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吉旭
(三明學院 體育學院,福建 三明 365000)
當前,許多學校的體育課都開設了足球、籃球、健美操等教學項目.由于這些教學項目學生比較喜聞樂見,因而在開設之初,大都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但最終這些教學項目是否鍛煉了學生的相關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通過觀察,卻發現這些教學項目的開展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以足球教學為例,學生的學習熱情往往在課程開設幾周后就蕩然無存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呢?筆者以為,主要原因在于現有足球教學方法太過單調、乏味,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心理上對這種教學法產生抵觸情緒.因而,筆者以為,要想提高這些體育教學項目的教學效果,必須要選擇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合理教學方法,而教學比賽法就是一種較有效的教學方法.為了驗證該方法的有效性,筆者選擇了某足球班的一些學生為研究對象,采取現場模擬和發放問卷的方式,對足球教學中使用傳統教學法和比賽教學法的教學效果進行了比較研究,從中得出了本研究的結論.
本文的研究選取了某高等院校2011屆的足球班的學生,選取了經濟管理學院4個班級共121名學生.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把一堂足球教學課分為兩大模塊,教學模塊和比賽模塊,教學的時間為50分鐘,比賽的時間為40分鐘.
本次調查主要采取現場模擬和發放問卷的方式,在兩種教學模式結束之后開始發放問卷,共發放問卷121份,回收121分,回收率為100%,去掉11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率占90.99%.根據數理統計法,對于取得的調查數據進行處理.
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主要是學生先進行準備活動,教師對于課堂的基本內容進行講解和示范,學生根據講解的內容進行訓練,教師在旁邊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比賽教學法的教學過程為,學生在教師設置的場地中進行對抗練習技術,并根據教師的要求在比賽中運用這些技術,教師對運用的記過進行評判,找到出現錯誤的原因.
筆者發現,足球教學中采用比賽教學方法無論在對基本技術的掌握和運用程度上,還是在對足球這項運動的理解上,都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足球教學過程中要以踢、運、停等基本技術的掌握為主,對于搶截、防守、戰術等技術只作簡單學習和介紹,而對于足球教學中的顛球、射門等更是只做了一些簡單要求,因而在不同的教學模式下,就獲得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
傳統足球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通過課前教師備課的內容和設計好教學情境進行課堂講解和示范,之后給學生進行模仿,教師在旁邊進行指導.足球教學為技巧性教學,教師比較注重學生的技巧練習,很多老師喜歡分步驟的把技巧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訓練,模仿老師的每一個動作,認真領會動作要領,這種植入式的教學,長時間的重復練習,課堂變得非常單調枯燥.傳統教學模式很難對足球技術進行深刻的貫徹,有些即使講解到位,學生也是一知半解.在調查中有77.8%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方式讓他們對足球學習的興趣大減,有11.19%的學生認為自己掌握了基本技術,但是不能領會足球運動的真諦,在學習中還會有茫然的感覺.
足球教學比賽就是將教學活動納入到比賽中,通過比賽達到增強對技戰術運用的理解、掌握的目的.足球比賽開展要遵循的原則是:對抗雙方人數一定,比賽時間長短、場地大小,比賽規則標準都是特定的.這種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需要,符合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特點,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滿足學生特定的技能儲備特點,能調動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參與到足球教學中來,有利于出色完成教學任務.在比賽教學法中提高了學生的奔跑距離和奔跑速度,這樣一來不但發展速度、力量、靈敏和耐力等身體素質,豐富和完善技、戰術,提高在復雜條件下合理運用技、戰術的能力;而且通過學生不停的奔跑提高學生的單位時間內觸球次數和攻防轉換次數,曾加了練習密度,提高了學生隊所學技術的實際運用能力,練習達到最高效率.
2.2.1 教學比賽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各項技術在運用的時候都離不開其目的性,初學足球者運用足球技術的盲目性比較大.隨著技術水平提高,盲目性就會隨之減少,目的性隨著增強.學生只有掌握了足球比賽的技巧,才會愿意去接觸足球.學生積極性能夠影響課堂教學產生的效果,也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通過調查可以看出,有91.19%的學生認為教學比賽很有趣.他們對教學比賽有著極大的熱情.通過教學比賽法的實施,學生對足球學習有了興趣,開始渴望通過足球比賽進行知識的學習.這對搞好足球教學工作是非常有利的.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掌握基本的教學法則,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2.2.2 教學比賽能夠不斷促進學生學習基本的足球技術.這種教學方式把足球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在一起,創造了和諧趣味的教學氛圍.學生每一次接球和傳球都能讓他們有全新的體驗,在比賽中收獲知識和友誼,愉悅了身心,促使他們掌握了足球的基本技能.在此次調查問卷中,有81.22%的學生認為,足球教學比賽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們掌握基本的學習技巧.足球比賽的目標是不讓對方將球攻人自己的球門,而千方百計地設法將球攻人對方球門.要實現這一目標,牢牢掌握控球權,每一項技術都圍繞這個目標進行,做到技術與目的相結合.
2.2.3 教學比賽讓學生了解了足球競賽的規則.通過進行足球比賽,學生基本了解了足球競賽的規則,也知道了足球裁判法.傳球是組織進攻、變換戰術和創造射門機會的有效手段.而足球比賽的直接目的是射門得分,而能否把球射入對方球門是比賽勝負的關鍵.接球是運動員有目的地用規則允許的身體部位,把運行中的球接停在所需要的位置,以便完成傳球、運球過人、射門等動作.運球過人是控制球、組織配合進攻與防守、尋找傳球時機、突破防線獲得直接射門得分的有效手段,在足球進攻技術中占有重要地位.這些都是足球比賽的重要知識.小型足球比賽是指每個參賽隊上場人數少于11人,場地規模小于標準比賽場,比賽時間相對較短的足球競賽活動.在教學中一般都采用小型足球比賽的形式.
2.2.4 教學比賽促使學生積極的進行課外訓練.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讓學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調查問卷顯示,有79.9%的學生認為教學比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們的課外學習.教師要認識到這一現象,利用學生課外練習的愿望,布置一些課外作用,讓學生盡快掌握學習基本技能.
首先,比賽相對單一,場次也比較少.在實際教學比賽中,雖然提高了學生的足球學習的積極性,也讓教師找到了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從而進行有針對的訓練.但是,由于教學比賽安排的場次是有限的,想通過幾次教學比賽法的實施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是不現實的.其次,競賽的辦法與實際產生了脫節現象,根據足球教學比賽的規定,每個隊的報名人數都是有限制的,雖然可以在比賽中更換隊員,但是很多時候為了追求比賽的勝利,很少安排技術能力差的人員上場,打擊了他們比賽的積極性,這樣就不利于他們實踐能力的提高.再次,足球比賽的數量比較少,學生的人數較多,這樣就導致參與裁判工作的學生占據的比例很小.學生在理論課上學到的知識不能運用到實踐中,很難鍛煉他們的裁判能力.
針對目前教學比賽較少的情況,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增加一些比賽場次,舉辦不同賽制的比賽,比如,可以舉辦年級聯賽,班級聯賽,院系聯賽,學校聯賽等等.通過不斷增加比賽數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比賽中來,讓他們對足球訓練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實際的賽事來促進他們足球技術水平的提高.因為他們一旦決定參加足球比賽,就會花很多的精力在訓練上,這樣學生們就會積極主動的在課下進行練習,提高足球實戰的能力.
足球比賽的特點要求運動人員要想真正適應激烈爭奪中的快速攻守,最重要的因素是速度.特別是在快速中運用技術的能力、完成技術動作的速度以及技術動作之間的銜接速度.如果缺乏速度,那么再漂亮的技術在比賽中也難有“用武之地”.教師要把握足球比賽的特點,采用比賽教學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掌握技巧,注重速度,讓兩者完美結起來.教學比賽法是以比賽為核心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在足球運動項目中,學生把自己掌握的專業技能運用到實踐中,讓學生在比賽中掌握運動技巧.這種比賽法教學,教師不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重復的動作教學上,促進足球教學的完整性和實效性的發揮,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在教學中加入多媒體技術,運用DV,幻燈片等教學手段,全程記錄學生的比賽狀況,在比賽結束之后放給學生觀看,這樣能讓他們更好的發現自身的缺點,之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聯系,提高教學效果.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裁判能力,通過進行教學比賽,讓他們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到實踐中,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幫助他們熟悉裁判法.在比賽實踐中,嚴格規范相關的手勢和判罰等,只有理論和實踐都通過考試之后,才行進行裁判工作.學生不但要進行足球比賽,還要擔任第四官員工作,這些都是競賽的組成部分.要讓足球裁判制度化,在比賽中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
綜上所述,比賽教學法的實施更符合足球運動的內在要求,有利于學生掌握比賽的規則,增強他們的學習訓練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
〔1〕袁玉濤,田振生,張明強,等.足球課實施目標教學的實驗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0(2).
〔2〕茍俊龍.籃通高校足球選項課繼續深入改革的瓶頸[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3).
〔3〕鄭和平.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基本思路[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