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浪 楊佳寶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而大學生消費是社會消費增長的一個縮影。通過對湖南地區大學生的消費現狀的調查,發現大學消費具有消費較理性、觀念保守與前衛并存、理財觀念淡薄、維權意識缺乏、經濟來源單一等特點,并針對這些特點進行分析,針對不足提出建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觀;意義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3-0181-03
一、大學生參與調查現狀
為了了解大學生的消費觀及消費現狀,2011年6月——11月份我們對湖南部分高校大學生的消費觀進行了調查,調查以湖南師范大學、湖南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工程學院、長沙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岳陽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湘潭職業技術學院、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以及廣州大學共13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為調查總體。在這次調查中,我們隨機抽取了1 100名同學作為本次調查的樣本,資料的收集用自填問卷法。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100份,收回有效問卷1 050份,問卷有效率為95.5%。在有效卷中,女生卷比率為58.3%,男生卷比率為41.7%。
二、大學生消費情況分析
(一)月生活費支出
據調查,月均生活費(每個月的總花費)在300——600元之間的同學占37.4%,大部分學生的月均生活費在600元以上,占了57%。生活費存在這么大的差異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近年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物價持續上漲,同學們過去生活費標準早已滿足不了現在的需求。第二,農村與城鎮學生的家庭收入水平存在一定差異。第三,受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消費觀念迥異。
(二)每月添置服飾費用
通過統計得出,男女生在每月添置服飾中,100元以下男生占57%,女生占42%。100-200元中男生占30%,女生占41%。男女對比差異明顯,綜上數據得出,女生穿著相對男生比較講究,愿意花更多的金錢在穿著打扮方面。
(三)月社交費用
此處,社交費主要指:通訊費、網絡費、“請客”費用等。月社交費用圖呈橄欖狀(或天秤狀)。兩極端比例保持平衡,各占30%左右,中間層次消費比例最多,差異較為明顯。結合實地調查和訪談我們得出以下結論:社交費用與所學專業存在一定的關系,公關、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專業的學生更加注重人際關系的培養。電子技術、化工等實際操作較強專業的學生對良好人際關系的培養意識相對淡薄。大學確實是一個社交的好平臺,不但可以結交更多的朋友,而且也可以為日后走向社會結下堅實的人際網。
(四)發展資料費用
當前發展是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在大學生消費結構中發展資料占的比重也有所不同。數據統計顯示,40%的同學每月發展資料費為30元以下。42%的同學在30——60元之間。18%的同學發展資料費每月為60元以上。60%的學生則愿意花更多的錢投入在考研、考公務員、考取各種資格認證,面臨當今嚴峻的就業形勢,他們的危機意識愈發強烈。同學們通過自身努力,不斷提高知識文化水平和實踐技能,為個人全方面發展以及與社會接軌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生活費剩余情況
根據問卷調查統計顯示,大學生每月消費情況如圖一所示,其中有結余的占35%,差不多花光50%,不夠花占15%??梢姡?5%的同學有一定的理財意識,然而,65%的同學錢財不夠花,相對而言,他們的理財意識比較薄弱,不能正確合理規劃自己的錢財。
二、大學生消費特點
(一)大學生理性消費是主流
圖一: 圖二:
我們從圖一可以看出,6%的同學認為周圍同學消費過高,19%的同學認為比較高,61%的同學認為周圍同學的消費情況還是非常符合現實的,12%的同學認為存在一部分同學比較節儉,另外,2%的同學對周圍同學的消費執有偏見。由此可見,絕大部分大學生的消費觀還是比較理性、合理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大部分同學可以控制自己的購買欲望。
(圖二)可見:6%的同學是會選擇不購買,而考慮購買的占78%,馬上購買的只占了16%??梢姡瑢W們的購買行為是比較理性的。他們會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理性消費。
(二)大學生消費觀念差異性較大
圖一: 圖二:
圖一中,48.8%的大學生認為勤儉節約在當今這個年代仍然是一種美德。42.6%的同學認為在某些方面來說還是要勤儉節約,4.4%的同學認為勤儉節約在當今這個物質發達的社會早已過時了,4.3%的同學表現毫無勤儉節約的觀念。據圖二統計分析,大部分學生的消費還是比較理性的,其中節約型占25%,計劃型占66%,奢侈型占了9%。大學生的節約型消費、計劃消費還是占主流,但是,也存在少數的奢侈浪費現象。這種奢侈消費恰恰與我們所提倡的理性消費相違背。我們應該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避免盲目、奢侈消費理念的滋生。
(三)理財觀念淡薄
數據統計顯示,學生的總體消費情況呈以下三大部分,結余的占35%,差不多花光的占50%,不夠花的占15%。9.2%的同學有消費記賬的行為,30%的同學對支出比較大的消費有記賬的習慣,40.8%的同學很少記賬,有20%的同學從未記賬。其實養成記賬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對部分大學生進行訪問的過程中了解到很多同學都感覺自己的錢花得太快了,這是因為大部分同學的消費自主性大,無節制的消費,歸根結底,還是理財觀念淡薄。因此合理的預算,然后合理的消費,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花費。事后記賬也很重要,不僅可以方便自己了解自己的消費情況,而且還可以對不合理的消費做出及時的調整。
(四)大學生消費維權意識不強
據調查發現,大學生消費維權意識較好的占7%,維權意識一般的占28%,維權意識淡薄的占62%,沒有維權意識占3%??傮w而言,大學生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知之甚少。大學生的維權意識比較淡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往碰到的事都會由父母出面解決,自己并不過問。另外,如果一些侵權行為還在可以容忍的范圍內,就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觀念。而且很多的學生認為現在的投訴程序過于復雜,處理的時間長,這也是在遇到權益受到侵犯時不會采取維權措施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五)生活費來源單一,獨立性不強
圖一: 圖二:
由圖一可見,83%同學生活費來源于父母,12%的同學生活費通過兼職賺取,還有5%的同學的生活費是通過其他方式獲得。讀圖二,同學的生活費支出大體情況如下:每月300元以下生活費的同學占5.6%,300-600元的同學占37.4%,600元以上的同學占57%。面對快速上漲的物價,我們的生活費支出如果單純靠父母給予顯得力不從心。甚至會陷入“月光族”、“星光族”的窘境。兼職掙取不但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獨立性,更好的適應這種生活節奏,但是,通過自己賺取生活費的同學僅僅占17%。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的方法與途徑
(一)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即使在當今這個物質生活豐富的社會,勤儉節約永遠不會過時,勤儉節約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雖然我國的物質資源總體豐富多樣,但是人均資源卻遠遠不足。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勤儉節約永遠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過分優裕的生活,會使人缺乏進取心,缺乏克服困難的意志力。相反,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可以磨意志,陶冶情操,增強人的責任感、進取心,艱苦樸素、勤勞節儉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不論家庭富裕和貧寒,我們都要以勤勞節儉為榮,奢侈浪費為恥。作為大學生更應該如此。
(二)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對自己的錢財合理的規劃是理財的基礎。二是養成記賬的習慣,對事后不合理的消費進行及時的調整保留所有的收支單據,做一個簡單的賬簿,抽空整理。三是學會投資,我們可以通過儲蓄、購買股票、基金等理財方式達到“錢生錢”的目的。為我們日后的理財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提高大學生維權意識
我們通過以下方法提高維權意識。第一,閱讀相關的法律書籍,了解消費者自身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法律義務。通過閱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的法律書籍,能夠使我們在生活中更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第二,更多關注有關侵權的案例,學習如何正確保護自身權益。第三,參加一些有關的消費維權活動,掌握維權方法。第四,敢于同各種非誠信行為作斗爭,對發現的制假、售假、欺詐消費者行為及時投訴、舉報,共同為營造一個舒心的消費環境而努力。
(四)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在學校除了學習書本知識之余,我們也可以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兼職、寒暑假到單位見習、實習等。這不但可以積累到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也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雖說是微薄的收入,但足以讓我們本來“不夠花”,甚至是“花光”的生活費得到彌補。解決生活費來源單一,經濟獨立性不強等一系列的問題。
(五)樹立正確的理性消費觀
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增強責任感,讓學生在消費過程中,杜絕不合理、不科學的消費。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性消費觀??赏ㄟ^以下途徑:第一,利用信息傳播媒介建立專門的消費信息網站,對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提出的疑問進行在線解答,提供參考性的意見,發揮網絡的資源優勢。第二,學校教育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應該開設與消費有關的專業課程、專題講座等形式幫助引導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第三,家庭教育也是不可以忽視的。家長們應該適當控制孩子的開銷,家長也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勤儉節約,合理消費引導其正確消費。第四,大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最核心的是自我教育,消費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的積累自己的消費經驗,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
四、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特殊消費群——大學生消費觀的調查與研究了解到大學生的消費觀基本上比較理性。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此希望大學生樹立以艱苦奮斗為榮,驕奢淫逸為恥的消費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提高理財能力,創建節約型校園文化,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有助于真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時有利于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了解和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閆纓.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研究述評.中國青年研究:社會綜合版,2005,(1):76~78.
[2]盧思鋒.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分析與引導.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03,(1):62~65
[3]武小莉.加強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培養[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3,(12).
[4]侯玲等.大學生消費文化觀念與思想政治教育[J].遼寧教育研究,2003,(4).
[5]萬俊人.道德之維[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陳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