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腎癌是比較常見的泌尿系腫瘤之一,除影像學診斷方法外,至今尚無理想的TM用于臨床診斷,本研究對 36 例腫瘤患者血清CEA、CA125 和Cyfra21-1 檢測結果進行分析,以評價其對腎癌診治的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36 例腎癌患者為腫瘤醫院 2006 年全年住院病人,男 26 例,女 10 例,平均(62.8±14.37)歲,均經病理確診。空腹取外周靜脈血。
1.2 方法
1.2.1 儀器和試劑 瑞士Roche E170 全自動免疫分析儀;CEA、CA125 和Cyfra21-1 測定試劑盒質控物由瑞士Roche公司提供。
1.2.2 檢測方法 CEA、CA125 和Cyfra21-1 測定均應用ECLIA,健康參考范圍依次為 0~5 μg/L、0~35 U/mL、0~3.3 μg/L。腎癌組于術前、術后 15 d各測 1 次。
2.1 腎癌患者血清CEA、CA125 和Cyfra21-1 含量檢測結果 術后CEA、CA125 和Cyfra21-1 水平均明顯下降,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 腎癌患者血清CEA、CA125 和Cyfra21-1 聯合檢測的陽性率 3 項聯合檢測陽性率高于單項檢測陽性率(P<0.05),見表 2。
表1 各組血清 3項標志物檢測結果(±s)

表1 各組血清 3項標志物檢測結果(±s)
組別 例數 CEA(μg/L)CA125(U/mL)Cyfra21-1(μg/L)治療前腎癌組(A) 36 4.07±1.89 29.13±8.33 3.81±2.60治療后腎癌組(B) 36 2.33±0.78 8.17±4.32 1.85±0.65 t值 4.63 2.07 2.18

表2 3項標志物聯合檢測對腎癌的陽性率(%)
CEA是一種由空腔臟器如胃腸道、呼吸道、泌尿道等惡性腫瘤疾病的TM,是一種癌的相關抗原,其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1]。36 例腎癌患者外周血中,陽性率為 19.44%,表明在腎癌組中的CEA陽性率明顯增高,提示CEA的表達可能與腎癌的發生有關。
CA125 在多種惡性腫瘤存在陽性表達,目前已廣泛用于臨床腫瘤輔助診斷,檢測腫瘤復發和轉移及評價治療效果等方面[2]。36 例腎癌患者外周血中,陽性率為 16.67%。表明CA125 在腎癌中存在的陽性表達,術后CA125 水平明顯下降,提示CA125 與腎癌的發生有關,可作為腎細胞癌的獨立的預后因素[3]。
Cyfra21-1 是CK家族中最小的成員,僅分布于單層或假復層上皮的酸性肽。36 例已排除腎衰的腎癌患者外周血中,陽性率為 22.22%,表明在腎癌組中的陽性率明顯增高,術后Cyfra21-1 水平明顯下降,提示Cyfra21-1 可作為臨床療效監測及判斷腫瘤預后指標之一[4]。
本研究結果顯示,3 項TM在腎癌患者的水平明顯增高,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CEA、CA125 和Cyfra21-1 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TM單項檢測陽性率不高,聯合檢測可提高各種類型腎癌陽性率(P<0.05),彌補單項檢測敏感性差的不足及所帶來的局限性,對腎癌的輔助診斷、病情檢測等有較大意義。就目前來看,TM對腎癌的輔助診斷有一定作用,但單項檢測陽性率不高,其最大的價值在于可以作為治療和預測復發的有用指標。腫瘤的DNA標志物幾乎存在于所有的腫瘤中[5-6],但尚未發現一種TM能夠達到敏感性高和特意性強的標準。因此多項標志物聯合檢測是目前標志物研究的一種新趨向,以提高腎癌早期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及檢出率,并且可以提高對腎癌初期和復發的檢測水平,有效避免單項檢測TM帶來的假陽性和假陰性的問題。因此,為提高TM的輔助診斷價值,進行聯合檢測也是今后臨床上作為腎癌輔助診斷的最佳方案[7]。
[1]武建國.腫瘤標志物的若干進展[J].臨床檢驗雜志,2002,20s1:36.
[2]余劍英,李菁.血清CA242、CA125、CA19-9 含量對消化系腫瘤的診斷價值[J].實用預防醫學,2005,12(4):787-788.
[3]喬明洲,李長嶺.RCC的相關標志物[J].癌癥進展雜志,2005,3(3):203.
[4]Ishigami S,Natsugoe S,Tokuda K,et al.Clinical impact of micrometastasis of the lymph node in gastric cancer[J].Am Surg,2003,69(7):573-577.
[5]Johnson PJ,Lo YM.Plasma nucleic acid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ngement of malignant disease[J].Clin Chem,2002,48:1186-1193.
[6]Lichtentein AV,Potapova GI. Genetic defects as tumor markers[J].Molecular Biol,2003,37(10):159-169.
[7]王英,黃文成,黃玲莎.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惡性腫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腫瘤醫學,2004,9(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