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燕,孫必華
(珠海市衛生學校,廣東 珠海 519020)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1],護理技能操作在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在該課程設置中,技能操作與理論所占的比例幾乎是1:1。對中職護生來說,在理論基礎較薄弱的情況下,更要重點培養他們的操作能力。我校護理學基礎的教學方法是通過教師的講解演示,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操作視聽教材,以加深護生印象。現有的視聽教材注重對操作步驟的講解,而忽略了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同時還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異,已不能滿足現在的教學需要。因此,我校為配合護理學基礎教學,通過對各項操作流程的重新編寫、整理,根據我校特色,對全部26項技能操作進行重新拍攝,制作成視聽教材,在校園網絡中供師生共享,讓更多教師和護生能隨時點播使用。密閉式靜脈輸液法是我校制作的第一個技能操作視聽教材,通過參與本次制作,筆者淺談一下制作體會。
在護理學基礎中的26項技能操作中,密閉式靜脈輸液法是臨床上常用的技能操作之一,也是我校護生本學期學習的項目之一。因此,我們把該項技能操作定為第一個拍攝項目。
為了把臨床案例融入到密閉式靜脈輸液法的操作中,筆者先到臨床收集相關案例,然后進行篩選,選擇了其中一個簡單易懂的案例進行劇本編寫。在劇本中設計了護士與患者的對話,以體現對患者的人文關懷。
由于我校剛參加完省內護理技能競賽,參賽的6名選手在形象、儀態、動作、表情和語言方面都有很大優勢。因此,本次拍攝就選定他們為這26項技能操作的表演者,并根據個人優點,每人負責幾項不同的技能操作。但他們仍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編寫的劇本進行反復練習,以達到熟練的程度。
因我校班級較多,教學場地有限,因此,筆者選擇了相對安靜的模擬搶救室進行拍攝。
床位按醫院標準準備,物品則按護理技能競賽的要求準備。
拍攝器材準備了攝像機、電池、錄像帶、三腳架、多媒體計算機、可刻錄光盤及連接線等。
讓表演者結合劇本按規范操作流程進行操作,先用攝像機拍攝整個過程,再通過角度、位置的調整,分別拍攝不同的操作過程,最后單獨拍攝個別需要近景的鏡頭。
(1)把拍攝的錄像導入電腦,進行第一次粗剪接,把效果不太理想的部分刪除;
(2)仔細、反復地觀看編輯片,把整個操作分成若干段,記錄每段的時間點;
(3)對編輯片中需保留的部分進行標記,同時將需要修改、調整或補拍的內容分列出來;
(4)與拍攝的教師進行第二次剪接;
(5)剪接后請多名任課教師一起觀看,并提出意見和建議;(6)對需要補拍的部分進行重拍;
(7)與拍攝的教師進行第三次剪接,仔細、反復觀看,再剪接,直到制作出一個連貫的,能讓護生看清楚、看懂的操作錄像。
護理學基礎的課堂實踐教學,教師往往是邊講解邊示范,護生很難做到看一遍就能連貫、準確地完成操作[2]。為了讓護生能直觀地掌握操作過程技能,我校對護理學基礎視聽教材進行了重新拍攝,采用一種相對簡單、省時的方法直接讓護生演示整個操作,并對整個操作過程進行拍攝,采用原音,不再另配對白,對個別需要突出或強調的步驟進行特寫,以便讓護生對整個操作過程有一個連貫性的認識。由于我們采用的是原音錄制,在拍攝過程中,表演者對臺詞及操作都要非常熟練,這就要求我們在劇本編寫和彩排上都要做好充分準備。近年來,臨床上提出優質護理,注重人文關懷,這也要求學校在培養護生時,能把這些元素融入到教學當中。在拍攝該操作時,我們也把臨床案例融入其中,以體現對患者的人文關懷。讓護生扮演護士角色,逐漸與臨床接軌,而不再是簡單、機械地進行操作,這也是我們這次重新拍攝護理學基礎視聽教材的原因。
(1)傳統的視聽教材制作要花費較多的人力、物力,對場地、拍攝器材及后期制作的設備要求較高,同時還需具備較好拍攝技巧。雖然拍攝效果很好,但歷時周期長、耗費高。采用我們這種拍攝方法,能大大縮短整個制作周期,更快地為教學所用,同時還能讓護生邊利用這些資源,邊反饋信息,有利于不斷改進拍攝的內容和方法。另外,選用的參賽選手在形象、儀態、動作、表情和語言方面都有較好的優勢,可以縮短培訓時間。而且因對拍攝設備要求不高,可直接利用我校現有的設備資源,在物力上也能節省一定費用。
(2)由于我校教學場地有限,沒有專門的場地進行拍攝。在拍攝時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且沒有專門的后期配音,拍攝的聲音效果較傳統的視聽教材差。雖然這不影響護生對操作技能的掌握,但在選擇場地方面,有條件的學校最好能選擇一個固定場地進行拍攝,要求周圍環境相對安靜,避免過于嘈雜而影響拍攝效果。
(3)為了把各個細節都展示在視聽教材中,尤其是教學重點、難點以及護生在觀看教師示范時容易忽略的細節,拍攝時可分段拍攝或拍攝特寫鏡頭,也可多拍幾個鏡頭,這有利于后期制作中減少重拍次數。
(4)后期剪輯時需仔細、反復觀看,把每個操作分段,對需保留或刪減的內容分別記錄時間點,這樣剪輯時就能一次到位,從而縮短剪輯時間。
(5)每次剪輯后,邀請多名任課教師觀看,并請他們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樣能更好地完善整個視聽教材的制作效果。
我校對護理學基礎視聽教材重新制作旨在結合我校教學特色,配合教師教學,讓護生在練習中邊操作、邊觀摩,不斷加深印象,從而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同時在教材中融入臨床案例和對患者的人文關懷,為護生將來的臨床實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王靜芬,黃秋杏.護理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
[2]吳世芬,曾志勵,蔣葳.自制視聽教材輔助《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的效果[J].高教論壇,2009(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