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萃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鄭州450046)
試論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現狀及其干預研究
蔣萃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鄭州450046)
伴隨著互聯網被廣泛的運用,大學生逐漸成為了使用網絡的主力大軍,但是也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擺在眼前,那就是大學生網絡成癮.大學生的網絡成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網絡功能的優勢、個人的人格特征以及大學生在群體里特殊的心理的共同作用而產生的結果.所以對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現象要把預防措施加大,并且找到治療、干預的策略就顯得非常重要.
大學生;網絡成癮;現狀;干預
高等教育被網絡的發展速度和特有的優勢帶進了一個全新的網絡的時代.但是,它也是一把“雙刃劍”,網絡對大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很重大,造成一些學生對網絡產生一種依賴的傾向,形成了網癮,也叫做“病理性網絡使用”,主要表現為因為過度的使用互聯網從而導致了個體的明顯社會心理功能的損害.在許多網絡成癮的患者里,大學生是高發的一類人群.正處于人生的戰略機遇時期的大學生讓網絡成癮帶來了很負面的影響效果,不但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而且也嚴重損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認真探究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因素,而且找到干預、預防和治療網癮的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
1.1 網癮的定義
網絡成癮按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來講,指的是因為過度的使用網絡從而導致的一種周期性或者慢性的著迷的狀態,并對再次使用的欲望難以抗拒.同時也會產生想要加長使用的時間、出現戒斷反應和耐受性提高等一些現象,會對上網而帶來的快感一直有生理上和心理的依賴.
1.2 網絡成癮的一些危害
網絡成癮的患者有一些身體的癥狀,如心煩、頭暈、胸悶氣憋、懶散等,和朋友、家人的交流會越來越少,下了網后變得失落并且不愿和別人交流,并且帶有生物鐘紊亂的現象.由此可見,網癮會對大學生的知識學習、環境適應、人格發展、人際交往、情感交流、角色定位等一些方面產生負面的影響.[1]
2.1 游戲成癮
對于大學生上網的目的,我們的調查顯示:玩游戲是多數大學生上網的首要目的,它所占據的份額達到了50%甚至更多.然而,吸引我們大學生參與進來的還是智力性、挑戰性、互動性和趣味性等網絡游戲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大學生的眼光被網絡游戲中美妙的視覺畫面和動聽的聽覺效果所吸引.另外,網絡游戲也讓大學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滿足.例如:大學生的尋求刺激、相互競爭、宣泄情緒和獲得成就等心理需要能夠在充滿血腥、暴力與升級的帶給大學生不一樣的感覺的網絡游戲中得到了滿足,所以大學生不想舍棄它們.
網絡游戲不僅給予了大學生娛樂功能也給了大學生一定的成就感.在一個領域能得到能力感和勝任感是每個人都希望的.而網絡游戲又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游戲,還可以提供給玩家一個不斷的超越極限的平臺.比如,大學生的滿足感、成就感、自尊感在現實生活中可能無法得到滿足,但在游戲中,通過積分的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等級,從而在競爭中打敗玩家,獲得競爭和對抗的快感,并得到其他朋友的認可和接受.對于網絡游戲成癮的大學生而言,在學習上,他們很少去投入時間以及精力,他們缺乏熱情、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他們的學習成績一般都處于中下等.對于一個學生而言,學習是我們的首要目的,我們能夠在學習上獲得成功和喜悅,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尊重.然而他們卻把對成就感和自我實現的希望寄托在網絡游戲上,從網絡游戲上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平衡.為了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技巧,他們在游戲上花費了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可是在游戲結束后,他們又會感到心靈的空虛,然后繼續回到游戲中去,甚至投入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長此以往,這種惡性循環就會產生.[2]
2.2 網絡中交際上癮
對于很多上網的人來說,虛擬的網絡空間的聊天室會代替他們現實中的親戚和朋友,他們的人際交流往往都是通過各種各樣的聊天的軟件與聊天室來進行的.上網可以讓大學生不用出門就結交到更多的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并且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交流.在網上,他們可以與很多人聊天,發展友誼甚至開展網戀.
每個個體都會有害怕孤單,希望和他人一起建立起友好關系的心理需求,個體的這些基本的需求因為自己不愿意去跟別人交往所以漸漸的和他人疏離了,這種現象就讓他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于是他們就把目標轉向了網絡,希望通過網絡來滿足他們內心的需要.一些網癮患者在現實生活里性格都很內向,不擅長跟別人交流,交際面很窄,這樣就使他們覺得應該是自己的家庭不富有、人長的不好看等一些原因才導致了這一狀況,從而有了自卑感,網絡沒有現實生活里那么復雜,網絡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可以將在現實生活交往中遇到的困難很容易的就解決,讓他們運用自如,不用怕人家覺得自己相貌不好看,給自己不好的評價,這樣就讓網絡交際成癮的患者覺得網絡交際比現實的交往容易的多,從而使他們陷進去不能自拔.再就是,在一項研究里發現,網絡成癮情況和網絡使用者的憂慮傾向的程度成正比,其中,有很嚴重的抑郁癥的人覺得身邊的親戚朋友們都不了解自己,不能體會自己的感受無法和他們溝通,因為在網上可以暢所欲言,所以就可以結交許多知己,這就讓他們本來自備的心的到了安慰,這種真情實感是在現實里親戚朋友都給不了的,這就感動了他們,于是就把知己當成了自己人無所不談,對知己過度依賴,這樣就會讓網癮患者的癥狀得不到緩解而且越來越嚴重,因為他們覺得現實讓他們傷心,上網讓他們覺得快樂,所以為了得到快樂他們就漸漸沉迷其中了.
2.3 網上收集信息上癮
意思是因為自己太過于追求完美,所以在各個方面都要求自己能知道的更多,所以就會時刻擔心怕自己所知道的資料不夠,不足以讓自己滿意,從而就沒完沒了的在網上搜羅各種有用或者沒用的資料,想用此方法來充實自己,讓自己知道的更多,這種長期的不滿足感就會讓患者處于一種憂郁的狀態,只要有一點他們不知道,就會讓他們的心情很失落,雖然一些信息是現在用不著的,但他們為了得到自我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就會拼命的通過各種方法讓自己覺得滿意,這樣就導致了他們不能自控的將大量的時間放到網絡中去,從而漸漸形成習慣.[3]
大學生想要增強對網絡誘惑的免疫力就要先從教育開始,這也是如今對于大學生來說最常見的辦法,所以說,我們就需要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從而讓大學生有在心理上有一種對網絡誘惑的免疫力.這是高校工作的有效途徑
3.1 讓大學生對網絡的利弊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規范大學生的網絡習慣
同過老師平常的網絡授課還有講座讓大學生知道如何正確的利用網絡資源來提高自身的修養和增長自己的見識,從而為社會做貢獻,學會控制好自己的上網時間,讓學習生活兩不誤,提高自身的素質.
3.2 培養健全人格是大學生提高自覺性的關鍵
應付各種誘惑與挑戰的關鍵就是要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想要有健全的人格就得學會自控,所以說學會自控室是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的關鍵.除此之外,針對大學生因為不能很好的適應生活從而導致的一些比較偏見的心理展開調查,慢慢的培養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消除消極的觀念,保持清醒的頭腦,讓大學生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里可以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并且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3.3 增強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想要心理健康就要會正確的進行人際交流,也是人們確立安全感和價值感的必要條件.現實生活里大學生為了讓自己有價值感,就需要親戚朋友們來深刻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開心的時候可以和大家分享快樂,傷心的時候身邊的人可以安慰自己,身上的優點可以充分的展示給大家,這就需要人際交往要好,沒有好的人際交往能力這些就不可能從別人那里得到,所以說加強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對于一個大學生去擴寬自己的人脈、增進和家人朋友的感情來說至關重要.
能夠找尋到有效的治療網癮的方法,是學生管理者和學校心理輔導師的重要任務.目前,心理治療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技術成為國內外專家在該領域研究的重要的內容:
4.1 行為上的治療
傳統的心理治療網癮的過程中,主要是用行為矯正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對于一個環境能不能夠很好的去適應是需要在生活中自己去學習的,所以可以消弱對環境的不適應性,以此來訓練并強化有適應性的行為,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下面幾個步驟:
4.1.1 定目標.定制一個有規律的上網時間表,將上網的內容和時間都要表明,這樣就避免了沒事兒干從而沒目標的到處亂看,有的目的,才會去行動,而且到了上網規定的時間就要提醒自己改關電腦了,最有效的就是給自己定個鬧鐘,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提醒自己什么時候下機了,避免上網就忘了時間.
4.1.2 懲罰分明.人都有一種習慣,就是當做了一件事之后都會得到一個結果,結果無非好壞兩種,得到好的結果了那么這個行為以后就會一直持續,得到壞的結果了以后就會盡力去避免這么做,所以通過這個原理可以給自己一些小小的懲罰或者獎勵,當履行了自己制定的生活計劃后就給自己獎勵,當沒有按時執行自己的上網計劃就給自己一些懲罰,但是注意獎懲的內容應該和上網無關.獎懲可以請同學幫忙協助執行,也可以由成癮患者自己執行.
4.1.3 代替法.通過組織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來增加大學生對于課外活動的興趣,從而讓大學生將自己的課余時間的精力放在課外活動上,擠掉上網的時間,當閑下來有空的時候可以打打球,聽聽音樂等等,通過這些活動來代替上網,就會找到更好的解壓方式,減小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依賴,網癮患者因為被這些有意義的課余生活充實了,感受到了生活帶給他們的樂趣,就會更少的在課余時間去考慮上網.
4.2 家庭治療法
完整家庭治療法比較特殊,它對于家庭氛圍的要求很高,所以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它的定義就是把將一個家庭當做一個系統,通過系統內部的互相調節來發揮治療的作用,操作原理就是改變與理解一個家庭的構造.一個人表現出來的精神和心理問題很大程度上來源與家庭成員的影響,所以說要根治大學生的不良習慣就需要家長的配合,加上患者自己的努力才行,系統的家庭治療的實施方法可以分下面幾個步驟:
4.2.1 溝通性談話.良好的醫患關系是治療的基礎,建立好了醫患關系,治療師才可以順利的和家人溝通,了解一個家庭的構造,并且達成協議.
4.2.2 初步治療.充分了解患者網癮形成的一些關鍵性的因素,治病就要從病根治起,然后利用家庭的自身資源讓患者自身得到轉變.
4.2.3 深度治療.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作業,讓家庭成員共同配合完成,通過任務來達到每次治療的目的,了解治療之后給家庭帶來的改變,為下一步的治療做準備.
4.2.4 后期治療.認真檢查布置作業后的完成度,讓家庭成員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家庭里有沒有什么變化,了解家庭成員對以后的期望,對新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一起探討,在制定解決方案.[4]
因為時代的進步,網絡環境正在快速的發展,未來,不論什么空間里都會有網絡的存在.這就要求人們的心理素質可以達到時代進步的標準,可以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所以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在這樣一種環境背景下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網絡環境中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培養體系的構建,可以讓大學生在面對網絡的時候,顯得更加淡定、從容,知道自己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但是發展的過程里,肯定會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只有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更新,才能夠去適應形勢的要求,從而不斷地向前發展.
〔1〕王建國,張國富,祁富生,劉素芳,余志中,徐彩霞.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02).
〔2〕謝守付,李奕,姜季妍,張葉,張亮,顧廣中.青少年網絡成癮心理社會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01).
〔3〕趙靜,齊玉龍,梅翠竹.低年級大學生網絡成癮及成癮傾向狀況調查[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2(01).
〔4〕王慧琳.青少年網絡成癮者的心理行為特點與干預策略[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
B844.2
A
1673-260X(2013)06-0110-03
本文為河南省科技廳2012年度軟科學研究課題(12240045056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