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衛東 符秋紅
發生急性心衰時,會引起心肌組織的缺氧、缺血的癥狀進一步加重,顯著減少細胞中的磷酸肌酸和ATP的含量,最終發生心肌細胞壞死[1]。本研究通過觀察探討 1,6-二磷酸果糖(FDP)治療急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總結其臨床用藥經驗和臨床應用價值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清遠市人民醫院 2010 年 2 月-2012 年 2 月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54 例,男有 28 例,女有 26 例,年齡在 43~69 歲,平均年齡為(13±4)歲,病程在 8~15 年,平均病程為(12±4)年,按照心功能NYHA分級分為Ⅲ級有 36 例,Ⅳ級有 18 例,皆排除嚴重肝肺腎疾病、縮窄性心包炎、心包積液、糖尿病的患者,按照數字表隨機抽取法將其分成 27 例,對照組使用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FDP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 10 d后心功能分級和心臟左室結構的變化,治療期間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性別、心功能NYHA分級等方面進行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使用常規治療,所有患者皆給予擴血管、利尿、強心等常規治療。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FDP治療,給予 5 g的FDP進行靜脈滴注,1 d 2 次,10 d作為 1 個療程。
1.3 療效評價標準 參考 1928 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的心功能分級標準,顯效為NYHA分級改善 2 級或以上,有效為NYHA分級改善 1 級,無效為NYHA分級無改善[2]。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觀察指標 分別對患者治療前和治療 10 d后做一次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觀察測定其每搏量(SV)、心臟指數(CI)、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的值。
1.5 統計學方法 本組心功能分級及不良反應的療效數據通過卡方軟件V1.61 版本進行統計學處理,期間的數據比較采取χ2檢驗,%作為計量單位;本組心臟左室結構變化的數據通過SPSS 13.0 軟件版本進行統計學處理,期間的數據比較采取t檢驗,()作為計量單位,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 10 d后的心功能糾正總有效率為 92.6%(25/27),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 10 d后的總有效率為 74.1%(20/27),兩組心功能糾正療效對比存在顯著差異(χ2=12.33,P<0.01);兩組治療 10 d后采取超聲測定的SV、CI、LVEF、LVEDd、LVESd與治療前對比有明顯改善,觀察組改善程度更為顯著(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 1、表 2、表 3。
本研究中統計發現,使用FDP治療急性心力衰竭 10 d后的心功能糾正總有效率為 92.6%,明顯高于常規治療組治療 10 d后的總有效率為 74.1%,兩組心功能糾正療效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提示用FDP治療急性心力衰竭能夠顯著改善心功能;主要是由于 1,6-二磷酸果糖(FDP)屬于一種葡萄糖代謝的中間產物,通過對細胞膜上的細胞內的乳酸脫氫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造成影響,加快細胞內的高能量基團重建,使細胞內釋放出氧的能力與細胞韌性保持,顯著提高丙酮酸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加速糖酵解產生出大量的三磷酸腺苷,使細胞膜的穩定性得以增加,從而改善心肌的舒張與收縮的功能。FDP還可以促進在紅細胞內的 2,3-磷酸甘油酸含量顯著增加,加快氧離曲線發生右移,有助于紅細胞往組織內釋放出氧,增加心衰后的心肌獲得氧供[3]。同時,使用FDP治療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期間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僅有 3.7%,與常規治療對比無明顯差異,可見FDP治療的安全性較高。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 10 d后心功能分級糾正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 10 d后心臟左室結構的變化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 10 d后心臟左室結構的變化比較()
注:a為兩組組內進行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b為兩組組間進行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
?

表3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期間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綜上所述,使用FDP治療急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顯著,明顯優于使用常規治療,能夠顯著糾正患者的心功能,且顯著改善左室結構的各項指標,毒副反應小,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李冠亞.老年人心力衰竭 45 例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5):569-570.
[2]蔡廣,葉常青,吉儉,等.1,6-二磷酸果糖治療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06,20(1):12-14.
[3]付禹.1,6-二磷酸果糖治療缺血性心臟病 30 例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2,9(3):61-63.
[4]林祖華.1,6-二磷酸果糖治療新生兒窒息致心肌損害[J].當代醫學,2008,14(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