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萃(甘肅聯合大學 音樂系,甘肅 蘭州 730000)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鋼琴教學,幾乎都是采用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但隨著近年來高校的不斷擴招,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數量也在急劇擴大,這就給鋼琴課的日常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使教師少、琴房緊等問題日益突出.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的提出,改變了傳統鋼琴教學觀念,使一位老師能夠在一節課時間里同時指導多名學生進行鋼琴學習.這種鋼琴教學模式的實行,不僅對教師實際示范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同步進行的優勢得以發揮,對于提高鋼琴教學效率具有一定的意義.鋼琴集體課教學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充分利用集體課教學的優勢,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集體課教學的不足,是我們今天所要具體探討的話題.
1.1.1 教學手段先進
在傳統的一對一鋼琴教學模式中,教學手段相對單一,教師無論示范與講解的多么精彩,受益的也只是一人,從這個角度來講,無疑是一種師資力量的浪費,這也是傳統授課方式的局限性所在.而在鋼琴集體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鋼琴課堂進行集中講解、高效組織、分組檢查以及個別指導,使各種教學手段進行有機的結合.這便可以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加高效的解決諸多教學問題.
1.1.2 能夠激發教師的講課欲望
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除了需要教師進行精心的備課準備、認真的組織之外,還需要教師具備強烈的講課欲望,尤其是對于鋼琴的教學活動來說,由于課程彈性較大,教師的授課熱情甚至會影響對作品的詮釋程度以及示范演奏的質量.在鋼琴集體課教學中,能夠為教師提供一個更加寬廣的舞臺,學生數量的增加也容易激發出教師的授課欲望與教學熱情.同一首作品,如果在鋼琴小課中進行教授,教師往往會根據學生的作品完成情況,采用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具體指導,由于師生之間存在長期配合的關系,所以會達到一種默契.加上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有兩人,所以示范往往會多于講解,這就很容易導致鋼琴教授過程中,過于偏重技術訓練而輕視音樂內容的問題.然而在鋼琴集體課教學過程中,每位學生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問題,教師必須在一節課當中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加以解決,這時教師可能會采用全面概括,集中提煉的方法,將集體講解示范與個別指導相結合來進行組織教學,通過講解有效的提高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感,從而激發出教師更大的授課激情,進而引發出新的靈感,使作品分析能夠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使學生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
1.1.3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在集體課堂上,師生、學生之間的相互觀摩和交流,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音樂觀察力,也可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甚至可以訓練學生的敏銳聽覺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錯音、錯節奏等彈奏錯誤的糾錯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另外,學生們之間的相互交流、示范彈奏、匯報作業等,不僅可以相互促進、取長補短,而且學生通過在同學與老師面前的表現,也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心理素質.鋼琴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眾人面前演奏,只有具備了較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實現鋼琴演奏的高水平發揮.
1.2.1 授課質量很難把握
在鋼琴集體課教學過程中,由于每節課的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像一對一教學一樣,對每位同學都照顧到,給每位同學進行詳細的指導.這就很容易導致教師課堂匆匆忙忙,而學生卻印象模糊,進而造成教師感覺乏力而學生的技術卻無法提上去,課堂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的現象.
1.2.2 授課進度很難控制
由于采用的集體課教學模式,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部分學生上課“吃不飽”而一部分學生又存在“吃不了”的現象.對于一些鋼琴基礎較好,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內容往往無法滿足其學習需求,很容易使這部分學生的進步受到局限;而對于一些鋼琴基礎較差,接受知識又較慢的學生,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進而對鋼琴課產生抵觸甚至是逆反的心理,進而從心理上回避鋼琴課.如果這種現象得不到有效的解決,那么鋼琴集體課的意義就會喪失,也會給學生的鋼琴學習帶來很大阻礙.
在集體課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的會存在個體差異的問題.不僅同一個班的學生鋼琴學習程度不同,即便是開始時程度相同,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也會逐漸將距離拉開.在集體課教學過程中,為了維持集體課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作業與學習進度都需要保持一致,但是由于學生能力、天賦以及用功程度的不同,很容易產生個體差異.鋼琴教師必須認識到這一點.應該采用積極的態度去解決這一問題,而不應該忽略或回避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在集體課分組之前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考核,從而對學生的基本狀況有個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鋼琴程度進行合理的分組,從而盡量縮小每組學生之間的差異.在集體課進行一段時間之后,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們的進度情況,以及學生的成績對小組進行重新的調整,以保證小組成員的均衡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學習進度較慢的學習進行重點輔導,或者讓學習進度較快、成績穩定的學生對進度較慢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幫助輔導;同時對進度較快的學生提供一些適合的附加作業.
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小課教學不同,它增加了樂理、視秦、各聲等一系列的教學內容.目前一部分院校已經開始嘗試對鋼琴集體課教材的改進,但大多沒有跳出傳統教材的框架,只是做了一些局部的改善,缺乏針對性和根本性的轉變.所以教材問題仍然是高校進行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的重要阻礙因素.所以,必須盡快建設一套科學的、系統的能夠完全符合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教材.為了能夠構筑科學的集體課教學體系,相關部門必須下大力氣編寫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適合現代大學生特點的鋼琴集體課專用教材.
2.3.1 系統講授
進行鋼琴集體課教學時,必須把握好教學的系統性及完整性,要重視基本的理論、內容以及方法的傳授,不能過于主觀的去隨意更改教學方案.教師應該根據已經制定好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案進行分步的、由淺入深的、重點突出的講授.教師應該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盡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音樂表現力,全面引導學生對各個知識點進行融合與運用,使其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并能夠主動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鋼琴集體課教學由于采用的是一對多的教學模式,所以教師必須重視教學過程中的統一性和系統性,保證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
2.3.2 布置共同作業
布置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鞏固,也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延續.在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為了保證集體課的教學進度,需要給學生布置相同的作用,以方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知識掌握程度進行全面了解.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先講解和分析學生彈奏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技巧和內容.并對需要注意的難點及問題進行提醒,必要時可對重點和難點部分進行示范,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從而保證學生在進行課后練習時不會出現瓶頸.共同布置作業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有序的教學過程中,快速掌握鋼琴演奏技巧,也可以顯著提高集體課的整體教學效率,從而減少和避免學生課后練習時出現的錯誤.
2.3.3 集體回課
在實際鋼琴教學過程中,一部分教師可能會不由自主的將集體課變成個別課來進行教授.而且一些習慣了個別課的教師在進行集體課教學時,總是感覺到課時不夠,一堂課下來手忙腳亂,卻看不到成效,而學生收到的信息也比較單薄.因此鋼琴教師要想充分發揮集體課的教學優勢,就必須結合集體課特點,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用輪秦、獨奏、接力演奏等方法,來提高學生對知識要點的理解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在欣賞別人演奏時,對要點和難點進行全面的掌握和回顧.有時鋼琴的技術、技巧練習需要反復進行,這樣很容易使學生產生乏味、枯燥的情緒,這時教師可以選擇適當的方法,對集體課教學氛圍進行調節,從而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從而始終保持集體課的吸引力.
為了保證鋼琴集體課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必須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培養出一批既熟悉集體課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又能夠熟練運用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師資隊伍.鋼琴集體課教師應該努力克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自身對集體課教學的適應性,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主動的去投入到鋼琴集體課教學活動中.作為鋼琴集體課的教師,在掌握熟練的鋼琴技術、技能以及教學方法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學科,積極了解一些新的教學思想及教學手段,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從而在鋼琴集體課教學過程中將自身潛能全面發揮出來.
與傳統的一對一鋼琴教學模式相比,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優勢比較明顯,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在實施集體課教學模式時,我們應該意識到集體課的不足,并采取積極的態度、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努力改善其中的不足,從而將集體課教學的優勢全面發揮出來.
〔1〕賈俊萍.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實踐與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2011,32(12):272~273.
〔2〕邢穎.普通高等院校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初探[J].新聞世界,2010(3):104~105.
〔3〕劉春分.對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探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8):126~128.
〔4〕劉潔.鋼琴教學改革與鋼琴集體課模式研究[J].科教縱橫,2012(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