮江市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從而實現低碳出行,合理保護鎮江生態環境,保持原有的自然風貌。
(2)山水花園城市和城市規劃為信息共享提供延伸空間。山水花園城市和低碳城市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經濟社會、技術條件的發展變化,城市規劃的對象、目標及人們的價值觀與行動準則等內容也在不斷改變,會產生更多的科學性的技術標準與行動準則,提供新的研究空間與場所,供城市規劃者開展長期而深人的科學研究。這個動態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信息資源可以充實信息平臺(見圖3),為推進城市規劃學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3)特色的山水花園城市指導思想下去打造低碳城市。山水花園城市從城市宏觀環境入手,側重于整體環境的營造,偏重于環境方面;低碳城市對大氣中其他元素和污染物、水資源、土壤質量、生物多樣性等都沒有要求,只強調減少碳排放,側重于低能耗和新能源利用。兩者之間是共生共存的和諧關系,相互促進相互作用。
鎮江作為山水花園城市規劃的實施者,生態循環可最大限度地實現“自運營”,減少對外部生態系統的依賴,提升市民的環境意識和生態責任感,優化生活方式,開發綠色產品,提倡綠色消費,從而更好地促進城市的低碳化(見圖4)。
(4)低碳城市強化山水花園城市特色。低碳城市規劃將大量節省能源與資源,減少垃圾與污染,減輕區域生態負擔,為鎮江完美的山水花園城市建設打下伏筆(見圖5)。
綜上所述,在政府、專家、公眾分工合作的外圍環境指導下,城市規劃信息能夠共享并為低碳城市和山水花園城市提供資源,并不斷從新的城市規劃中汲取知識,補充自身平臺。低碳城市和山水花園城市互為犄角,相互融會貫通,四者之間最終形成一個共同點,這個點就是理想的鎮江規劃藍圖。
(作者單位:鎮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