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德玉 (哈爾濱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包豪斯的構成教育體系引入我國二十多年來,已成為我國所有設計專業共同的專業基礎課程,是設計專業課程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平面構成又是其它構成體系的基礎,是街接于繪畫與專業設計的橋梁, 至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其基本理論和實踐的運用取得了重要進展,它不僅解決了我國傳統教育體系中刻板的圖案規則和舊有工藝模式的束縛,而且能用抽象構成法則來解決設計實踐問題和培養設計力。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在實踐教學中,平面構成課程需要逐漸改進一些落后的教學方法,以來適應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
平面構成在實踐教學訓練中,只是機械的去描繪點、線、面,沒有認識到它們的各自特性和組織的形式美的法則性,以至于表現的作業沒有生命性和內涵。這只是形式上的訓練,缺乏設計思維的培養和訓練,有可能致使設計思維的剛開發就僵化的尷尬局面。沒有認識到思維訓練的程序性,它首先是分析視覺元素的特點和形式美的需要,其次用設計思維研究實驗各種可能的表現方法,最后歸納總結圖形的可行性,否則會致使設計的混亂和模糊。
思維訓練的缺乏,不但不能訓練學生的思維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反而把學生引上到絕路,使學生在將來的專業學習中找不到規律和方法,只是一味的模仿別人而已,不能開拓思維,運用多種表現方法去實驗設計的可能性。
平面構成課程思維訓練的缺乏及構成形式的講解和訓練的單獨零散性,使得各種形式之間割裂開來,它們之間不能有機的結合運用,造成了設計的視覺單薄和信息傳達的不準確。平面構成課作為基礎課往往在大一期間開設,新生對于平面構成的知識了解甚少,單從教材上的理論和圖例也很難真正的理解與設計專業課的邏輯關系,因此平面構成課就需要有意識的把專業設計融入到平面構成的理論和練習實踐當中,這樣既加強了前后課程的聯系,讓學生對后續專業課程的有了感性認知,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平面構成中抽象的規律和法則。
而且點、線、面及重復、漸變和特異等各種構成形式的訓練都是用手繪平涂和設計拼貼等,不知道以前的設計創意和心靈訴求感覺怎樣用電腦完美的表現出來,使得與以后的專業設計嚴重的脫節,影響了專業設計的連續性、系統化和品質。
平面構成規律的零散性,加大了作業的練習量,耗費時間多等問題,影響這方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練習方式和工具的落后,現在一般還是手繪平涂法和毛筆、中性筆、馬克筆、三角板等有限的幾種工具。規范的平涂法,雖然鍛煉了手繪的表現能力和掌握了繪制的基礎工具,但是浪費了課程有限的時間,更僵化了學生的設計思維。學生只注重了涂色,不能把精力放在形式美感和創意上,達不到本課程的開拓思維、提高創造力的教學目的。
但電腦的運用,可以使學生節約時間成本和解放枯燥的制作手段,把精力放在創意上,同時還熟練了電腦的操作運用和聯系了后期的專業設計制作。電腦制作和手繪都只是表達設計作業的手段而已,沒有必要將它們割裂開來,應根據不同的設計需求,選擇恰當的表達工具。不要只拘泥于形式和工具,關鍵是能夠在思維觀念上達到認知的目的。
平面構成自從20世紀初的包豪斯到今天已經成為構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不同的專業設計實踐有著不同的聯系。本課程的學習要與專業特色更加有針對性的結合,從而引導學生思維聯想的正確方向和著眼點的到位性,讓學生較容易的感受到這門課程的作用。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有些任課老師常常認識不到這一點。平面構成法則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講授中,不但注重二維的表達方式,而且也要清楚應用到建筑設計上的立面、構件甚至結構上的適應性。環境藝術設計與視覺傳達設計等專業的平面構成課程應該根據專業的不同有所偏重和取舍。否則會造成學生學習后不知道與專業課程的聯系,而且學習過后不知道將平面構成規律知識怎樣運用到專業課的設計上來,造成教學資源的嚴重浪費。
現在雖然興盛跨度藝術,專業無界限,講究大設計,但是,平面構成的法則和構成規律在不同的使用環境和材質上,會有所不同,甚至是天壤之別。在平面設計中的圖文構成編排講究的是印刷工藝和信息準確傳達的需要,而服飾設計的構成搭配更加講究的是人體生理結構的考究和心理需求的滿足等。這也是社會文明更高發展的需求。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專業設計之間的分工會更加的細致化,適應它們的構成規律和法則,也會更加的細致化和專業化。
以前的作業訓練,只是對點、線、面等構成元素和重復、漸變、發射、特異等構成骨骼形式進行簡單抽象的練習,長時間的訓練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創意的靈感。如果在后期把這些設計的抽象規律應用到簡單的立體實物中,例如把構成元素和構成形式規律等在紙杯和學生喜歡的T恤等一些實物上練習,就可以改變這種現狀。不但可以檢驗作業的形式美感,而且可以加強學生的興趣,提高動手能力等。
課程體系必須跟上社會發展的進程和改革的步伐,尤其是設計門類這樣的創意前沿的專業。要想讓我們培育的產品不被改革的海洋淹沒,就必須加強平面構成課程設計思維的訓練與后面專業課程的前后聯系,以及工具的改進、電腦的合理運用等,清楚在不同專業的特性,改進作業訓練的枯燥性,最終確立實時有效地平面構成實踐教學方法體系,以適應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1]汪 芳.平面構成.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2]毛 溪.平面構成.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3]解基程.平面造型基礎.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