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有華
支氣管哮喘是呼吸內科多見的、常見的疾病之一,包括外源性、內源性及混合性哮喘,國內其發病率約為 1%,尤其多見于兒童(我國兒童支氣管哮喘發病率約為 3%)[1];支氣管哮喘是人體在各種外在或內在的過敏源或非過敏源刺激下,導致呼吸道可恢復性痙攣[2],發作時患者表現為喘息、呼吸急促、咳嗽胸悶等癥狀,嚴重的支氣管哮喘發作可直接威脅病人生命,給群眾健康帶來極大危害。筆者回顧性分析了 2011 年~2012 年的 36 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將發病因素和治療方法等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的 36 例患者均為本院 2011 年1 月~2012 年 1 月期間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 22 例,女性患者 14 例,年齡為 14~72 歲,平均年齡為 40.2 歲;輕度者 7 例,中度 16 例,重度 10 例,危重 3 例;發病季節為冬季、春節者 30 例,四季均發病者 6 例;表現為呼吸急促、不可平臥者 14 例,劇烈咳嗽者 10 例,口唇紫紺者 6 例,意識不清者 3 例,三凹征者 3 例。各患者出院后均行隨訪 1 年。
1.2 診斷標準 (1)喘息呈反復發作,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多和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運動等有關聯;(2)發作時于倆肺可聽到散在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且呼氣相延長;(3)以上臨床表現可經治療或自行緩解;凡具有以上三條癥狀者,并排除了其它可引起喘息、胸悶、咳嗽的病變后,就可診斷為支氣管哮喘。
1.3 發病因素 36 例患者的發病原因為:(1)吸入冷空氣、花粉、塵埃及藥物等物質導致(21 例);(2)肺部感染誘發哮喘(4 例);(3)工作中接觸瀝青、甲醛、氨氣等物質而引起支氣管哮喘發作(11 例)。
1.4 治療方法 36 例病人均給予吸氧、β2受體激動劑、氨茶堿及糾正酸堿失調治療,同時有 3 例應用了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21 例靜脈滴注地塞米松(劑量為 5~20 mg/d),11 例應用了甲基潑尼松龍(劑量為 40~100 mg/d);另外,給予患者服用具有抗炎作用的單味中藥或復方方劑以輔助西藥有效的控制哮喘癥狀,單味中藥有茵陳蒿、銀杏及黃芪等,復方有厚樸麻黃湯、麻杏石甘湯等。
1.5 療效評估 哮喘表現和體征完全消退,且 1 年以上沒有復發者視為痊愈;哮喘表現和體征明顯改善和緩解,發作次數顯著減少者視為顯效;哮喘表現緩解,在 1 度以上,發作次數與同期比下降了l/3 者視為有效;各種哮喘表現和體征未見減輕也未加重者視為無效。
36 例患者均應用糖皮質激素、中醫藥以及支氣管擴張劑等方法進行治療,治愈 19 例,顯效 11 例,有效 6 例,總有效率為 100%,沒有嚴重并發癥及死亡病例。
目前,哮喘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主要有變態反應、氣道慢性炎癥、氣道高反應性、氣道神經調節失調、遺傳等機制[3]。哮喘發病的因素可分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兩方面,哮喘的遺傳因素在多數哮喘患者身上均得到了體現,例如大部分哮喘病人的近 3 代親屬中(指的是有血緣關系親屬),均有哮喘或者其他的過敏性病變的既往病史;且多數患者都是過敏體質,很容易對螨蟲、霉菌、花粉、毛發、海鮮類食物及藥物等過敏。本次研究中有 33 例患者是由于接觸過敏原而導致哮喘,超過了 50%以上,其中吸入冷空氣、花粉、塵埃及藥物等物質導致者 21 例,工作中接觸瀝青、甲醛、氨氣等物質而引起支氣管哮喘發作者 11 例。
通過正確的治療后,哮喘患者的癥狀一般可得到有效改善和緩解,但容易反復發作,從而給患者帶來極大煩惱,故如何能徹底根治支氣管哮喘的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醫務人員重視。經大量研究證實[4],糖皮質激素、中醫藥以及支氣管擴張劑在支氣管哮喘臨床的綜合運用,明顯提高了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1)糖皮質激素是治療和預防支氣管哮喘的最安全最有效藥物,分為口服、氣道吸入、靜脈輸入 3 種應用途徑,氣道吸入是臨床首選的治療方法;實踐證明[5],成年的哮喘病人每日經氣道吸入低或者中等劑量的激素時,不會出現任何顯著的全身副反應。(2)β2受體激動劑是緩解哮喘急性發作的首選用藥,它可激活腺苷酸環化酶,使得細胞內環磷腺苷適宜增加,鈣離子減少,明顯松弛支氣管平滑肌;長效β2受體激動劑聯合糖皮質激素類,可有效控制哮喘癥狀和體征,是治療哮喘的較佳方案。(3)茶堿類同β2受體激動劑藥理相近,可興奮心臟及中樞神經,使平滑肌松弛,緩解痙攣肌肉,增強纖毛活動,促進氣管內分泌物及時排出。(4)中藥已廣泛應用于哮喘的治療[6],我國和日本醫學學者研究證實,茵陳蒿、銀杏及黃芪等具有良好抗炎功效,而厚樸麻黃湯、麻杏石甘湯等則能使氣道反應性下降,良好改善呼吸道通氣。
本次回顧性分析的 36 例病人臨床總有效率為 100%,由此可見,糖皮質激素、中醫藥以及支氣管擴張劑等方法治療支氣管哮喘安全、有效,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1]周建生.支氣管哮喘的臨床分析 120 例[J].中國醫藥指南,2010,8(20):116-117.
[2]趙明璽.機械通氣治療急性危重癥支氣管哮喘56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1):64.
[3]胡睿.阿托品霧化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6):83-84.
[4]鐘偉明.中醫辨證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09,28(24):107-108.
[5]何敏霞.甲強龍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效果評價[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18(14):67.
[6]楊少英,呂建軍.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09,15(1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