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仙
(湖北經濟學院圖書館,湖北 武漢 430205)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2002年修訂)》(以下簡稱《規程》)第21條規定:有條件的高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讀者開放。這為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提供了政策支持。一些高校圖書館按照《規程》的要求,在為學校做好服務工作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社會化服務。但由于受觀念、館藏資源、經費、人力、技術多方面的影響,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還存在一些問題,服務還需不斷深化。筆者通過梳理近年來國內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實踐經驗,提出基于用戶需求的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希望能為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提供借鑒。
高校圖書館具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訓練有素的人才隊伍、先進的技術設備,已具備開展社會化服務的基本條件。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1000余所不同類型的高校圖書館擁有藏書6億余冊;擁有電子期刊的高校圖書館占65%,擁有聯機數據庫的占30%。高校圖書館85%以上工作人員都有大專以上學歷,圖書館學專業人員占50%。高校圖書館已建立各種數字化、網絡化設施,以及配置大量新型的讀者自助借還、打印、復印、掃描等設備。近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不同程度地向社會開放,據葛艷等在《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比較研究》一文中調查統計可知,部屬院校中有60%已經開展社會化服務,20%準備開展社會化服務。42.2%的地方高校圖書館已經開展了社會化服務,24%準備開展社會化服務。38.5%的職業院校圖書館已經開展了社會化服務,17%準備開展社會化服務。雖然高校圖書館積極開展社會化服務,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還存在以下不足:(1)服務覆蓋面較窄。由于缺乏對外宣傳,社會用戶對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認知度不夠,大量社會用戶不了解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收藏范圍及服務內容。同時,高校圖書館一般只對有特殊需求的用戶(如科研用戶、團體用戶)或鄰近用戶提供文獻信息服務,而沒有面向社會廣大用戶開放。如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有限制地為校外讀者提供一定范圍內的借閱服務。清華大學等高校圖書館需要讀者開具介紹信才能為讀者辦理臨時閱讀證,并且只能看一天。北京大學圖書館每年都會向一部分單位發放借書證,但主要是科研單位。江蘇大學圖書館社會服務主要面向鎮江、常州、無錫、蘇州等蘇南地區。(2)服務針對性不強。雖然大部分高校圖書館推出了書刊借閱服務、科技查新服務、信息素養培訓、專題信息服務等服務項目,但針對性不強,沒有調查分析用戶的信息需求,一般只提供原文或文獻線索,沒有提供集成化的知識服務,不能有效地幫助用戶解決生產、生活、學習、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很少能針對本地工作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收集、分析、篩選有關信息,為決策部門提供各個領域的決策性情報服務,為企業創新提供專題信息服務。(3)服務手段落后。由于管理體制的制約,在開展社會化服務的過程中,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還是采取傳統的服務手段,沒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社會用戶提供數據庫檢索服務、網絡參考咨詢服務、知識推送服務。如有的高校圖書館設置網絡數據庫訪問權限,使得社會用戶難以檢索和利用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絕大多數高校圖書館沒有建立社會化服務平臺,社會用戶難以獲取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
圖書館用戶來源廣泛,來自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用戶群體。圖書館普通用戶主要是指社區讀者、中小學師生及農村地區讀者,他們利用圖書館的目的是擴大知識面、更新知識結構、滿足工作需要、娛樂消遣等。高校圖書館一般處在大中城市內,在開放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面向普通用戶主要開展文獻借閱服務。讓普通用戶都到圖書館來借閱文獻,不但會給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帶來較大的壓力,而且也影響高校師生利用圖書館資源。因此,高校圖書館可采取“走出去”的戰略,一是與社區、鄉鎮合作,建立社區、鄉鎮圖書館,使廣大社區讀者及農村讀者足不出戶地到圖書館借閱文獻。如:常州工學院圖書館與常州市天寧區天寧街道合作建立“常州工學院圖書館社區流動圖書館”,將豐富的館藏資源最大限度地服務于社會,并開展“攜手共建和諧社會”活動及“科學家教進家庭”“心理按摩知識”講座等,有效地發揮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優勢,提高了先進文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進一步繁榮了社區文化;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圖書館與成都市高新區合作,建立的“成都市高新區合作街道市民圖書館”,面向成都市高新區轄區內各企業、中小學及社區市民免費開放,市民只需憑一張借閱卡,便可前往圖書館學習“充電”。二是與公共圖書館、中小學圖書館合作,實現資源共享。2009年天津高校圖書館聯盟與天津市圖書館等機構開展資源共建共享,使天津市民能夠與在校大學生共享圖書資源。普通市民可以查詢天津市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的館藏信息,通過館際互借的方式獲取所需圖書。目前,中小學圖書館建設發展不平衡、管理服務水平普遍較低、圖書館管理隊伍素質較差,為配合浙江省實施“農村中小學書香校園工程”,解決農村中小學校普遍存在的圖書數量少、種類單一、書籍陳舊等問題,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與寧波市中小學圖書館開展合作,為學生提供閱讀服務,為教師提供文獻信息服務,通過人員培訓、服務推廣、圖書館設備維護,提高了整個區域中小學圖書館內部管理的水平。
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專業性強,是科研用戶獲取最新科研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科研用戶整體素質、專業技能、外語水平均高于普通用戶,其信息需求內容具有復雜性,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學科,而是向多學科領域滲透。科研用戶看重信息獲取的便捷性,偏重獲取信息的時效性,其信息需求方式呈現電子化、自助化、互動性特點。因此,高校圖書館面向校外科研用戶開展社會化服務,需要構建便捷的信息服務平臺,實現數字資源的遠程訪問、參考咨詢的即時回復、專題信息的及時推送。面向科研用戶服務的信息服務平臺是指以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為依托構建的能夠實現科研信息服務相應功能模塊的應用型平臺,平臺中應整合相應的科研資源與服務,圖書館員、用戶可以在平臺中進行雙向互動與溝通,平臺應具有一定的擴展性。

圖1 面向科研用戶的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架構
如圖1所示,高校圖書館在對紙質資源和網絡資源進行整合、建立專題數據庫的基礎上,利用集成化的信息,為用戶開展科研信息服務。科研用戶通過該平臺,可獲得專、深、多的科研信息。如上海大學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寧夏大學圖書館都已建立學科服務平臺,可以利用已有的學科服務平臺,面向科研用戶開展科研專題信息服務。
在學習型社會建設背景下,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加大了學習型組織建設的力度,倡導員工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鼓勵員工積極參加各種學習。高校圖書館可充分利用文獻資源優勢,為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用戶提供學習資源及服務。如武漢大學圖書館在整合本校資源的基礎上,借助網絡共享的優勢為用戶提供網絡課程,開展信息素養培訓服務。又如樂山師范學院圖書館配合峨眉山市領導干部學習型班子建設,開設圖書專架,建立專題電子資源,提供閱讀指導、讀書交流等服務。
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新時期,企業創新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高校圖書館可以借助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料和現代的信息搜集手段,進行信息收集加工,為企業提供“所需的有關技術經濟信息、經濟決策信息、管理信息、市場供求信息、政策措施、實踐經驗、熱點問題、同行企業的發展態勢、經營管理、科技發展、新產品開發和市場占有率等信息,為企業生產和決策服務。如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等一大批高校圖書館已與企業開通“知識平臺”,有計劃地利用高校的人力資源和豐富的館藏資源為企業服務,受到企業熱烈歡迎。高校圖書館可以“圖企聯合”的方式,與企業聯合辦館,為企業運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保證,使其“多、快、好、省”地獲取國內外相關產品的動態信息。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圖書館與網絡公司合作,為大型藥廠制作網頁,在網上公布并不斷更新醫藥科技信息,提高了藥廠廣告宣傳效果,達到了“圖企”雙贏的效果。
高校圖書館可以項目合作的方式為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提供專題信息服務。專題信息服務是高校圖書館針對社會用戶的需要而開展的專門服務,包括專題情報服務、專題社會信息服務等。如廣州大學圖書館與廣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合作共建的“政務資訊廳”項目,廣州大學圖書館負責政務資訊廳建設期間的功能設計、內部布局、家具采購、圖書期刊選擇、網絡對接調試等具體工作及建成運作后的資訊服務提供。政務資訊廳的建成并向社會公眾開放,為企業、投資者及市民提供最具權威的經貿、投資、政務等信息服務,為建設集中辦理、統一管理、公開透明、信息共享、便民高效的廣州市政務服務中心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同時也提高了廣州大學圖書館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有序開展,離不開相關法律的支撐,更離不開圖書館資源、經費、人才、技術的保障。從國家層面看,應健全法制,為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提供政策依據和良好的社會環境。從高校及高校圖書館層面看,需要加強資源建設、經費支持、技術設備配置、人才隊伍建設,為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1] 葛艷,于春莉,徐大勇,等.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比較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6):60-62.
[2] 楊玫.高校圖書館社會化信息服務模式探索與實踐——以廣州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1(3):59-61.
[3] 劉桂鋒.多種模式共存的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實踐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10):62-67.
[4] 沈敏,黃娟.高校圖書館社會用戶合作模式的實踐研究——以重慶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3(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