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獻梅 (重慶交通大學醫院,重慶 400074)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1](recurrent resp iratory tractin fect ion,RRTI)是指患兒在一年中患上呼吸道感染5~6次以上或患下呼吸道感染2~3次以上,簡稱復感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病,多見于5歲以下的兒童,占兒科呼吸道感染的10%~30%,而且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其發病率高,病情反復,病因多元化等特點,多年來對本病治療的研究一直備受兒科醫生關注。本文概括近年反復呼吸道感染藥物的中藥、西藥的研究進展,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為后續深入研究提供依據。
1.1 西藥治療: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發病因素[2]復雜,目前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與年齡、體質、環境、藥物、病原微生物、感染(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關,而治療多結合病因針對性治療。
1.1.1 病原學治療: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期最常見的致病因素就是病原體的入侵,最常見的為病毒、細菌和非典型病原微生物等。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90%以上均由病毒引起,少數由細菌和其他病原體引起。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約50% 以上患兒由病毒引起,其他由細菌和非典型病原體(支原體)等引起。一般常見的病毒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肥病毒、鼻病毒等。常見的細菌為流感桿菌、腸炎球菌、鏈球菌及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等。這些病原微生物經常因小兒呼吸系統和機體的防御能力的薄弱或下降而侵人體造成感染。因此,針對病原學的抗感染治療是 反復呼吸道感染感染期的常規性治療。
1.1.2 免疫調節劑: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另一個致病因素是小兒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亂。有研究表明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與IgG亞類缺陷有關,經檢驗,患兒血漿中IgG、IgA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兒童,而IgM卻明顯偏低正常兒童,這表明疾病兒童的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體液免疫功能紊亂。因此,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在緩解期應用免疫調節劑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可以達到減少呼吸道感染的目的,是目前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普遍的治療方法。①轉移因子:又稱傳輸因子,是從健康人白細胞中提取的小分子肽類物質,能將細胞免疫活性轉移給受體,以提高受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從而提高機體防御抵抗能力。用法:1次/周,1支/次肌內注射,連用5周為1個療程。張九紅等用轉移因子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64例,總有效率92.2%[3],說明轉移因子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顯著。②胸腺肽:是胸腺組織分泌的具有生理活性的一組多肽。臨床上常用的胸腺肽是從小牛胸腺發現并提純的有非特異性免疫效應的小分子多肽,可誘導T淋巴細胞分化發育,促進胸腺淋巴細胞進一步分化成熟,調節參與并強化細胞免疫功能,可改善機體免疫狀態,預防病毒感染。用法:2 ml肌內注射,2次/周,10次為1個療程,有效后改1~2周1次。劉亞莉等用胸腺肽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38例,結果9例控制,10例顯效,15例有效,2例無效[4](均為先天性心臟病患兒)。③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種新型免疫調節劑,通過調節機體內的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刺激網狀內皮系統,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功能,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功能來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用法:肌內注射,1 ml/次,2~3次/周,3個月為1個療程。陳志雄等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68例,總有效89.7%(P<0.05)[5]。④干擾素:是一種淋巴因子,可以由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誘導產生,具有廣譜抗病毒功效。它的另一個優點就是它能調節宿主的免疫反應,包括調控宿主免疫應答,從而達到增強患兒機體的免疫功能。用法:100萬U肌內注射,1次/d,3~5 d為1個療程。陳國棟用干擾素佐治小兒上呼吸道感染44例,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6]。⑤必思添:是從克雷白肺炎桿菌中提取的糖蛋白,是一種生物免疫調節刺激劑。它能刺激抗體生成,增強細胞免疫,增強臣噬細胞趨化和吞噬功能,IL-1分泌增加,從而提高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用法:口服,療程按月計算,連續3個月。首次治療需8 d,2 mg/d,停3周;第2次治療8 d,1 mg/d,停3周;第3天治療8 d,1 mg/d。一般1年為1個療程。王玥等用必思添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28例,總有效率78.5%[7]。⑥泛福舒(Brocho-Vaxom)提取自8種呼吸道常見致病菌溶解產物,它通過對巨嗜細胞和B淋巴細胞的刺激作用,增強呼吸道黏膜的免疫球蛋白分泌,提高機體自身及獲得性免疫功能,用于預防和治療RRI。用法:1粒/次,1次/d空腹服用,連用10 d/月,停20 d,連續使用3個月為1個療程。葉國英等用泛福舒治療上呼吸道感染50例,總有效率96%(P<0.01)[8]。⑦匹多莫德: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免疫刺激調節劑,通過刺激非特異性自然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產生效應。用法:400 mg/次,1次/d,總療程2個月。于曉萍用匹多莫德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39例,總有效率97.4%,明顯優于對照組[9]。⑧左旋咪唑:免疫增強劑,可刺激吞噬細胞吞噬功能,促進T細胞產生IL-2等細胞因子,增強NK細胞活性等。其對免疫功能低下的機體具有較好免疫增強作用,對正常機體作用不明顯。用法:每天2.5 mg/kg,分2次,1周2次,2個月為1個療程,可用1~3個療程。萬云萍等用左旋咪唑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100例,總有效率92%,優于對照組52%[10]。⑨甲氰咪胍:是組胺H2受體拮抗劑,但近年的臨床試驗證實,此藥還可調節淋巴細胞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從而防治各種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用法:15~20 mg/(kg·d),分3次口服,每2周連續服藥5 d,3個月為1個療程。陳秀瑞用甲氰咪胍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50例,總有效率達98%[11]。⑩脾氨肽:是一種免疫調節藥,具有雙向免疫調節作用,可增強或抑制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用法:前5 d為1支/d,后隔日1支,睡前涼開水沖服,連續服藥8周停藥。紀建兵等用脾氨肽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50例,總有效率96%,對照組7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12]。
1.1.3 微量元素:鋅參與多種與免疫功能有關的酶活性,是維持人體正常免疫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質,能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小兒生長發育和消化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全身狀況,維持人體各種屏障的正常功能,發揮防御感染作用。有研究表明,反復患呼吸道到感染的患兒血清微量元素缺乏。李敏對345例反復呼吸道感染小兒進行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測定,結果顯示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時血清鐵、鋅、鈣、鎂減少[13]。也有很多學者用微量元素治療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療效顯著。周靜用葡萄糖酸鋅治療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55例,總有效85.5%(P<0.05)[14]。王華等用葡萄糖酸亞鐵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68例,總有效率71.19%,優于對照組為32.35%,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05)[15]。因此,補充微量元素可以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
1.1.4 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物質,對機體物質代謝的調節起著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探討維生素與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關系,有很多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張慧澤等對42例復感兒血清維生素A、E、C、B2及β胡蘿素水平測定,結果復感患兒血清維生素A、C、B2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16],而維生素 E、β胡蘿卜素的血清含量兩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有關維生素A防治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報導也很多,大多療效顯著。其中,楊麗琪用維生素A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33例,結果總有效率71.5%,明顯優于對照組42.2%[17]。因此,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補充維生素A是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有效途徑之一。
1.2 中醫中藥:中醫學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肌膚薄弱,藩籬疏松,為稚陰稚陽之體,復感兒肺脾腎三臟更為不足,衛外功能薄弱;加上寒暖不能自調,六淫之邪不論從皮毛而入,或從口鼻而受,均及于肺,正邪消長變化,導致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RRTI主要與營虛衛弱、營衛失和、肺虛脾弱、痰瘀內阻有關,小兒肺、脾、腎虛,正氣不足,是發病的根本。中醫在改善癥狀、祛邪固本,調理體質,控制反復發作方面有獨特的優勢。RRTI的中醫治療多分急性感染期和恢復期兩個階段治療。急性感染期多以驅邪為主,扶正為輔;恢復期多以扶正為主,肅清余邪為輔。同時還主張辨證施治,專方專治及中醫外治等。吳華等對本病屬肺脾兩虛型25例用玉屏風散加減,營衛失和型26例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腎虛骨弱型14例予補腎地黃丸加減,結果總有效率90.8%[19]。劉俐辨證治療復感兒43例,感染時標本兼治,采用調和營衛,平和解表之法,選用參蘇飲加減;感染控制后治本,補益脾肺,特別是補益脾胃之氣,采用香砂養胃和補中益氣丸化裁,經1個療程治療,總有效率81.4%[20]。李娟等采用補中益氣湯治療200例復感兒,對照組100例急性期給予抗感染及對癥處理,緩解期不予任何治療,均用藥后隨診1年。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9.5%,對照組為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21]。蔡莉君[22]以灸刺法從疳論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治療組予以三棱針快速淺刺四縫穴,隔日1次,2~3次至無黏液后,用壯醫標準3號線點灸以下穴位:臍周四穴、脾俞、足三里、食背、大椎、肺俞,1次/d,共10 d。間隔20 d后重復以上灸刺法,3個月為1個療程,總有效率為88.89%。中醫學重視整體觀念,治病求本,多采用扶正固本祛邪法治療,臨床觀察治愈率高,復發率低,癥狀改善快,無不良反應,值得推廣。
反復呼吸道感染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和學習生活,頻繁就醫也干擾家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且常與其他疾病并見,因此日益受到重視?,F代醫學防治本癥主要是免疫治療為主,適當補充微量元素、Vit A及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中醫多采用扶正固本祛邪法治療,在控制反復發作方面有獨特的優勢。由于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復雜,因此,防治反復呼吸道感染應以綜合治療為主,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藥物及治療方法。同時,還應積極尋找可能引起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誘因,及時消除。此外,加強對患兒的護理,合理喂養改善患兒營養狀況,改善居住環境,加強體格鍛煉,也可有效預防反復呼吸道感染。
[1]胡儀吉.反復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J].中華兒科雜志,1988,26(l):41.
[2]劉 麗.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因素與治療[J].中國社區醫生,2011,13(24):26.
[3]張九紅,劉亞濤.轉移因子口服液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生,2012,14(16):189.
[4]劉亞莉,武 康,黃慧君,等.胸腺肽對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治療觀察[J].中外醫療,2010(8):80.
[5]陳志雄,何夢璋.卡介菌多糖核酸防治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00,5(1):39.
[6]陳國棟.干擾素佐治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44例療效觀察[J]. 福建醫藥雜志,2000,22(2):166.
[7]王 朋.必思添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3,18(8):467.
[8]葉國英.泛福舒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50例臨床觀察[J]. 海峽藥學,2010,22(3):115.
[9]于曉萍.匹多莫德治療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臨床觀察[J]. 包頭醫學院學報,2011,28(1):107.
[10]萬云萍,李世儉,張同娟.左旋咪哇預防小兒復發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2,16(7):49.
[11]陳秀瑞.甲氰咪胍治療反復上呼吸道感染50例療效觀察[J]. 醫藥產業資訊,2006,3(15):298.
[12]紀建兵,沈莉,于小靚,唐???,康云峰.脾氨肽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50例效果觀察[J].南通大學學報,2010,30(3):212.
[13]李 敏.345例反復呼吸道感染小兒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測定察[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1998,15(1):78.
[14]周 靜.葡萄糖酸鋅治療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2012,5(6):53.
[15]王 華,沈朝斌.葡萄糖酸亞鐵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4,29(5):428.
[16]張慧澤,毋永華.維生素與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關系探討(附41例報告)[J].吉林醫學院學報,1999,19(1):58.
[17]楊麗琪.維生素A預防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 實用藥物與臨床,2005,8(4):39.
[18]陳芳季,之穎.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研究概述[J].中國中醫急癥,2008,17(2):233.
[19]吳 華,沈維增,林 靜,等.中醫辨證治療對反復呼吸道感染兒童血清瘦素水平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7(8):758.
[20]劉 俐.辨證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43例[J].四川中醫,2011,29(6):90.
[21]李 娟,劉映霞,張俊綺.補中益氣湯治療小兒RRTI200例臨床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9):104.
[22]蔡莉君.以灸刺法從疳論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廣西中醫藥,2009,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