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寶青娜 劉鑫淼
(1.長安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2.長安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二次供水屬于末梢水,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末梢水,因此多了個環節,易被污染,更需加強管理【1】。通常人們所稱的二次供水,是指單位或個人將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設施供水經儲存、加壓,通過管道再供用戶或自用的形式,因此,二次供水是目前高層供水的惟一選擇方式。二次供水設施主要為彌補市政供水管線壓力不足,保證居住、生活在高層人群用水而設立的。相比原水供水,二次供水的水質更容易被污染,二次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都受到市民的廣泛關注。
目前,在國內二次供水領域,一般的二次供水設施仍然采用比較傳統的水池、水箱結合使用模式,雖然該方式能夠滿足大部分的需求,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對水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傳統的供水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需要。綜合來講,傳統的供水方式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不適用性越來越明顯。首先,傳統供水方式無法保證水質的要求:容易造成多次污染。市政管網供應的自來水經過多級處理,基本上能夠滿足生活、生產用水的水質要求,但經過水池、水箱的存儲后,水質已經污染,在青島等地做出的調查顯示,使用水池、水箱的,在調查范圍內的無一家水質合格,部分余氯竟然為零,各種有害菌嚴重超標,更為嚴重的是,因為水池、水箱的開放式結構,不可避免的出現蛇、鼠及其他雜物等的進入,使水池、水箱成為疾病傳染的根源。在淡水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節約用水已經是一個嚴肅、緊迫的要求,取消水池的設置勢在必行!而北京等地現在推廣使用的無吸程、無負壓供水設備正是解決以上問題的良好方式。
再次,使用水池水箱能源浪費嚴重,運行費用居高不下,使用水池等方式必須將市政管網的自來水壓力完全放掉,使原本帶壓力的自來水變成零壓力,然后再從零加壓,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費,市政管網的壓力全部浪費[2]。舉例來講,現存建設一座八層住宅,自來水原有壓力能夠滿足六層的要求,在七、八兩層壓力不足,在解決這種情況時,一般采用的就是建設水池、增加水箱的解決方式,采用水池首先就要把自來水原有的能夠滿足六層建筑的壓力全部釋放為零,而真正需要加壓的只是七、八兩層,為解決兩層的用水情況需要浪費六層的壓力,能源的浪費是驚人的,而這些損失最終于用水戶來承擔!另一個方面,因為使用水池、水箱供水方式所采用的設備控制、結構簡單、不能按照用戶實際用水情況進行操作,造成在使用過程中無用功耗加大,這些費用最終也是由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動的承擔。而無負壓設備能夠完全的利用市政管網壓力,在原壓力的基礎上進行加壓,不僅節省了能源,降低了使用費用,減輕了消費者的負擔,而且因為控制的先進性,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并大大降低了運行噪音的污染。
使用水池、水箱進行二次加壓供水的方式已經嚴重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不論從能耗、還是從污染的角度,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取消水池已經成為社會性的共識,取消水池已經成為社會性的一個普通需求,取消水池勢在必行。
無吸程、無負壓給水設備的適時推出,克服了以上帶水池設備的缺點,引來了新一場供水技術的革命。
首先,在給水方式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它打破了傳統的給水觀念,采用真空抑制技術,使給水設備與自來水管網直接串接,而不產生負壓,不再需要建水池、設水箱。這樣也實現了環保,確保了供水安全,純凈的自來水經過設備加壓后直接供到住戶,全密封連接,水源沒有任何污染,水質質量好,不需要經水設備,可以節省投資,用戶喝到的是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飲用水。
其次,無吸程、無負壓設備是全封閉結構運行,避免了滲、跑、冒、漏等現象的發生,節約了消毒沖洗用水。經過對8 個地區105 家顧客調查測算,綜合節水可達13%以上。同時,因為不用建水池、設水箱,設備可以成套出廠,到現場與顧客自來水進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對接即可,安裝方便快捷,基建投資可以節省60%以上。
再次,設備與自來水管道直接串接,可以充分利用自來水原有壓力,差多少補多少,自來水滿足要求時設備就停止工作。這樣,一個均為6 層的小區住宅,用水高峰期自來水可以供到4 層,低峰期可以供到6 層,無吸程、無負壓設備在用水高峰期僅對5-6 層進行加壓,在用水低峰期設備就停止工作。這種獨特的變頻技術,節能一般可達50%-90%,設備完全停機時,節能可達100%。從而減輕了消費者的負擔。
設備的流量范圍為一般在0-10000m3/h,環境濕度為0- +40℃。它適用于任何自來水壓力不足地區的加壓給水;新建小區、寫字樓、綜合樓生活用水;低層自來水壓力不能滿足要求的消防用水;自來水廠的大型給水中間加壓泵站;工礦企業的生產、生活用水等和各種循環水系統。無負壓給水設備已廣泛應用于各類居民小區、高層建筑、自來水中間加壓泵站等。總之,無吸程、無負壓供水設備的研制,成功的改變了一直以來二次供水的缺陷,不但給世人帶來了飲水健康,而且節資、節能、節水,譜寫了中國二次供水發展史上的新篇章。
[1]李文杰,袁韌,萬麗葵.加強二次供水衛生管理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J].中國飲水衛生雜志,1996,9(4) :26
[2]夏偉光.二次供水節能與防治水質污染的對策[J].技能與環保.2010(1) :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