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穎杰
情景教學法是通過創設某種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動,讓學生產生一種特有的心理氛圍,以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情緒的一種教學方法。職業場景教學基于情景教學,根據學生的專業和心理特征為學生創設適當的生活和行業場景,使學生能夠親臨其中,運用英語進行最基本的溝通和交流。這能引起學生情感共鳴,提高英語在職場的應用能力。
筆者對每個教學話題的內容本著有用、夠用、實用的原則進行取舍,結合專業,結合專業詞匯重新設計基于職業場景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評價模式。
美國著名教育家Ben jamin Bloom曾提出把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目標領域。根據Ben jamin Bloom等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結合我國的教育教學實際,新課程將課程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中知識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能力指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等。過程與方法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小組式學習等。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人生態度。價值觀強調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結合新的教學目標理念、專業特點以及英語教學特點,以服裝紡織專業學習asking and telling ways單元話題為例,設計了職業場景教學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說有關問路指路的常用詞匯;了解問路指路的句子結構;會說服裝紡織公司的車間名稱:裁剪車間、制衣車間、整理車間、紡紗車間、印染車間等。能熟練地問路指路;能熟練地為來公司的外國友人指出各個車間的路。
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交流能力;培養學生職場應用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學生能夠自主搜集所需知識;小組合作整理知識;小組內分角色表演;真實場景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學生體驗樂于助人的快樂;學生在交往中能表現出寬容、忍耐的態度。
職業院校在課程項目化方面已經形成一定的模式,基于真實場景的項目化設計屬于其中的一種模式。該設計是將真實的工作任務作為課程載體,根據工作任務設定學習項目。利用項目化理念設計英語教學過程是實現職業場景英語教學的有效手段。以服裝紡織專業學習asking and telling ways單元話題為例,其學習項目分為:
1.老師對導學案上的學習目標進行講解并布置任務;
2.學生分工搜集整理所需材料(畫出車間布局圖、查閱車間的英文表達);
3.課上展示;
4.老師協助學會基本句式(指路問路);
5.分組練習句型(指路問路);
6.職場布置(把教室當作公司,把桌子按照公司車間地理位置擺放);
7.職場應用(角色扮演,為外國友人指路);
8.真實場景再現。
職業場景英語教學設計應包含評價設計,評價設計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在教學之后,學習者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是否產生了如目標所期待的變化,這需要有教學評價來衡量。
教學評價通過學生自我評價與期中、期末的知識測試和能力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導學案,設計學生自我評價模塊,學生對自己做出過程性評價。學生每節課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診斷: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對自己所學知識進行診斷:劃出已經學會的詞匯或句式,或者寫出已經學會的詞匯或句式。對于終結性評價,包括期中、期末測試和能力測試。對于期中、期末測試,測試的內容重點在交際功能以及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能夠與遇到的實用的說明書、標識、廣告等的理解。對于能力測試,以小組為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自己挑選話題,自己設計職業場景,現場表演,老師現場根據學生表現給小組打分,既是每位學生的能力測試分。
基于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的現狀,因材施教是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學生入學后,通過問卷調查、基礎知識測試、學生自愿的原則讓相近學區相對集中,相近專業相對集中授課。
職業院校中,很多專業都是校企合作專業,并且達到深度融合。對于這些專業,本著實用性原則,我們采集了實訓車間中學生能夠見到的所有英文資料,并且讓學生提供他們所使用的專業課教材上遇到的所有英文資料,積累起來;其他專業,則借助于職業英語教材上提供的使用效率相對高的詞匯,和學生提供的專業課教材上英文資料,學生提供的在實習時遇到的與專業有關的英文資料,積累起來,形成我們在教學中創設職業場景的簡單、實用的教學資源。
“學案導學”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我們不但利用學案導學的這些優勢,而且利用學案把分層次教學落到實處,把職業場景教學落到實處。實施真正的教學目標分層、教學任務分層、學生學習效果評價分層,實現在基礎模塊教學的話題中融入專業詞匯。讓學生達到真正學有所得,在英語學科教學中實現“為就業做準備”。
導學案內容主要包括六個模塊:學習目標、預習、導學、職業場景、目標檢測、自我評價。在學習目標、職業場景、目標檢測、自我評價模塊中都涉及到專業英語的應用和檢測。
例如:針對財會金融專業學生,在“Feelings and Opinions”單元教學的導學案中學習目標之一是會說專業詞匯:receipt。 創設的職業場景是:
Zhang Hua是財會專業的畢業生,在一家公司擔任會計。一天,她在工作中制錯了收據(receipt)。Zhang Hua did a wrong receipt. How does she feel?
A層教學班任務: 以小組為單位,盡可能多的寫出Zhang Hua的感覺,然后組長匯報,看哪一組使用的句子最多、語言使用最準確。
B層教學班任務: 兩人一組活動,一人扮演Zhang Hua,另外一人扮演Zhang Hua的同事,給Zhang Hua提出建議。編寫對話,模擬情景表演。
“職業場景英語課程與教學模式”立足于學生的職業生涯,創建了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而使用的教學方法,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框架和活動程序。為學生的后繼的專業學習主動搭建寬闊的“平臺”。學生在模擬的或者真實的職業工作情景中,激發了 “我要學英語”的熱情,有助于形成職業“愿景”,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觀。
[1]劉少娟,苗其剛.突出主體地位,嘗試分層推進——英語、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4.
[2]牟云.高職院校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培養策略[J].職業技術教育,2012,17.
[3]魯加才.民辦高中分層教學的實驗與研究開題報告[J].石巖公學教育研究,2004,6.
[4]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