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秋,林長虹,劉佰杰 (吉林省腫瘤醫院內四科,吉林 長春 130012)
癌癥的高病死亡率以及治療過程中經受的痛苦體驗,使癌癥患者特別是新發生癌癥的患者產生強烈的心理反應,盡管癌癥治療技術飛速進步,癌癥患者治療率和生存率明顯提高,醫護人員加強“癌癥不等于死亡”的宣傳,但癌癥患者仍不能擺脫因“死亡的威脅”而產生的巨大心理壓力[1]。抑郁是一種情緒低落狀態,癌癥患者長期的心理痛苦,疾病帶來的痛苦 (如疼痛)、焦慮等得不到有效控制,會發展為抑郁,冥想是指考慮或者將精神集中于某事物。觀察性的研究已經表明,冥想比睡眠或做夢更有助于改善神經系統的緊張狀態。本研究旨在通過冥想,探尋有效緩解癌癥患者抑郁癥優化應對方式的途徑,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采用方便取樣,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中,收集癌癥患者患有抑郁癥者100例。納入標準:①臨床病理學確診為惡性腫瘤;②經抑郁自評量表測量判斷為抑郁;③年齡≥18周歲;④患者明確自身疾病診斷;⑤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診斷為抑郁癥后向患者說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并發放調查表。其中100例患者愿意參加,按入組的先后順序查隨機數字表,數字奇數為干預組,偶數為對照組。干預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 (50.2±13.4)歲;文化程度:小學20例,中學及以上3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 (52.1±12.3)歲;文化程度:小學16例,中學及以上34例。兩組一般資料經χ2檢驗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包括:①研究對象基本情況調查表。②自編抑郁自評量表共18項為三級評分,標準分在50~59分為輕度抑郁,60~69分為中度抑郁;70分以上為重度抑郁。③自編簡式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由患者評價護理工作滿意程度,為5級評分制,1分為非常不滿意,2分為比較不滿意,3分為一般,4分代表比較滿意,5分代表非常滿意。
1.2.2 干預方法:干預組在常規護理,臨床一般溝通基礎上以冥想的方式進行有效的治療,每天上午9∶00~10∶00冥想1次,20~30 min/次,對照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與臨床一般溝通,包括健康宣教、及時解答有關疾病知識等。
1.2.3 冥想的環境:要找一個不容易被他人干擾的安靜環境,進行冥想時,告訴周圍的人盡可能不在這段時間打擾患者,許多人發現,最好的冥想時間是在清晨。
1.2.4 冥想的實施:選擇一個最舒適的體位,讓患者的身體進入最小耗能狀態,調整室溫,使之溫暖宜人,當患者感到足夠的溫暖時,更容易放松而不是心情煩亂,當準備冥想時要先放松身體,從頭到腳的所有肌肉群都盡量放松,囑患者臉部放松,頸肌松弛,頭放松,減輕肩部的力量,讓胸肌松弛,讓腹部軟下來,讓小腿放松,使足部舒適。當患者學會迅速讓身體松弛,用鼻呼吸,有意識的呼吸,輕松而自然的呼吸,每次吸氣都讓空氣進入體內,緩慢的呼吸,讓所有空氣排除體外[2]。剛開始冥想練習時,冥想10 min,隨著經驗的累計,可延至20~30 min,患者在冥想中所感受到的是沒有規律的,享受這個平和的間隙,在此時患者能身心舒展并體驗放松的感覺,會達到一種寧靜的水平,在這種寧靜之下,患者可能會被浩瀚而愉快的認知所淹沒,在這種認知中,所有的存在都是一個整體,這種強大的感覺能清除包括死亡恐懼在內的所有恐懼,并創造一個充滿溫暖,歡快以及和諧的地方。
1.3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前后抑郁,特質應對方式得分比較。干預前,抑郁、積極應對、消極應對兩組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干預后,干預組焦慮程度低于對照組 (P=0.000),積極應對水平高于對照組 (P=0.003),消極應對水平低于對照組 (P=0.003),兩組干預前后抑郁、特質應對方式得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抑郁、特質應對方式得分比較()

表1 兩組干預前后抑郁、特質應對方式得分比較()
組別 例數 干預前抑郁 積極應對 消極應對干預后焦慮 積極應對 消極應對干預組 50 53.9±4.8 29.6±8.4 35.5±7.3 42.1±8.3 33.6±7.8 27.7±8.5對照組 50 53.1±3.9 31.5±7.8 33.4±8.3 51.1±8.4 28.7±7.1 33.1±7.8 t值 0.92 -1.1 1.9 -4.9 3.01 -3.07 P值0.37 0.3 0.06 0.00 0.003 0.003
冥想是一種高度個性化,人性化的行為,目的是使患者能充分的放松身體。從精神層面和生理層面看能使患者重新煥發活力。觀察性的研究表明冥想比睡眠和做夢更有助于改善神經系統的緊張狀態。在冥想的過程中伴隨著明顯的生理變化。代謝率下降每分鐘呼吸頻率減少4~6次,腦電圖中α波的數量增加8~12次/s,δ波型出現5~8次/s。在血壓高的患者中發現血壓下降20%[3],冥想帶來的一個效果就是重新煥發患者活力,振奮精神,從而減輕癌癥患者因疾病所帶來的抑郁。
[1]徐 波.腫瘤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58.
[2]Fontaine.KL:Complementary.dralternative therapies flrnursing practice.Opper saddce River.NY,2005 Pearson Drentice Hall
[3]Pelletier KR:Mind as bealer.mindas slayer,a bolistic,approacb to preventing disorders New York,1984,Peter Sm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