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斌
(平頂山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鼓勵高校開展創新教育課程,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舉措.但由于我國創業教育的思想觀念滯后,加之高校缺乏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及評價體系,有限的資源不能良好的為大學生創業提供重要的支持.大學生創業教育一直在探索,長期的發展中積累下了一定的借鑒經驗,鼓勵更多的人投入到這個大課堂中,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大學生創業教育活動最早開始于德州奧斯汀大學.1989年11月底12月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首次提出“創業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東京會議報告對創業教育的內涵進行了明確地闡述,報告指出:創業教育,從廣義上來說是培養創新個性,它對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樣重要,因為用人機構或個人正越來越重視受雇者的首創、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從狹義上說,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通過各種教育手段,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業能力,以滿足知識經濟時代對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需求.因此,創業教育作為全新的教育課題,強調主要教給學生的是捕捉機會的眼光和組織資源的能力,從而學會利用環境,抓住機會,發展自己.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創業教育已成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趨勢.[1]
由于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和創業教育目的功利化的影響,我國關于創業教育的思想觀念滯后,缺乏有益的創業教育氛圍和環境,再加之高校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體系和創業教育評價體系,以至于我國所謂的應試教育培養出來了一批批專注于理論知識學習,忽視創造創新和實踐的高等教育“人才”.[2]由此,當前我國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過程中實然存在著以下一系列的問題.
多數大學生思想上并不完全認同自主創業,創業意識淡薄,認為自主創業風險太大、太艱苦,沒有經驗沒有信心和勇氣去創業.受父母一代人觀念和教育方式的影響,學習才是最重要的,畢業后順利找個工作就行,那些貧困的學生更是不敢想這去投資創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受父輩的影響會選擇一些喜歡的項目去做投資,沒有心理上的壓力和負擔,而普通家庭都是希望孩子工作穩定即可,沒有更多的資金支持他們的夢想.
目前,我國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實習為指導,在實踐中掌握理論課中沒有知識,豐富學生的頭腦,積極思考創新,在實踐中收獲更多.創業活動內容廣泛還包括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創業講座、報告會等.舉行一系列的課余生活,也能豐富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但這種形式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只是在表面做文章學生沒有真正了解到多少,實踐出真知,只有不斷的豐富課上氣氛課余生活,在適當的機會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科學創業的過程中,這樣更能有利于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高校創業教育一直是在摸索中,雖然有些很好的經驗可以拿來就用,但真正適合自己學生需求的不一定就能適用.創業教育中,缺乏的東西很多,比如缺乏規范化和系統性,沒有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有的高校甚至無創業學課程及教師,更談不上創業教育教學的改革.專業的老師太少,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需求,而且相應的體制并不完善,課程體系單一,學科交叉、綜合能力不強,純理論多過實際經驗的傳授.
創業實踐是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創業教育實效的基本途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實踐中積累下來很多的經驗和知識,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更能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開拓進取不畏艱險,培養自己的勞動能力、組織能力、處事能力、應急能力等等.全面提高業務水平勞動技能和學習能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于一些外界因素創業實踐的現狀是表面熱鬧,實際尷尬.
目前,我校的創業教育因受各種條件制約,也僅限于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十分滯后.為有效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創業帶動就業,著力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大學生提升就業創業能力,特開設了“創業教育實驗班”.
平頂山學院創業教育實驗班,結合學校創業教育的實際情況,由校招生就業處負責具體主辦.集學校優勢教育資源,立足培養一批想創業、敢創業、會創業的高素質人才,以培養創業精神和創業意識為核心,以提升創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創業實踐活動為載體,通過獨特的授課方式,激發同學們的創業熱情,挖掘創業潛力,使大家成為具有遠大理想抱負,具備創業激情勇氣,敢于挑戰未來,不斷突破常規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創業教育實驗班”學員選拔對象為在校二、三年級大學生,具有不甘平庸、創業意識強烈的同學,通過心理測評和考核(筆試加面試)進行選拔,每期選拔30名.每期在校集中培訓時期為1年,畢業后跟蹤指導8年.
“創業教育實驗班”實行班級制管理,設班主任、副班主任、課外指導老師和班長,班長從實驗班的學生中選拔.“實驗班”采取小班化、動態化管理,小班化是指每班以三十人的規模進行培養,動態化是指建立學員退出與進入的管理機制,退出方式為自動退出與淘汰退出相結合,進入采取申請與考核相結合.
3.4.1 培養強烈的創業意識.對一項事業的執著于熱愛,讓你關注這個行業關注細節,創業意識不斷的萌動,強大的好奇與喜愛讓你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去相反設法的弄清楚想明白,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的辦法有自己的理想模型,近似一種入迷的心態,支持著你的遠大理想證明著你的智慧聰穎.
3.4.2 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創業有風險,入行需謹慎.在這個過程中充滿著未知性和不確定性因素,應該有一個應對一切問題的良好心態,面對市場面對競爭者面對消費者,怎樣的方案怎樣的定位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面對抉擇面對失敗應該有一個陽光的健康的心態,處事不驚,頑強拼搏,終究會走向成功之路.
3.4.3 培養科學的冒險精神.創業是一個艱苦而又充滿不確定性的冒險行動,在一些外界因素的壓力下,創業者不斷的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在其中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也從中磨練了自己的意志與抗壓能力,充分體現自身價值.風險無處不在,創業也是一樣,隨時面臨不確定的未知的風險因素,從這一點看,創業其實就是一個探險的過程,走到最后就能成功就達到自己的目標.
3.4.4 培養出色的管理能力.現代社會如此激烈的競爭,如何讓一個新興的公司立于不敗之地,如何打造優勢吸引人們的眼球,至關重要.公司的決策公司的管理,簡單而又直接,沒有冗余的成分.一個有責任心有創造意識的管理團隊是事業成功的重要部分.對于公司設定的美好憧憬,管理者如何把控和執行每一項決定,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調動一切資源為企業所使用創造更大的價值.
依據“創業教育實驗班”的培養目標,“創業教育實驗班”的課程設置分為五大模塊:人文素養、商業素養、創業教育、創業實踐、自我成長.
(1)人文素養:哲學、方法論;國學、思想品德、情商;法律;溝通方法與藝術;心理健康.
(2)商業素養:為商之道;宏觀經濟;企業戰略原理;企業財務原理;企業營銷原理;人力資源原理.
(3)創業教育:創業學;創業計劃;創業調查與分析;創業案例研究;創業法律法規
(4)創業實踐:模擬公司、基地實踐、實體公司
(5)個性拓展:自我創業規劃、自我心理完善、自我反思與實踐、素質拓展、特長訓練(琴、棋、書、畫、球、牌,應有一項專長)
“創業教育實驗班”教學,主要采取“課堂理論教學與創業實訓實踐相結合”分模塊教學的方式進行,利用假期和周末時間進行集中培訓學習.
(1)采用答辯式:改革以往一考定成績的方式,結合創業知識與創業能力學習特點,創業教育的課程考核貫穿全過程.
(2)以實績評定:根據學生的創業實踐效果進行評定.
(3)學員自評、互評與導師評價相結合
創業班學員的成績可納入自主學分,替代選修課學分.
按照課程體系的設置,“創業教育實驗班”將聘請校內教學經驗豐富且學生評價高的專業優秀教師和社會知名創業導師和優秀創業校友等組建教學團隊.同時還會聘請校外知名企業的財務、人事、營銷、管理等部門具有實戰經驗的中層精英進行專題授課.
我校創業實驗班的組建、發展、建設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關注,集全校優勢教育資源,開展“精英化”創業教育,打造高素質創業團隊,推動了我校創業教育的深入發展.
〔1〕王秋夜.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思考[J].內江科技,2009(10).
〔2〕顧劍秀,方鵬.大學生創業教育有效途徑研究[C].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