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莉
(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伊春153025)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上市公司必須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招股說明書和上市公告書等。
(一)定期報告。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上市公司要定期向社會公眾公布其完整的會計報告,具體內容包括:該公司的簡介、會計報告、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已經發行的股票及股權比例的變化等。需在會計年度結束后的4個月內編制完成年度會計報告,并且經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后方可進行披露。財務會計數據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四張財務主表及其會計報表附注、附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二)臨時報告。公司發生重大事件時向投資者和社會披露的公告,這里所說的重大事件是指可能對公司的股票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所有事件。比如,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范圍出現重大變化、公司出現重大虧損或重大損失等。
(三)招股說明書。應當符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除了要有發起人制定的公司章程之外,同時還要說明公司近三年經營業績、發行股票的類型、籌資總金額、每股價格、發行方式、發行期、盈利預測和股利分配的政策等。
(四)上市公告書。批準上市的公司通過指定的報刊向公眾公布的說明材料。上市公告書的內容應包括:1.獲準在交易所交易的時間和批準文號;2.股票發行情況;3.股東同意在交易所交易的決定;4.董事、監事、高管個人簡歷;5.公司近三年的經營結果;6.股東持股情況等。
(一)信息披露不真實。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真實、準確,不得虛假記載、誤導或欺詐,使會計信息使用者做出錯誤的決策,從而損害其利益。比如:利用關聯交易轉移利潤、虛假收入或費用等。
(二)信息披露不完整。會計信息披露不完整主要體現在:有些上市公司對有利于公司的財務信息進行大量披露,對不利的則披露不足;還有的采取避重就輕、斷章取義的手法,故意隱瞞部分與公司發展有關的事實。
(三)信息披露不及時。在股票市場上,信息披露的及時,可以使投資者在第一時間內做出準確的判斷,幫助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決策;相反,則無異于為內部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創造機會,降低了信息的使用價值。
(四)信息披露不正當?,F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仍存在很多違反規定現象、隨意性較強。諸如報喜不報憂;隨意調整報告利潤分配;對財務報告中對期初、期末變化較大的數據不加以詳細說明,并且披露時間隨意,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缺乏嚴肅性。
(一)更多的利益誘惑。有些上市公司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從股票市場上募集到更多的資金,采用非法手段,捏造虛假會計信息;而有的中介機構、管理部門為了從中得到好處,在虛假會計信息生成和傳播過程中營私舞弊。
(二)違規成本較低。每天上市公司都有大量的信息披露出來。虛假信息被發現和揭發的概率很小;并且即便被揭發出來,逞罰的力度不夠大,違反法律的機會成本很小。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造假行為處罰過輕,其罰款與上市公司獲得的非法利益相比微不足道。往往公司會計信息弄虛作假,涉及到部分單位和執法人員不認真執法,而與公司串通一氣、合伙作弊,增加了對造假信息查處的難度。
(三)政出多門導致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我國的法律體系還不夠完善,在證券市場的立法上表現得尤其顯著。由于我國制定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規有關的機構很多,導致部門之間相互協調困難,權責界定不清,不能有效監督上市公司的行為。
(一)同步披露歷史信息與預測信息。投資者不僅關注上市公司過去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信息,更關注公司未來的發展,因為它直接決定著投資者的利得和損失。歷史信息是投資者判斷公司未來發展的基礎,能準確地反映公司的基本情況;只有站在歷史的高度上,才能真正看清公司的未來發展。但是從會計信息的特性出發,預測信息比歷史信息更能滿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因此,會計報告在披露歷史信息的同時,還應披露預測信息。
(二)同步披露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分析,往往既涉及收入、成本等財務信息,又涉及職工人數及結構等非財務信息。財務信息是投資者進行決策所需的關鍵,大部分的分析結果都用財務指標表示,如每股收益、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等。但這并不影響非財務信息的重要作用,因為投資者只有在全面了解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情況的基礎上,才能夠正確投資,掌握了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統計數據和關鍵指標,才能準確地把握公司的發展趨勢。
(三)同步披露集團信息與分部信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上市公司經營多元化發展,并不斷趨向于集團化和跨國化。以集團信息對外公布,雖然有利于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使用,但母子公司可能涉及不同行業、并且在不同區域進行生產經營,可能各子公司采取的會計政策不一致,如:折舊計提方法不一致;材料出庫計價方法不一致等,導致它們的風險及收益率不同、發展速度和發展前景也存在很大差異。所以說公司分別披露每個子公司會計信息是整個集團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