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娟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開封 457001)
選擇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中15所院校(河南大學、商丘師范學院、洛陽師范學院、洛陽理工學院、南陽師范學院、周口師范學院、許昌師范學院、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理工大學、安陽師范學院、鄭州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的啦啦操教練員為調查對象。這些院校是按所處的不同方位進行選取。共發放問卷47份,共回收47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為47份,有效率為100%。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
被調查的47位教練員年齡及教齡結構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出,70.2%的教練員年齡在24~35歲之間,這說明教練員隊伍相對比較年輕。30歲以下的教練員精力充沛,敢闖敢拼,35歲左右的教練員具有相對豐富的經驗,40歲以上的教練員經驗豐富,啦啦操教練員的年齡結構對啦啦操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由上表可以看出啦啦操教練員平均教齡為2~5年,這與我國啦啦操的發展是一致的,這部分教練員是河南省各個高校普及啦啦操的主力軍。雖然教齡較低,但是在體操、健美操等教學訓練方面都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因此要發揮自身的優勢,為高校啦啦操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從教練員的學歷情況來看(見表2),有48.9%的教練員是碩士的學位,51.1%的教練員是本科的畢業生,沒有博士的學位,與其它學科相比,學歷層次較低。國家教委對高等學校的教師有明確的規定,必須具備研究生以上的學歷,這對高等學校的教學質量有所保證是非常必要的。河南省高校啦啦操教練員的學歷層次處于較低的水平,目前必須盡快提高改變當下低學歷的現狀,以符合當今社會高校教學的需要。但是,有些教練員雖然學歷較低,可是有著非常寶貴和難得的實踐經驗;有些教練員有著高學歷,但技術水平和教學經驗卻有限,所以應當從多方面的去評價。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改革創新的不斷深化,教練員必須從學歷層次、技術水平等各方面全面發展,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更好地擔負起高校的啦啦操教學訓練。
從職稱比例上看(見表2),副教授職稱的占19.2%,講師的占48.9%,助教占到31.9%。大部分仍屬于中級職稱,一方面說明啦啦操教練員的職稱層次較低;另一方面表明可啦啦操教練員隊伍比較年輕。對于年輕的啦啦操教練員來說,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之外,必須不斷加強啦啦操專業理論技術知識的學習,積極主動進行啦啦操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不僅有助于自己的技術提高,還有助于職稱的晉升。此外,對啦啦操教練員的理論技術進行有計劃的教育培訓非常重要。
調查顯示47名啦啦操教練員中,共有女教練員35人占總體的74.5%;男教練員12人占25.5%,由此可見,河南省高校啦啦操教練員男女性別比例相差較大,這與健美操、啦啦操項目本身的特點有一定關系。也不排除人們對啦啦操的認識有偏見,其實啦啦操并不只是女生的專項,全國已出現越來越多優秀的男運動員。(如表3)
從表3中可以看出有68.1%的教練員是健美操專業畢業的,體操專業出身的占17%,藝術體操專業出身的占8.5%,其它專業畢業的占總體的6.4%,啦啦操專業出身的幾乎沒有。對于不斷發展和創新的啦啦操來說,作為啦啦操教練員,必須具有較為全面的知識技術和方法,否則很難吸引更多的學生長期地參加到此項目的學習和鍛煉中,所以目前高校從事啦啦操教學的教練員必須長期不斷地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通過科學研究,可以使教練員將教學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發現和解決教學和訓練中的問題,并不斷創新,將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和訓練實踐,不僅有利于教練員自身的發展,還有利于教學訓練實踐的進步,從而確保學生獲得技術和知識的含金量。科研對于教練員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了解體育前沿性的發展變化、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如表4)
從調查數據來看(表4),從未發表過關于啦啦操方面論文的教練員人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80.9%,發表1~2篇論文的人數占14.9%,沒有人發表5篇以上有關啦啦操的論文。
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啦啦操教練員的科學研究實力薄弱,也間接的說明教練員在啦啦操知識方面的欠缺,而教練員知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對學生進行教學訓練的效果,高水平、教學經驗豐富的教練員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啦啦操教練員的科學研究水平還有待提高。
一個教練員除了具備基本的教學訓練技能之外,提高評判員的等級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助于對規則的認識。教練員需要掌握項目特點,精通比賽規則,了解啦啦操運動的最新發展趨勢,多方面、多視角的探索,才能進行更有效的教學訓練,并編排出有新意的啦啦操動作。在47名啦啦操教練員中,其中12人為中級評判員,有2人為高級評判員,榮譽級評判員的還沒有。此數據可以看出河南省評判員隊伍培養規模較小,業務水平相對較低,還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專業評判員隊伍,仍需進一步的加強。(如表5)
調查顯示,參加過3次以上啦啦操培訓的有3人,參加過1~2次啦啦操培訓的有12人,有32人從未參加過全國啦啦操培訓班,大部分啦啦操知識都是自己通過電視、網絡等自學而來。此數據充分說明,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啦啦操教練員參加全國培訓班的機會較少,比起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有一定的差距,這勢必會影響教練員的素質和訓練能力等。啦啦操是一項新興項目,內容更新速度非常迅速,作為高校的啦啦操教練員,必須不斷的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的發展動態和趨勢,否則會導致內容陳舊,訓練水平低下,學生也很難有興趣參加。由于技術水平的低下和落后使得河南省高校啦啦操水平處于較低層次,為提高河南省啦啦操水平,今后應有計劃、有系統的對啦啦操教練員進行培訓學習,來提高啦啦操教練員專項知識和業務能力。

表1 河南省47位啦啦操教練員年齡及教齡結構表

表2 啦啦操教練員的學歷及職稱結構

表3 原始專業調查表

表4 發表啦啦操方面論文數目統計表

表5 參加全國啦啦操培訓情況
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啦啦操教練員隊伍較年輕,男女比例差距較大,雖然大部分是由健美操等專業轉項而來,但經過自學或者培訓完全可以承擔啦啦操的教學訓練工作。大部分教練員是中級評判員,科研能力較弱,這將制約教練員的教學訓練水平和本專業的繼續發展。
為從根本上解決師資問題,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啦啦操教練員的培訓,制定符合河南省高校實際情況的一套完整系統的培訓計劃。學校應當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教練員定期接受在職培訓,不斷充實他們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建立一支知識面廣、業務精、科研能力強的教練員隊伍,以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
[1]馬鴻韜.啦啦操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徐中秋,邱建剛.國際全明星啦啦隊競賽評分規則[S].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3]徐中秋,徐艷,劉松霞.啦啦隊的歷史沿革綜述[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1).
[4]陳鐵龍.論啦啦操的發展[D].湖南師范大學,2006.
[5]李鴻.我國啦啦隊運動的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32(2).
[6]李遵華,吳耿華.美國校園啦啦隊運動的開展對我國大學生的啟示[J].體育科技,2007(1).
[7]盧晨曦.中美競技啦啦隊文化層面的比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
[8]唐煉.廣西高校開設啦啦隊運動課程的可行性分析及初步設置[D].武漢體育學院,2009.
[9]劉屹峰.從啦啦隊比賽分析我國啦啦隊運動的發展[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