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軒
(赤峰學院 體育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當今社會中國人的體質下降越來越明顯,尤其是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更是備受國人關注,由于我國高考執行的是分數定勝負的政策,大多數的學校和老師相對于體育鍛煉來說更加注重學生文化成績的提高,以讓學生進入更好的大學,致使在校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較少,學生的體育興趣受到壓制,學生的身體素質則每況愈下.2007年教育部發出了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讓學生放下書本,走出教室,走向操場,多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之后使陽光體育運動在中國得以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
通過查找網上相關文獻,發現當前我國對陽光體育運動的研究大概有四部分,分別是陽光體育運動的概念與內涵的分析、陽光體育運動的地位與意義分析、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情況、陽光體育運動的發展展望.為更好的闡述與總結當前我國對于陽光體育運動的研究情況,總結陽光體育在開展過程中取得的成績,探討陽光體育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為今后陽光體育更好咋我國開展提高一定的提論基礎,特將近年來陽光體育的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2007年教育部等要求開展陽光體育后,國內便掀起有關陽光體育研究的熱潮,很多專家和學生均對陽光體育表現出極大興趣.很多一線體育教師在紛紛撰寫研究論文來表述陽光體育在實際教學中的運轉情況.
蘇端飛在其撰寫的研究論文中指出:陽光體育運動是指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基礎以“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為目標以增進學生的健康、增強學生的體質為目的的學校體育運動.
陽光體育運動是在國內學生體質下降明顯的基礎上被教育部提及并執行的,其強調學生健康的重要性,強調學生必須具備必要的體質基礎,主張學生不能一味地在教室低頭學習,應該走出教師,走向操場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以增強自身身體素質,以更好的進行體育學習.
而徐昊、傅鋼強則在其撰寫的研究論文中強調,陽光體育運動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內涵.其中物質內涵具體指向,在陽光體育開展過程中,所必須的一些物質載體,如必要的場地設施、必要的運動器材等等,物質內涵為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提高物質保證和鍛煉基礎.再就是精神內涵則具體指向為更好的保障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所必須的學生、家長、教師、領導經具備的體育意識和為更好的保證陽光體育的開展所需的規章以及體育思想意識、體育文化等.
張天宏在《“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及其時代意義》一文中從社會、教育、體育三方面對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意義進行了闡述.文中調查資料顯示實施陽光體育運動以來,在陽光體育運動開展之后,所調查的15學校的學生身邊所發生的一些變化,其中多數的調查者均認為通過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自身的身體素質有明顯提高,主要表現在長跑成績、力量素質、意志力等幾個方面.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它是在國人身體素質急劇下降的情況下,教育部、黨中央所開展的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好舉措.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使國人更加清醒的人數到當前我們孩子的身體素質情況,認識到學習與身體之間的關系,認識到當前的學校體育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境地.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對于學生來說意義更大,使本就對體育運動具有一定興趣的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那些對體育沒有什么了解的學生也可以近距離地接觸體育運動,感受運動的樂趣,感受運動的美.
徐昊、傅鋼強在《“陽光體育運動”內涵、地位及意義的再闡釋》一文中,也對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意義進行了闡述,主要從對體育本身、教育、體育產業發展和文化發展幾個方面進行研究和總結.他認為通過“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使學生能經常接觸到有趣的體育項目,進而更好的進行鍛煉,更好地感受運動的樂趣.從微觀層面講,目前的大學生多嬌生慣養、自私、害怕挫折,通過“陽光體育”的實施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其意志品質,激勵學生發奮學習、遵紀守法、團結協作和勇于創新的精神.
王冰潔、朱勇對《長沙市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的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發現還存在如下問題:(1)宣傳和實施有待加強,學校沒有和家長、社區緊密地聯系起來造成其開展現狀不理想.(2)人員參與單一,一般是低年級學生參與,畢業生很少參與,教師、家長幾乎不參與.(3)存在著“少數人參與多數人觀看”的現象.(4)學生放學離開學校后進行運動無場地,且存在著嚴重的安全問題和缺乏器材的問題.針對以上幾點他們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首先,加大實施宣傳力度,積極、全面地宣傳中央7號文件、陽光體育運動精神,提高社會對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其次,發動更多人員參與,邀請校領導、老師、社區群眾、家長及外校師生擴大陽光體育運動的積極影響;再次,創新內容和形式,學校、社區、家長三方有機結合起來增加不同系列的活動使其形式多樣化;最后,優化場地器材.針對這些問題除了要增加體育設施外,還需老師、社區群眾和家長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活動器材,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其身心健康.
2007年教育部等國家部委所推出的陽光體育運動是符合當前我國學校體育的實際情況的,對于學生體質的增強,過敏素質的增長均具有一定現實意義.在這一過程中讓更多的學生走出教師,感受運動之美,感受體育的樂趣,強調身體的重要作用,在其幼小的心靈中播下鍛煉的種子,對于其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均具有一定意義.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不但受到學校、學生的喜愛,也受到很多家長的肯定.通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促進各類學校形成濃厚的校園體育鍛煉氛圍和全員參與的群眾性體育鍛煉風氣,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提高體育健身意識,培養體育鍛煉興趣,形成體育鍛煉習慣,有效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劉小俊在《“陽光體育”內涵與發展探析》一文中對于陽光體育運動的發展提出展望:首先,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認識;其次,面向全體學生,滿足學生個體不同層次的發展需求;第三,普及與提高、健身與競技平行發展;第四,改革體育師資隊伍的培養目標;第五,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少年強則國強”,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組織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正是基于這個立足點,通過這次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大學生的體質,而且有益于中華民族的發展與繁榮.不僅是大學生,全國都應該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全民體質,大力倡導大眾體育.陽光體育運動開展也有三年的時間了,通過這次活動確實延長了大、中、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也營造了很好的體育運動氛圍;但就各地區的實施情況來看,依然存在對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程度不夠、經費缺乏、場地資源不足等問題.
5.2.1 將陽光體育運動的評價體系與學校校長的政績相掛鉤,改變以往單純依靠升學率來評價一個好校長的唯一標準,讓校長重視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只有改變以往校長的意識與評價指標才能更好的保證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與執行.
5.2.2 各地區各級各類學校要根據本地區和本學校的一些實際情況,來建立一些切實有效的陽光體育運動內容,要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有計劃的組織一些運動競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陽光體育運動過程中來.
5.2.3 加大力度保障陽光體育運動經費的來源,保證專款專用,不得挪用上級領導部門給予陽光體育運動的專項資金,也可以吸納社會上一些商企的資金,使陽光體育運動能夠切實的開展下去.
5.2.4 健全陽光體育的監督機制;各級領導部門都要負責管理與組織陽光體育運動的領導部門,并定期對所管轄范圍內的陽光體育運動的學校所組織與開閘陽光體育運動的情況進行驗收與檢查.
〔1〕張旭光,周濟.在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把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突破口[N].中國體育報,2006-12-25.
〔2〕孫延林,劉立軍,方森昌,等.9~18歲青少年身體自我描述年齡特點的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4):14-16.
〔3〕鄭偉.現代生活環境和方式對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負面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4):76-78.
〔4〕陳至立.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廣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在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中國教育報,2006-12-29(1).
〔5〕張周陽,孫飆,王梅.青少年健康及健康行為的相關影響因素[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12-14.
〔6〕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