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征娟(景德鎮陶瓷學院科技藝術學院美術系 江西景德鎮 333000)
素描基礎課程是高校陶瓷設計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我們高等院校的教學體系也在不斷地完善和發展,藝術設計學科的各個類別對素描教學的重點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都在針對本專業基礎素描課程的特殊性努力地探索和研究。基礎素描課程教學訓練的內容要同本專業相適應,也要使學生通過素描基礎課程教學訓練能夠更好地適應之后的專業設計課程學習,打好前期基礎。因此,陶瓷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教學也要有自己明顯的側重點和主體性,要與其他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程教學加以區別,要結合陶瓷設計專業本身的特點系統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但是,長期以來國內的高等院校陶瓷設計專業教育沿用了學院派的教學模式,過多地照搬繪畫學科的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這就造成陶瓷設計專業開設的素描基礎課程訓練過于強調寫生的繪畫性,從而忽視了陶瓷設計專業的特殊性,沒能更好地開發學生的設計思維。雖然陶瓷設計藝術與繪畫藝術在美學原理和審美觀念方面等方面有著一部分相同的地方,但在表現方式和實用功能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差異。這樣簡單的以繪畫學科的素描基礎課程的訓練內容,不加修改地運用到不同學科性質的陶瓷設計專業上的作法,造成了陶瓷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與陶瓷設計專業設計課程教學之間的相互聯系降低和減弱,造成教學效果的不到位和不理想。同時,造成了學生只滿足于對真實的自然形體和空間關系的觀察分析和描繪塑造,過多地受到所描繪的客觀物象的制約限制,進而束縛了陶瓷設計專業學生的思想,減弱了學生對客觀物象以外的構成因素的分析能力,影響了學生藝術創造精神的培養和陶瓷創作能力的發揮。按照這樣的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簡單的進行復制和臨摹,沒有個性缺乏陶瓷產品的設計意識,忽略了實用功能,進而遺失了設計精神的創新。如果我們的高校培養出來的陶瓷設計專業畢業生設計的陶瓷作品平庸無奇,趕不上一般工匠的日常產品,這就是陶瓷設計專業教學的最大的失敗。
如何改變這樣的教學現狀解決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呢?首先就要革新陶瓷設計專業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從素描基礎課程開始入手逐步向深度和廣度延伸。這樣以來,陶瓷設計專業素描基礎課程教學就應該在充分體現陶瓷設計專業學科特點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聯系和互動,為之后的陶瓷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做好前期鋪墊,逐步發展和完善素描基礎課程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使之成為陶瓷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中最重要的基礎教學部分之一。基于陶瓷設計專業的學科特點并結合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本人認為基礎素描課程教學還應該側重以下幾點:
第一,陶瓷藝術設計專業開展的素描課程,教學目的不是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畫家,而是讓學生學習掌握素描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基本的表現技能,將其融入到陶瓷設計之中能更好地繼承、借鑒、發展陶瓷設計藝術。陶瓷設計專業學習素描的目的有別于繪畫專業,其學習素描是注重學習和運用素描的基本理論規律和辯證思維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素描技法和表現手法。在素描的寫生實踐過程中,強調從陶瓷設計專業的角度描繪客觀事物的感知過程,進而啟發設計性思維的產出和延續,為之后的陶瓷設計創作打下良好扎實的基礎。以陶瓷設計專業為中心,多方面、多角度的展開素描基礎課程教學,就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石膏、靜物等常規教具,要針對陶瓷設計專業特點進一步擴大素描表現的描繪對象。同時,在素描基礎教學寫生訓練中還要逐步增加促進學生動腦分析的教學內容比重,還要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體系,讓學生能夠欣賞中外各時期各種藝術形式的優秀素描作品,了解藝術發展的歷史脈絡和發展規律,進而使學生提高美術史學修養和藝術理論知識。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手段指導學生了解掌握更為廣泛的藝術知識,拓展學生的思路,提升學生的審美觀。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程教學訓練,不再是簡單地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進行的灌輸式的教學,而是從認識層面和思維意識方面上正確的引導我們的學生,進而從高考應試素描模式的錯誤觀念中解放出來,做到這一點對陶瓷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陶瓷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程在注重造型的主觀表現的同時,更要不斷啟發學生本身具備的藝術本能和創意思維,這才陶瓷設計專業素描基礎課程的教學終極目標。作為陶瓷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程訓練,不僅僅是造型技能與表現手法的培訓和練習,更是視覺思維方式的理論創新和實踐。這種造型觀念的從新認識和確立,可以使學生建立陶瓷設計的思維理念基礎,能夠使學生更快地和更好地進入陶瓷設計創作中。在素描寫生再現客觀物象的同時注重創意性思維的培養和訓練,將這一模式引入陶瓷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之中,就能使學生生發出發現藝術創意之美的眼睛和陶瓷設計的無限靈感。
第三,國內的一些高等院校在實際的辦學過程中,陶瓷藝術專業和陶瓷設計專業在辦學理念上區分的不夠明顯,在教學模式和課程內容設置上也有相互雷同的部分。致使部分學生用典型的陶瓷藝術思維進行陶瓷設計,陶瓷設計的方向和重點不明確,沒有突出陶瓷設計的人性化和個性化,忽略了陶瓷設計作為產品在實際社會生活中的廣泛適應性和實用性功能。還有,陶瓷設計專業長期以來的單一模式教學,即素描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分開在不同學期進行授課,相互之間很少有聯系與互動,這樣就造成了素描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相互脫節,阻礙了素描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在專業課程中的呈現和延續。因次,陶瓷設計專業必須改變教學模式的現狀,通過深入的教學改革使素描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加強互動聯系,進而拓寬學生的創意思維空間和提高其創新設計能力,以此來適應社會發展飛速發展和不斷更新變化對陶瓷設計的需求更新。
我們的高等院校要深刻地認識到陶瓷設計專業素描基礎教學的針對性和特殊性,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地探索適合陶瓷設計專業正確發展的教學模式,使我們的高校陶瓷設計教育更好、更快地良性發展。
1.李正安.我國高校陶瓷設計教育發生探究.裝飾.2005年03期
2.孟濱.中國現代設計教育芻議——我國設計教育現狀問題分析.藝術教育.2006年10期
3.吳筱榮.陶瓷藝術教育與現代審美.中國陶瓷.2008年11期
4.詹偉.陶瓷設計專業教學改革初探.景德鎮高專學報.2009年03期
5.張春雷.對現代陶瓷設計教育的思考.江蘇陶瓷.2009年06期
6.鄭立新.陶瓷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職業時空.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