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奮真,潘 敏,朱海明,吳桂蓮 (廣東省茂名市人民醫院,廣東 茂名 525000)
近年來隨著整體護理模式的不斷深入,對出院患者實施有特色的健康教育,對其以電話隨訪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從而使得健康教育走出醫院,由住院期間延續到出院后的整個康復過程中,使患者得到延續性的護理服務。電話隨訪成為了對患者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并進行全方位、連續性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1-2]。為此,為對術后出院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了解,筆者對我院婦科的236例出院患者進行出院電話隨訪,并根據存在的健康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指導,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將相關結果總結和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文選取的研究對象為2012年1月 ~2013年1月間在我院婦科手術治療并治愈出院的患者共236例。患者年齡18~78歲,平均(45.5±6.5)歲。患者中行全子宮切除術的105例,行附件切除術的74例,行子宮肌瘤剜除術的35例,行曼氏術的22例。
1.2 方法:患者出院前1天,建立患者出院隨訪登記卡,詳細記錄患者的姓名、年齡、入和出院時間、手術的方式及切口愈合狀況、聯系方式、存在的問題及宣教內容等信息。患者出院1周后由責任護士進行第一次電話隨訪,之后視患者的恢復情況確定隨訪時間。隨訪的內容包括: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針對病情進行手術切口護理、飲食以及活動和休息安排指導,告知預防便秘和會陰護理的方法;指導其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樂觀情緒的方法。隨訪結束,將隨訪內容詳細記錄,對于隨訪中無法解決的問題,請教醫生或者預約復診。所有患者均于出院后1個月至醫院復診。
1.3 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技術數據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6例出院患者中有127例有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主要包括:切口不適、食欲不佳、外陰瘙癢和流血性分泌物、下腹部疼痛以及大便干結等。236例患者健康問題情況:切口不適42例(17.8%),食欲不佳35例(14.8%),外陰瘙癢和流血性分泌物22例(9.3%),下腹部疼痛17例(7.2%),大便干結12例(5.1%),其他21例(8.9%)。
經電話隨訪和健康教育指導后,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改善,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隨訪前后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例(%)]
電話隨訪健康教育是一種既方便快捷又經濟的健康教育形式,有利于護理知識的普及,提高出院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改善其術后的生活質量,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是護理服務拓展至家庭和社區的有效途徑[3]。
在本研究中通過電話隨訪,對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并根據存在的問題進行正確的健康教育指導。結果顯示,236例出院患者中有127例有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經電話隨訪和健康教育指導后,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改善,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患者出院后存在的健康問題及隨訪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3.1 切口不適:切口不適大多發生于開腹手術患者出院后1周內,主要是由手術創傷尚未完全康復引起。在隨訪中,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詳細講解正確的切口護理知識。針對患者切口愈合中常見的癢、輕微水腫以及硬結等不適癥狀,做好解釋工作,并指導其保持切口干潔,適當活動,勿增加腹部壓力動作等進行自我護理。
3.2 食欲不佳:食欲不佳通常與患者術后身體虛弱以及術后的繼續用藥等因素有關。食欲不佳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速度。在隨訪中,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情況及時做好飲食指導,鼓勵其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宜少量多餐,以促進身體早日康復。
3.3 外陰部不適及異常分泌物等:陰道少許血性分泌物絕大部分為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且均發生于出院后1周內,這主要與陰道殘端傷口腸線溶解有關,是正常現象,但如果陰道流血多,要及時復診;外陰瘙癢以及其他分泌物主要與會陰部的清潔和護理有關,或者原來即有炎性反應的患者出院后不重視潔具和內褲的清潔和消毒,機體抵抗力下降而導致重復感染所致。在電話隨訪中,應提醒患者在出院后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和干燥,勿進食辛辣食物,1周后可淋浴,但不能擠壓切口,以免誘發感染,必要時可涂擦碘酒;對于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告知其避免重體力勞動和性生活3個月,其他手術患者均術后禁性生活1個月;對于宮外孕的患者,如果沒有生育要求的,應指導她做好避孕措施,以免再次宮外孕;如果有生育要求的,指導其下次月經干凈后3~7天,應到醫院行子宮輸卵管通水術,以了解輸卵管通暢情況;否則,性生活時一定要采取避孕措施。
3.4 大便干結:大便干結主要與術后患者活動量減少,飲食結構不合理或者飲水不足有關。在隨訪中,護理人員應及時做好飲食指導,鼓勵其適當增加水份,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纖維食物,保持排便通暢。
總之,通過對術后出院患者的電話隨訪和健康教育,筆者認為,通過電話隨訪,不僅可滿足患者出院后的需求,解決出院康復中遇到的問題,同時還體現了護理模式的轉變。通過隨訪與健康教育,利于患者了解術后恢復期知識,對于疾病的復發和并發癥的發生均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電話隨訪有利于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1]仝桂琴,陳淑琴.電話隨訪卡在婦科出院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07,14(3):381.
[2]孔麗敏.子宮全切除患者出院后隨訪與健康指導[J].醫藥前沿,2012,20(32):250.
[3]曾章芬.電話隨訪出院子宮切除患者及護理指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