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飛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 茂名 525000)
現代的網球和羽毛球技術發展是在其場地、器材基礎上不斷發展而來的.它們既保持了自身獨特的優良體育文化傳統,又在其自身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發展和演變.因此,網球和羽毛球在技術、場地、器材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從而便有了在羽毛球和網球在一些科學理論中提到的“可比性”特征.
網球和羽毛球從場地、器材、技術、戰術等自身特點是其技術動作研究的基礎,因此首先對上述幾方面及其歷史進行闡述.
網球運動要追溯到12世紀法國傳教士的掌球戲,到了14世紀便逐步進入英國,并于15世紀發展為板擊球運動類似于今天的網球運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在1877年舉辦了第一屆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網球運動并逐步步入正軌并形成了今天的網球運動.
羽毛球運動要比網球運動歷史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印度便有了古老的羽毛球運動,在殖民地時期由駐印軍官將其引入英國.直至1860年,在英格蘭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頓莊園內舉行的一場羽毛球游戲活動,才推進了現代羽毛球運動的開始.現代的羽毛球運動在1920年左右開始進入我國,在新中國成立后得以迅速發展.
因此從歷史上看,原始的羽毛球運動要比早期的網球運動久遠,而羽毛球運動傳入英國要比網球運動晚了300多年.它們在近100年在游戲規則,場地,器材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在我國羽毛球普及程度要高于網球.
網球拍的材質一般由具有硬度較高和抗變型能力較強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常用材料有金屬的、碳鋁合金的、全碳素三種,其特點是厚重而堅實.按拍面劃分有中拍面、中大拍面、大拍面、超大拍面.球拍的重量一般在220-330克范圍,球拍拍面的磅數較大,韌性較小.
羽毛球拍一般采用質地輕而堅實、并富有彈性的材料制作而成.如木料、鋁合金或碳素纖維等.弦面長一般在280毫米以內,寬則不超過220毫米,球拍的重量一般在90—110克范圍內,球拍的磅數較小,韌性較大.
網球拍與羽毛球拍的共同點是都由拍柄與拍面組成.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網球球拍的拍柄、拍線較粗,拍面較大并且球拍韌性較小能夠承受的磅數大,因此擊球時需要較大的力量,因而需要全身發力.而羽毛球恰恰相反,它的拍柄、拍線較細,拍拍面較小,球拍韌性大能夠承受的磅數較小,因此在擊球時利用球拍彈性將球擊出,因而靠腕部迅速發力就能夠將球擊出.
網球是中空的橡膠圓狀球體,表面材質主要由聚乙烯纖維,麻線,動物毛三種.網球的直徑為65毫米,重量在56.7—58.5克范圍內.它在2.54米的高度自由落體,落到地面后彈起高度在134.62—147.31厘米之間.
羽毛球是由16跟羽毛插在半球行的軟木托上,然后扎牢固定.重量在4.73—5.50克.羽毛球的球托位于底部,成圓形,直徑在2.5-2.8厘米之間.
從原理上看網球呈圓形且重量大,靠其內膽發生彈性變形獲得動力.而羽毛球主要依靠球托的和球拍變形獲得彈力.在比賽過程中兩者球速都較快,運動員需要較快的移動速度移動接球,因而需要具有較好的身體素質.
網球場長度為23.77米,雙打寬度為10.97米,單打寬度為8.23米,球網高度為0.914米,發球線距球網6.4米.場地線寬一般在2.5-5厘米,而端線寬度為10厘米.兩條底線的中心各有一條寬0.05米、長0.01米的短線,為球場的中點.
羽毛球場長13.4米、雙打寬度6.10米,單打寬5.18米.球網的寬度為0.76米,網頂端距地面為1.524—1.55米,它將場地劃分為兩個半場.每個半場又可劃分為前、中和后場,它們的長分別為1.98米、3.96米和0.76米,一條中線將中、后場劃分為左右兩個發球區域.
網球球網由深色尼龍繩編制而成,它的上端網繩用一條白色網帶裹住,每一面的寬度在5-6.35厘米之間,用不超過5厘米寬的白色網帶向下繃緊固定,網繩的頂端距地面垂直距離為1.07米.網柱一般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柱或直徑不超過15厘米的圓柱.網柱高度不能超過網繩頂端2.5厘米,每側網柱的中點與場地邊線距離為0.914米.
網球與羽毛球運動在握拍、發球、接發球等技術上都有一些異同點,這些又是基礎技術.
網球拍在正手握法上可分為西方握法,辦西方握法,東方握法和大陸握法也就是分別虎口對應著二號棱、一號棱與三號棱之間、八號棱和一號棱.其反手握拍又可分為西方式反手握拍、東方式反手握拍和雙手反手握拍.西方式反手握拍是之當拍面與地面垂直時,右手從拍柄的上方將其握住,食指在內側.反之則是東方式握拍.雙手反手握拍指的是右手采用大陸式或東方式反手握拍,而左手在右手前采用東方式正手握拍.
羽毛球正手握拍是將拇指和食指分別貼拍柄的兩個寬面上,而食指和中指略分開一定角度,無名指和小指握住拍柄,而掌心要與拍柄存在一定間隙,虎口對著窄面內側的小棱邊,拍柄端與腕部小魚際盡量保持齊平.在自然狀態下,拍面基本與地面垂直.羽毛球反手握拍是在正手握拍的基礎上,拇指和食指將拍柄稍向外側旋轉,拇指自然貼在拍柄內側的寬面上,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共同握住拍柄,球拍柄端靠近小指跟部,掌心與拍柄留出空隙,有利于擊球發力.正手中的勾對角握拍法和網前搓球握拍法,與正手握拍十分相似.它是在正手握拍的基礎上是球拍向外或向內旋轉,其它手指協調使整以便處于最佳發力狀態并把球擊出.
在實戰過程中,由于每個人的力量、揮拍角度、個人習慣以及特點不同,所以網球球拍的握法較為靈活.而羽毛球球拍握法相對簡單,僅是在正手握拍基礎上演變而來.
發球技術是網球運動和羽毛球運動中的重點,由于網球運動和羽毛球運動的場地、器械以及球本身的不同各有其自身特點.
網球發球主要有三種方法:(1)切削球是網球初學者最容易掌握的技術,球的旋轉、力度以及方向容易得到控制,是成功率較高的發球方式;(2)平擊發球,它呈直線飛行具有速度快,力量大,落點深等優點.但是,由于平擊發球準確率較低,因此成功率較低;(3)上旋發球旋轉發球技術要求較高,在網球學習者有了一定基礎后再去學習.它具有飛行弧度較大,反彈高,變向等優點.在落點上網球可分為內角、外角和追身三種.
羽毛球與網球相比發球方式更具有多樣性,它可分為發網前球,平擊球,平高球,高遠球.其它發球技術在高遠球的基礎上通過調整力量和拍面角度實現.
在一定程度上,接發球者受到發球者支配,并能夠在瞬間做出精準的判斷并回擊.
網球接發球,針對上文中提到的切削球、平擊球和上旋發球旋轉球,均有其對應的接法.(1)切削球接發球,切削球落地后會產生變向.通常對于接發球者來說球向右變向,這時宜用正手進行防守.當削球力量強勁時,接發球者應在球尚未形成方向改變之前踏步攔截并盡量回出較深的球,贏取時間使身體得到調整.(2)接平擊球,由于平擊球具有速度快,力量大的特點,所以不需要有大幅的揮拍動作,只需要對準球即可.站位上,接發球者盡量站在底線稍后的位置.(3)旋轉球的接法,它落地后與切削球方向相反,一般對于接發球者向左側跳起,因此宜反手接球.當旋轉球又高又遠時,接發球難度較大且發球者很有可能接下來上網.所以接發球者盡量向其腳下攻擊,給其上網增加難度.
羽毛球接發球打法較多,主要依靠腕部發力,通過拍面的彈力獲得速度.它在方向控制上和旋向上控制上較為嚴格.基本回球方法有:平推球、平高球、高遠球、網前球和殺球.在接發網前球時,可采用放網前球、平高球、高遠球、以及平推還擊.當對方連續出現發球強攻時,而自己防守能力不足,可采用放網前球或平推球還擊,但落點盡量遠離對方站位,使對方進攻受阻.當接高遠球或平高球時,可采用高球、吊球、或殺球還擊.
不論是網球還是羽毛球,擊球技術的好壞都體現在對球速和飛行弧度的控制.它包含了正確的握拍,擊球點的把握,動作的協調性,拍面控制和擊球動作的一致性.運動員通過在賽場上靈活運用各種擊球方法使得擊球力量的大小、落點的遠近、飛行速度的快慢、弧度的高低、路線的直斜和球的旋轉發生變化,使得運動員處于有利地位.
由于網球場地較大,回擊球時往往運動員移動距離較遠.因此,網球運動以移動速度快,距離遠為主.它的基本步法有小碎步,滑步和跑三種.滑步往往用于左右移動擊球.針對網球運動具有場地較大的特點,運動員不管是上網還是側向移動都需要快速跑動到達落球點附近時通過小碎步調整.
與網球場相比羽毛球場則顯得較小,因此快速移動成為了羽毛球擊球關鍵.它的主要步法有交叉步法、蹬跨步法、墊步步法、后退步法.
遷移指的是將原有的知識、技能、經驗對新學的技能造成的影響.如果得到積極的效果,則成為正遷移;反之,則為負遷移.在體育技能學習過程中,凡有技術動作要素相同或相近就會產生遷移.通過本文2.2小節可知,網球拍重量是羽毛球拍的2-3倍,磅數也大于羽毛球拍.那么網球運動員可以里利用羽毛球拍聯系一些細節動作如高壓球、發球扣腕等動作、而羽毛球運動員則可以通過網球拍做臂力練習.又如:網球的發平擊球和羽毛球殺球具有一定相似處,它們需要整個身體協調配合,然后通過手腕鞭打發力,這些都有著借鑒意義.
網球和羽毛球在技術動作上有許多異同點,這些都與場地、器材有著一定關系.因此很多運動員在練習過程中將相似技術動作進行遷移,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提升了自身水平.
〔1〕烏爾里希·菲舍爾著,王悅編譯.羽毛球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2〕劉奇.對跳遠、跳高項目之間運動技能遷移規律的研究[J].高師理科學刊,2005(04).
〔3〕李喚春,聶銳新.網球技術理論與實踐[M].昆明:云南昆明科技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