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 焦作 454001)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表現為盆腔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一系列盆底損傷與缺陷。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獨立危險因素[1-2]。妊娠期隨著子宮增大,重力作用對盆底的慢性牽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無論是哪種分娩方式陰道順產還是剖宮產對產后的盆底肌力均有影響。分娩時會陰側切也直接破壞和影響了盆底肌肉的張力,嚴重時會伴有妊娠晚期及產后陰道前后壁膨出、便秘、壓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3],相對于陰道分娩的婦女,剖宮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盆底肌力的影響,但采取剖宮產終止妊娠并不是解決PFD的最佳方式。而在我國尤其是在中小城市由于受經濟水平、文化認知水平及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婦女對PDF的相關病因和康復治療的認識和理解欠缺,能夠堅持進行產后早期盆底肌肉鍛煉(PFME),產后42天來醫院進行產后常規盆底肌肉評估的人數及需要治療的患者按療程做診治的比率很低。我們通過對200例產后常規盆底肌肉評估及需要治療的患者進行觀察與回顧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無妊娠合并癥,無產后盆底肌功能篩查和康復禁忌癥。孕產史:初產婦128例,經產婦72例;分娩方式:順產92例,剖宮產102例,難產6例;年齡:22~30歲125例,31~44歲75例;文化程度:初中學歷45例,高中學歷68例,大專以上學歷72例,研究生5例;生活環境及經濟條件:農村83例,城市117例;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認知情況調查結果:不知道,不了解,認為不是病,或不知道如何預防,不知道能治療,不知道如何就診。
1.2 健康宣教
1.2.1 妊娠期:通過圍保門診的孕婦學校每周的授課讓孕婦認識和了解妊娠及分娩對女性盆底肌肉的改變或輕損傷。將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相關知識制成宣傳版面懸掛在產科門診處,使孕婦提前了解和接受妊娠分娩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影響,及產后相關的預防及治療內容。
1.2.2 產后及時的宣教:制定和指導盆底肌肉鍛煉(PFME),又稱為Kegel運動。方法:做縮緊肛門的動作,每次收緊>3 s,然后放松。連續做15~30 min,2~3次/d;或做PFME 150~200次/d,6~8周為1個療程。尤其對產后出現尿失禁或者尿失禁在產后持續存在,會陰傷口疤痕疼痛,產后排便異常及產后出現盆腔臟器脫垂伴陰道前后壁膨出,產后尿潴留的更應及早地進行盆底肌肉康復。指導的同時讓產婦了解妊娠及分娩過程中肛提肌及陰部神經機械性損傷,在PFD發生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讓產婦明白產后早期進行盆底康復訓練(Pelvivc floor rehabilitation,PFR)具有重要的預防意義。
1.2.3 出院前:出院前的健康教育處方及書面宣教,制成小冊子發放到每位產婦人手1冊。
1.2.4 住院期間:病房懸掛內容全面,簡單易懂的產后盆底肌功能鍛煉的健康宣傳畫冊。
1.2.5 產后電話回訪:定期對出院后產婦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母嬰的恢復情況,指導和督促產婦完成盆底肌的康復鍛煉,告知和預約來醫院治療的時間和注意事項。
1.2.6 產后6周:針對產婦在產后6周左右進行病史詢問、常規檢查及盆底肌肉功能評估。仔細詢問病史,調整和制定盆底康復計劃。針對不同人群制定個體化的訓練模式和方案,每位產婦的盆底損傷情況不同,初始的肌肉收縮能力、學習能力有差異,部分產婦Ⅰ類纖維收縮能力較好,部分產婦Ⅱ類纖維收縮能力較好,有小部分甚至無法識別盆底肌肉收縮。因此,制定不同的宣教方法和形式,產后盆底肌肉康復是無法統一治療標準和固定訓練模式的,必須在遵循個體化治療原則,針對每位產婦的自身情況及在康復過程中的效果做及時的調整,制定個體化的訓練模式和方案。調整最佳的治療時間,鼓勵和督促完成康復過程。
健康宣教收到明顯的效果,產后42天按時來醫院做產后盆底肌肉功能篩查人數192例,8例因產后惡露未凈而推遲到產后2個月篩查。同時得到治療的人數及堅持完成治療的人數明顯增加。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獨立危險因素[1-2]。妊娠期隨著子宮增大,重力作用對盆底的慢性牽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妊娠期激素水平變化改變了盆底結締組織的膠原代謝,導致盆底支持結構減弱,增加了盆腔器官脫垂(POP)的發生風險。分娩時盆底受胎頭擠壓,盆底拉伸延長,肌肉高度擴張,使盆底發生去神經改變,結締組織間連接發生分離等變化。難產、器械助產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圍組織的損傷、膀胱頸位置及活動度改變、尿道閉合壓下降,導致壓力性尿失禁(SUI)的發生[1-2]。妊娠及分娩過程中肛提肌及陰部神經機械性損傷,在PFD發生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產后早期進行盆底康復訓練(PFR)具有重要的預防意義,其主要目標是提高盆底肌肉收縮力,預防和治療PFD,改善性生活質量;Kegel法是早期進行盆底鍛煉的主要方法,可以加強盆底肌肉的力量,減少尿失禁的發生。因此妊娠期及產后的健康教育和指導尤為重要,首先讓孕產婦對盆底損傷病因及盆底康復治療的認識和理解,才能積極主動地配合產后早期盆底肌肉的康復鍛煉和產后42天的盆底功能的篩查。
人們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認識缺陷是影響篩查率的主要原因,建議所有經過妊娠和分娩的婦女應在產后及早做盆底功能的恢復訓練以降低PFD的發生率,或延緩發病年齡[4]。臨床觀察:產后早期的Kegel訓練及對產后42天的婦女常規進行盆底肌功能的篩查和訓練,可大大的減少盆腔器官脫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同時,喚醒盆底的神經及肌肉,使陰道更好的回復到緊縮狀態,從而提高性生活的質量、快感及高潮。
及時有效的健康宣教是做好盆底康復的前提因素。對于中小城鎮來講由于受經濟文化認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受檢率和治療率均偏低,所以在健康宣教的方法上要多樣性。對于農村經濟條件低或交通不便的產婦,可以通過電話回訪,出院前發放健康小冊子來有效地指導和監督完成康復訓練。
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耐心講解,正確指導。作為婦產科的每位醫護人員都是健康宣教的傳遞者宣講員,使盆底功能康復的健康宣教貫穿于整個妊娠期-分娩期-產褥期。
[1]Strinic T,Bukovic D,Roje D,et al.Epidemilogy of pelvic floor disorder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female inhabitants[J].Coll Antropol,2007,31(2):483.
[2]Strasser H,Markseiner R,Marqriter E,et al.Autologous myoblasts and fibroblasts versus collagen for treatment of stree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7,369(9580):2179.
[3]Broup K,Hvidman L,Nielsen JB,et al.Validity of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with reference to a clinical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test[J].Scand J Urol Nephrol,2008,42(2):148.
[4]蔣 紅,吳 艷.產后盆底肌電刺激對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力近期療效觀察[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