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蕊,鄧淑鳳,潘培森,宋 輝
(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81)
教學督導是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各院校均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教學督導體系。目前我校正在實施校、部系二級教學督導機制,為了充分發揮部系教學督導的作用,從而與校級督導形成相互補充和支撐,我們對軍隊院校部系教學督導工作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一支高水平、結構合理的督導隊伍是貫徹執行督導制度的基礎[1]。目前我校督導組主要由主管教學的領導和離退休專家、教授組成,存在著年齡偏大、專業偏窄的問題。鑒于此,我們立足于部系基本情況,構建了由督導員和信息員組成的“二員”督導隊伍。其中,督導員由部系組織公開推選產生,遴選條件為:(1)年齡一般在35~50歲間;(2)有較高的學歷(一般為碩士);(3)有豐富的教學經驗(10年以上教齡)或教學管理經驗;(4)對軍隊院校教育轉型認識明確;(5)對教學方法、教學規律、教育理論有深刻理解;(6)為人高尚、正派,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對于信息員,我們將其當做督導員與學員之間、被督教員之間雙向溝通的一座橋梁,所以一般邀請各學員隊里每門課的課代表和各教研室的資深教員擔任。
我們采用“二員”組合模式開展教學督導工作,在幾年的實踐中,多次對部系教員發放問卷調查,絕大多數教員認為部系督導隊伍綜合考慮了教、學、管、年齡、專業、經歷、能力、人品等因素,且督導工作深入、細致、全面、科學。
美國學者托馬斯在《教學督導:重新界定》一書中指出:“督導的目標在于幫助學校增加機遇和能力,更有效地促使學生的學術成功。”因此,不管是校級督導還是部系教學督導都應圍繞這一目標開展工作,但側重點應該有所區分。相對于校級督導的宏觀性和全員性,部系督導工作則具有微觀性和針對性。
(1)抓住兩個“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是學校培養人才的主要形式和前沿陣地,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最終都要在該環節上得到檢驗和落實[2]。這就決定了各級教學督導工作的重點始終都是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校督導工作主要是走進課堂跟班聽課、對全校教員進行評價。但考慮到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很多以及部系直接作用于一線教學的特點,我們堅持以課前督導為主,兼顧課堂督導的原則開展部系督導工作,著重對課前的集體備課、試講、說課等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形成課前反饋,以促使高質量課堂教學的生成;同時,通過跟班聽課、與信息員溝通、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及時對課堂教學進行分析、診斷,形成課后反饋并督促改進,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瞄準兩個“重”,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是推動學校發展、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中青年教師隊伍,尤其是骨干教學隊伍的建設,對學校教學的可持續發展起重要作用[3]。為此,我們明確部系督導的重點為中青年教員。雖然他們學歷較高,但非師范類專業多,未曾受過系統的教育理論、教學技能、課堂教學等專業培訓,教學能力相對較弱[4]。通過分析這些特點,我們部系著手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反思3方面進行督導。首先是依據學校相關要求監督、檢查、指導教案的書寫,組織試講;然后跟班聽課,對課堂教學進行分析、診斷,挖掘亮點、找出疏漏;最后引導教員通過課后分析、課程教學總結等進行課后反思,逐漸提升其教學能力。此外,部系還適時組織各類教學技藝比賽,為中青年教員提供展現自己的平臺,增強其搞好教學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
“督導”從字面上理解有兩重含義:一是“督”,二是“導”,二者并重[5]。我校督導工作基本按此思路開展,但落腳點是“評”,這就使得督導組在督教時的重心傾向于“督”,而被督者課后更多關注的是評價結果。為此,我們強調部系督導工作的重心是“導”,將督導組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幫、帶、指導環節上,并依據教員的個性差異和課程的性質差異進行區分性引導,充分激發教員的潛能,挖掘學科優勢,力爭將資深教員培養成名師,將中青年教員培養成骨干和新星。
傳統的督導模式是“三督”,即督教、督學和督管。在此模式中,無論是督教,還是督學、督管都是按照發現問題—力所能及地解決問題—反饋至有關部門的程序進行[6]。至于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以及解決問題的質量如何并沒有列入督導職能,鑒于此,我們將部系督導的職能拓展為“四督一評”,并明確了“導為主,督為輔,評為促”的工作原則。其中“四督”是督教、督學、督管和督改,前“三督”仍然是工作的主要內容,但督改的引入可使發現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加強前3個督導的實效性,從而提高督導工作效果。“一評”就是通過填寫問卷表組織教員對督導組的整體工作和個體工作進行評價,以促使督導組成員不斷加強學習,反思自己,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總體看,“四督一評”使教學督導機制更加完善,為部系教學督導效益和院校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軍隊院校部系教學督導是校級督導工作的重要補充,也是院校教學質量提高的一個重要支撐。但部系督導在實施中一定要依據部系自身管理特點,理清工作思路,充分發揮直接作用于一線教學的優勢,創新督導形式和內容,督出效果,督出特色。
[1]滕興虎,戴彩悌,寇冰煜,等.完善教學督導制度,推動軍校教育轉型[J].文教資料,2012(1):152-153.
[2]肖文剛,王媛,吳毅,等.談堅持課堂教學督導人文觀[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2):66-67.
[3]周花,肖海鵬,黃洪錚,等.形成特色的教學督導模式,發揮督導體系對本科教學質量的保障作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1):38-40.
[4]王紅,袁曉靜.軍隊院校加強系級督導的幾點思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6):177-180.
[5]劉智運,唐志遠.教學需要督導,督導有待規范[J].中國高等教育,2002(6):22-23.
[6]王巖,杜少杰,李娟,等.建立“四督一體”教學督導模式,完善高等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