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新聞出版強國,是幾代新聞出版人孜孜以求的夢想。把夢想變為現實,全面實現新聞出版強國建設的宏偉藍圖,還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付出大量艱苦的努力。在當前追逐夢想的過程中,需要新聞出版人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以只爭朝夕、真抓實干的行動,扎扎實實完成全國新聞出版工作會議提出的建設新聞出版強國的各項任務。
實干精神是我黨的優良傳統,亦是行業取得今日成就的法寶。當前,面對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面對群眾日益增長的對新聞出版產品的需求、面對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的不平衡、面對持續深入推進的體制改革,尤其需要實干精神、真干行動。沒有腳踏實地的奮斗,沒有扎扎實實的工作,不敢銳意改革,不去大膽探索,我們將一事無成,愧對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和歷史賦予的重大責任。
強調真抓實干,不是要胡干、蠻干,而是要想實招,鼓實勁,盡職盡責解決實際問題。改革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面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過程。馬克思曾經說過:“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對于新聞出版人來講,是否具有問題意識,是否勇于正視問題、善于解決問題,折射出的不僅是一種態度、一種膽識,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
強調真抓實干,不是要亂抓、瞎抓,而是要說實話,講實效,認認真真解決實際問題。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一些影響和制約新聞出版科學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是啃“硬骨頭”、打“攻堅戰”,還是“拆東墻補西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取決于是否善于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新聞出版行業到底出現了哪些問題、群眾想表達什么心聲,我們一定要悉心觀察、認真傾聽。只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掌握基層第一手資料,找到問題癥結所在,才能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相反,浮在表面、閉門造車、滿足于二手資料,其結果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增強問題意識,說到底就是增強黨性意識、責任意識、群眾意識。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多一些問題意識,多一些求真務實,多一些認真精神,以苦干續寫新聞出版業輝煌,用實干托起新聞出版強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