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金標
(龍巖衛生學校,福建龍巖 364000)
長期以來,解剖學的基礎考試,雖然采用理論與實驗考核相結合的方式,但實驗考核所占的比例甚微(10%或更少),存在著“一張試卷定成績”的情況。本文暫不論述書面考試時,由于命題、考試管理、評分過程的種種不足給考試的信度、效度等帶來的不良影響及與目標教學的差距?,F在著重闡述傳統實驗考核的弊端。
以往實驗考核沿用的方法是:事先選擇最典型、完整的標本或模型,按命題的內容標記好1、2、3……若干數碼,學生分批進考場,在規定的時間內交卷。這樣的方法至少存在以下弊端。
(1)只重于測試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而輕視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2)只重于測試學生在局部的標本上,孤立的回答出名稱、部位等,而輕視了學生了解該局部標本與人“整體”的有機聯系。
(3)只重于測試學生的知識儲存量,而輕視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只重于測試學生在靜態的標本上復述書本上現成的答案,而輕視了學生在人這一活體上動態地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此外,還由于標本模型的來源緊缺,限制了命題的廣度、深度與難度,影響了考試的信度與效度。首先,學生在考核中難免有移動、拉扯,導致標碼脫落,甚至移位,而與教師原意不同。再則,多人同批考核,易互相抄襲,使考核結果失真。這些弊端使考核無法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荚嚰仁菣z查教師“教”與學生“學”的質量是否達標的“標尺”,又是指揮、推動教師教學,鞭策學生學習的“指揮棒”。
實驗考核改革的目的是通過考核,使學生成績能客觀、可靠地反映其是否達到課時、單元、課程目標的要求;使反饋的信息能更有效地推動教與學雙方按照培養目標,沿著實用型人才軌道運行,真正發揮好“標尺”與“指揮棒”的作用。實驗考核的中心環節是命題與考核方法的改革。筆者注意圍繞新教學大綱的要求,改進命題工作,按認識領域的各個層次對學生進行考核,即記憶、理解應用各占一定比例,并依比例組合種類題型。增加了實驗考核占總成績的比例,著重加強了實驗操作考核的改革,具體做法如下。
(1)注重應用心理層次的命題。
例題1:在活體上指出并描述心尖搏動的體表投影;例題2:在活體上指出并描述麥氏點的體表投影。
改革后的命題與傳統的、僅在標本上能辨認出某結構就能得滿分的命題相比,優點更多。如例題1,首先學生必須把胸骨角的位置在自己身上找出來,理解它是平對第二肋骨,借此數第五肋間隙,并指出左鎖骨中線,最后綜合運用上述知識,在人體上指出心尖搏動的正常位置。
以往學生在靜態的局部胸骨上能準確指出胸骨角,可到了臨床實驗課便出現很多錯誤,不是無法準確觸摸胸骨角,就是錯誤地順著鎖骨往下觸,先觸到第二肋骨再找胸骨角;或者面對“怎么找第五肋間隙”的問題發傻,這不能不引起教師的思索。提高實驗考核的命題質量,這為促進學生認識領域的各個心理層次發展與聯系起到相當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把較低的心理層次——記憶、理解知識,引導向較高的心理層次——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方面。同時,這也便于教師評估學生達標程度,反饋“教”與“學”。命題工作怎樣改革,是牽涉到解剖學基礎課程目標是否實現的關鍵,只有提高命題質量,才能體現解剖學基礎為臨床培養實用型人才所起到的奠基作用。
(2)注重動手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考核。
筆者改變以往預先組合一套完整的標本,讓學生先觀察后筆試的考核方法。而是讓學生按命題要求,在成堆“無章”的標本模型中親自動手找出并組合起來,再口頭表述的考核方法。
例如:“請準備組合膝關節的骨標本,說出各部分名稱和與該關節運動相關的肌肉,并做該關節運動的動作。”等類似命題。這樣,學生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可以得到較全面的檢測。通過考核,教師便于發現在操作技術、口頭表達能力方面存在問題的共性與個性,便于后續教學有的放矢。
(3)注重“模擬病人”的考核。
例如:“假設某病人面部大出血,請描述最佳止血部位并進行操作?!笨己藭r,由鄰桌學生當“模擬病人”,另一位學生扮演醫護人員,上述參與者可以同時是考官,判斷、評估操作者講得是否正確?做得是否準確、規范?筆者在嘗試中發現學生不僅進行一步體驗解剖學基礎知識的作用與力量,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促進學生平時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4)增設難題的嘗試。
為了激勵學生,鑒別學生的各種能力。筆者采取在考場中臨時追加命題(難度更大的題)的方法,答對當場給予加分,答錯的以原分記入。例如已能夠在心臟的模型上指出內部結構并說出作用后,可進一步設疑:“假如某病人二尖瓣索斷裂,將導致什么后果?血液會不會改變?怎樣改變?啟發學生觀察、分析、聯想、擴寬思路,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