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嘉芮
(重慶圖書館,重慶 400037)
兒童的生存、保護、發展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文化機構、精神文明建設陣地,在保障兒童基本文化權利,提高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方面,有責任、有義務保障兒童文化權利的實現。 怎樣把少兒讀者服務的重任轉化為落到實處的少兒閱讀推廣工作, 是各大公共圖書館的一項重要任務。 為了更好地發揮圖書館的少兒館藏資源,提高少兒圖書的利用率,培養少兒早期閱讀的良好習慣, 工作人員往往采用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提高少兒閱讀興趣。 如何組織策劃行之有效的閱讀推廣活動來達到引導他們多讀書、 讀好書的目的, 則需要參考兒童心理學理論,依據兒童心理特征進行精心策劃。 兒童心理學在公共圖書館少兒活動策劃中的運用是一項值得長期研究的課題。
兒童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是研究兒童心理活動特點和規律,尤其是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兒童,在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的規定是0-18 歲, 中國的醫學界以0-14 歲的兒童為兒科的研究對象, 社會和人們公認兒童的年齡段為0-12 歲。 鑒于重慶圖書館采用的少兒閱覽證辦理原則,本文所指的兒童為14 歲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感覺和知覺是人類認識過程的最低級階段,是人的意識與外部世界產生最直接聯系的途徑。在兒童出生后的3 年內, 其感知覺發展水平已經和成人的水平相差無幾。 兒童能夠根據要求,有目的地對事物進行觀察,且觀察更精確,會有順序地比較事物之間的差異。
幼兒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不定而隨意。 隨著年齡的增長,注意時間會有所延長,范圍擴大,對熟悉的事物注意更多, 漸漸地由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轉變,最后,有意注意發展起來并占主導地位,內化成自覺的活動。
學齡前兒童多表現為形象記憶與無意記憶,凡是與兒童興趣有關或是有新意的刺激物, 都能成為兒童記憶的對象。 小學以后,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記憶逐漸占據主要地位, 他們能更好地理解記憶過程。 從總體上看,在這一時期,兒童在某些方面的知識越多, 他們對這些方面的信息的記憶效果越好。
思維發展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主要內容。 兒童的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漸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性思維為主。 他們善于解決那些自己熟悉的事物或形象有關的問題。
閱讀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是兒童持續發展的兩種能力。 隨著對語言規則的理解日益加深,他們的元語言意識得到顯著提高, 元語言意識的發展有助于提高兒童的閱讀能力和理解那些信息模糊或不完整的語句。
兒童的情緒具有不穩定、 易轉移和易感染的特點。 隨著認知能力的提高,通過在教育和生活中的鍛煉, 逐漸呈現穩定的狀態并表現出很強的求知欲。 兒童經常為了弄明白某件事情,主動查詢各種書籍或課外資料。 正確引導兒童的理智感或求知欲可以進一步激發其創造力、想象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兒童主要的社會關系包括親子關系、 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1)在少兒活動中,由于交往對象地位平等、興趣一致,開始與一些同齡的伙伴結成非常要好的朋友,形成友誼關系。 (2)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學習各種技能,學會進行各種社會交往,他們的教養方式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兒童的心理發展。 (3)教師通過向兒童傳達期望,使他們表現出相應的行為。 類似的期望效應也存在于親子和同伴之間, 積極的期望可以促使兒童表現出與這種期望一致的行為。
近年來, 公共圖書館在政府大力投入文化建設的新形勢中, 越來越重視對少年兒童的社會教育職能。 如何策劃和組織好少兒活動,圖書館需要解決三大問題:(1)如何清楚認識組織少兒讀者活動的意義;(2)如何將活動設計得既符合少兒讀者的生理、心理特點,又具備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等特性;(3)活動與活動之間如何聯系貫通,形成遞進關系,構建縱深化的立體知識網。 現以重慶圖書館的“花精靈”兒童閱讀推廣行動為例, 論述兒童心理學在少兒活動策劃中的運用。
組織少兒活動不是“面子工程”,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只求一味地博人眼球。 重慶圖書館為了推動全市兒童早期教育及閱讀能力培養,以“一朵花兒指引更加美好的人生”為活動主題,開展“花精靈”兒童閱讀推廣行動。 策劃了“花婆婆”方素珍繪本周活動,面向全市兒童及家長開展繪本推薦、繪本故事新編、手工繪本制作、親子悅讀繪本故事講座等豐富多彩的少兒讀者活動。 活動邀請的嘉賓方素珍女士,是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童書推廣人、《兒童文學作家》雜志主編,創作及翻譯童書近百冊,曾榮獲多個兒童文學獎項,因翻譯的《花婆婆》繪本深受小讀者的喜愛,被親切地稱為播撒閱讀種子的“花婆婆”。
3.2.1 活動空間的選擇
景觀活動空間無處不在, 它們為兒童提供了更多的社會活動、語言表達、情感釋放、身體活動等機會,具有特別的存在意義。 在活動空間的選擇上, 首先要根據預計參加人數選擇大小相適宜的空間; 其次還需考慮兒童安全以及家長陪同等因素;最后根據活動主題進行座位布置和現場裝飾,既要保證滿足活動需求又能凸顯主題、 調動孩子們的參與積極性。 “花婆婆”方素珍繪本周活動中,活動空間包括:
(一)陽光走廊。 繪本推薦和繪本故事新編均選擇在此展出,主要基于以下三點考慮:(1)陽光走廊是館內連接兩個入口的主要通道,人流量大,在此布展可以增加影響力、擴大輻射面。 (2)陽光走廊一側是全玻璃幕墻,采光好且光線柔和,幕墻外是種滿綠色植物的景觀中庭, 營造了輕松自然的氛圍,往往讓人情不自禁地放慢腳步欣賞,延長無意注意的時間。 (3)陽光走廊與少兒讀者常去的童話森林繪本館、 云閱讀體驗中心和少兒閱覽室位于同一樓層,是他們的必經之路,在此布展能夠構建一個立體視覺空間, 盡可能多地吸引他們的無意注意。 大量的無意注意會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留下記憶, 令他們在今后的閱讀中對繪本產生親切感和熟悉感。
(二)報告廳。 大廳采用全階梯無遮擋設計,有效坐席400 余個, 配有最先進的放映設備以及10米寬的大銀幕。 “創意親子繪本‘悅'讀”講座選擇在此舉行, 充分考慮了前期宣傳效果和預計參加人數,在保證一人一座的情況下,預留部分空位,以免因過度滿員而造成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階梯式坐席利用空間設計形成了注意力導向, 使人的注意力范圍集中在銀幕及舞臺區域, 能夠更高效地接收臺上嘉賓傳遞的信息。
(三)童話森林繪本館。 在此舉辦手工繪本制作講座, 由方素珍女士為大家講解并演示手工繪本的制作。 將這里選作活動場所是因為:(1)繪本館作為兒童專屬閱讀活動場館,引入了“場景式閱讀”的設計理念,讓著名經典繪本中的人物和故事片段巧妙地出現在書架、舞臺、書桌等地方,兒童眼光所及之處皆有一段故事可以品讀。 整個空間散發著溫馨、柔軟、書香氤氳的氛圍,對置身其中的兒童是一個良好的外部刺激。 (2)該活動包含嘉賓示范和親手制作兩個要素, 為了保障良好的互動性,將參加人數控制在100 人以內。 親手制作環節需要兒童和家長協作完成, 能夠促進親子關系的良好發展,更可以鼓勵兒童自己做決定,幫助培養其學習閱讀、動手操作、社交等方面的技能,讓他們逐漸學會自主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3.2.2 嘉賓的名人效應
方素珍女士是一位兒童文學界的名人, 特別在兒童繪本方面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她的出現可以起到引人注意、擴大影響的效應。 小讀者及家長們對她的喜歡、信任甚至模仿,可以轉移到對繪本及兒童文學作品上,引起兒童的閱讀興趣,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這種正面積極的名人效應還有助于提升家長的早期閱讀指導能力, 例如:(1)喚起家長對早期閱讀的重視和關注, 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早期閱讀觀。 科學地開展早期閱讀,有助于兒童發展元語言意識, 提高整體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2)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早期閱讀指導策略,注重兒童的主體地位,提升閱讀帶給他們的愉悅感;尊重兒童獲取信息的形象性思維特征,正確理解繪本中的圖畫對主體的拓展和傳遞作用。 (3)讓家長學會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 興趣需要以及閱讀材料的特點等為兒童選擇圖書并創設和諧的閱讀環境。
3.2.3 活動預告形式及渠道
此次活動預告采取的形式有:(1)館內直接預告。 采用放置宣傳展板、服務臺報名和電子屏顯示的方式,直接預告活動的主題、時間地點及咨詢電話。(2)館內間接預告。提前一個月推出“方素珍新書推介”展覽,為到館讀者提供了了解作家及其作品的平臺, 并在展覽的同時植入系列活動的相關信息。 提前兩周推出“方素珍繪本故事新編”展覽,內容是孩子們以畫作的形式為方素珍創作或翻譯的繪本故事編寫續集。 與原作相似又存在差異的新編畫作能夠引起兒童細致的觀察, 進而促進他們感知覺的發展。(3)QQ 群預告。重慶圖書館少兒視聽中心成立了“太陽花”讀者俱樂部,建立了3個官方QQ 群,擁有近800 個會員家庭。 活動相關信息都會在群內發布, 有利于工作人員與家長們的實時互動交流。 (4)活動短信預告。 通過群發短信的方式將活動預告發布給會員家長, 方便他們不上網也能及時獲取活動相關信息。 (5) 媒體預告。 重慶本地報紙、衛視移動頻道對本次活動進行了預告, 大大增加了活動信息的受眾范圍和曝光程度。 (6)運用微博等新媒體設置搶票環節,凡關注重圖太陽花微博,轉發活動信息并@ 三位好友,就有機會獲得 “創意親子繪本悅讀” 講座門票兩張。
3.2.4 圖書推薦
圖書推薦工作是根據讀者需要, 有選擇地將圖書展示、推薦給讀者,吸引讀者利用圖書,從而達到提高圖書利用率的目的。 本次活動共策劃兩期圖書推薦主題:(1)“花婆婆”方素珍最新繪本推介,推薦原創繪本、翻譯繪本和奇妙洞洞書三個系列;(2)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獲獎圖畫書推薦。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是第一個國際級的華文兒童圖畫書獎。 本次推介的精美童書由方素珍女士極力推薦,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捐贈,意在為兒童閱讀推廣提供更專業、更廣闊的平臺。
圖書推薦是滿足兒童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徑。 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是兒童的天性,而求知欲是從好奇心發展來的。 圖文并茂的圖書推薦展符合兒童形象思維的特性,利用兒童的好奇心,讓它更進一步轉換成兒童的求知欲以及探索事物的強大動力。 求知欲可以推動兒童積極主動地觀察世界,展開創造性思維,并真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3.2.5 圖書展覽
圖書展覽配合圖書推薦能給小讀者帶來更為直觀的感受。 在童話森林繪本館中,分兩個區域集中陳列方素珍原創及翻譯繪本和榮獲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繪本共計八十余本, 以開架閱覽的方式讓兒童隨意取閱。 如果小讀者通過圖書推薦發現了感興趣的圖書,可以前往繪本館閱讀,盡量避免因其他干擾因素而錯過閱讀和學習的機會,好書資訊與實物圖書實現了無縫對接。
公共圖書館開展諸多少兒活動, 應注意活動與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形式上的區別, 把握以下要點:
(1)形式互補、動靜結合。 以活動為載體,創新少兒活動形式,組織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少兒活動。 圖書推薦及圖書展覽是靜態活動,輔以主題講座、親子活動等動態活動,才能引起兒童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2)緊扣主題、內容遞進。 為了避免資源浪費,活動設計必須緊扣主題、精心策劃,使活動內容呈動態遞進之態,對兒童閱讀興趣起到正強化作用。平面的圖書推薦與實地圖書展覽相結合, 主題講座與親子活動相結合,能夠擴大信息傳遞范圍、提升活動的社會影響力。
(3)聚焦受眾、廣泛集中。 在策劃之初鎖定受眾范圍,才能使活動順利有效地開展。 圖書推薦、圖書展覽的受眾是所有到館的人群,十分寬泛;主題講座針對的受眾是兒童及其家長, 比之前的范圍縮小了不少; 親子活動則建立在主題講座的基礎上, 使受眾縮小到對繪本知識具有強烈求知欲的小讀者家庭。 針對單一群體的讀者活動有利于提供重點服務, 且吸引愛好相同的小讀者家庭聚在一起,為獨生子女家庭提供了社交平臺,使他們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進一步深化小讀者的知識,擴展他們的視野, 提高他們閱讀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發展他們的專長和潛能。
少兒讀者活動能夠更好地發揮公共圖書館的少兒館藏資源,提高少兒圖書的利用率。 但怎樣才能使少兒活動真正發揮作用, 更好地服務于少兒讀者,需要廣大圖書館館員把握兒童的心理特征。兒童心理學的概念、 理論和方法對圖書館學及少兒工作的開展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廣大圖書館界學者、 工作實踐者應充分吸收和借鑒兒童心理學相關成果, 努力開創少兒讀者服務研究和圖書館工作的新局面。
[1] 章永生.現代兒童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
[2] 谷傳華.兒童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3] 白丹,閆煜濤.淺談景觀活動空間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及設計對策[J].華中建筑,2007(3):147-148,151.
[4] 袁嘉芮.幼兒閱讀偏好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3(2):56-58.
[5] 劉梅,國云玲,趙楠.兒童發展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