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區廣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041)王芙榮 王躍峰 侶娟玲 曹夢怡 王洋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對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所帶來的危害日趨嚴重[1]。有實驗證明[2],社區藥師參與慢性疾病的治療過程有助于避免或降低患者用藥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幾率,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進而降低疾病治療成本。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精神異常和精神病等為代表的一組疾病,具有病程長、病因復雜、健康損害和社會危害嚴重等特點,多為老年人。所用藥品種類多,頻次高,但由于老年人神經系統和全身反應較遲鈍,對痛覺敏感性降低,肝腎等器官功能下降及應激功能下降等,因此造成此類患者出現起病隱匿、慢性病程、多種疾病并存、病情重、恢復慢、并發癥多、臨床癥狀體征不典型、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等[3]。
社區慢性病存在著醫護人員缺乏、相關設備不足、管理技能缺乏,如不能積極主動地針對慢性病患者提供個體化、特色化服務,不能滿足社區慢性病診療及管理的需要[4]和社區居民健康意識淡薄。
3.1 提高工作質量,杜絕藥品發出差錯保證藥品供應、確保藥品質量及準確調配藥品是藥師的重要工作內容。避免或最大可能地減少藥品差錯的發生是調劑藥師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對藥房實際工作情況分析,查找差錯原因,增強防范措施,最終確保患者用藥準確和安全。因此必須在平時工作中不斷提高責任心,強化醫療安全意識,認真執行處方調配“四查十對”制度,并在發藥時向患者交代用法用量及所服用藥品的注意事項[5]。
3.2 開展處方點品評,加強與醫生、護士間的交流合作 缺乏臨床知識是影響社區藥師在慢性病患者干預過程中的主要因素,因此除了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外,社區藥師還應該積極地向醫生、護士學習交流,并發揮自身藥學知識的長處,指導臨床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開展處方點評是藥師自身價值的重要體現,不僅對不合理用藥問題進行動態監測和有效干預,促進藥物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更可以改善醫患關系,構建和諧社會。運用處方點評、超常預警、藥師審方及對不合理用藥實施干預可切實提高醫療機構的合理用藥水平,讓患者受益。
3.3 加強對慢性病患者用藥進行教育和宣傳 社區藥師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松、哮喘、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患者進行用藥教育,講解藥品不良反應如服用α-受體抑制劑后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特殊藥品的使用如阿倫磷酸鈉須每周服用一次,且服藥后須保持直立體位及特殊裝置的使用如都保氣霧劑和諾和筆的使用,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增加治療效果。
3.4 為慢性病患者建立完整的藥歷 在為社區就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的同時,也應為患者建立藥歷。藥歷是藥師下臨床指導合理用藥的全面記錄和總結,是開展臨床藥學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料,但并非所有的病人都必須記錄藥歷。需要建立藥歷的病人至少符合下列條件中的兩個:①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②病人所用藥物需要血藥濃度監測;③可能需要根據病人的病理生理狀況調整劑量,避免不良反應;④存在多藥治療而發生藥物間相互作用的可能。社區藥師可通過藥歷及時掌握患者的用藥情況,隨時了解病人藥物治療效果,發現問題及時向主管醫師提出,以保證病人用藥安全、合理、有效。
3.5 建立完善的慢性病患者用藥訪查制度通過上門訪查、互聯網訪查、電話訪查等方式對慢性病患者及時進行訪查并接受患者的用藥咨詢有利于患者的用藥教育,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3.6 與相關部門合作對醫療機構的HIS系統進行改造 與所在醫療機構相關部門合作對HIS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進行改造,增加藥品說明書查閱功能以方便醫生開據醫囑時查閱,同時還可考慮PASS軟件(Prescription Automatic Screening System)與HIS醫生工作站連接,可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
開展社區藥學服務,社區藥師通過與患者面對面的交流,為社區居民提供常用藥品儲存、購藥、藥品使用等方面的藥學基本常識和合理用藥服務,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也是廣大民眾的迫切需要,更是社區藥師自我價值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