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汝媚 唐秋艷 黎曉鳳
(廣西外國語學院,廣西 南寧 530222)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截止到2013年1月,中國和東盟的貿易往來占到世界貿易的15%。隨著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廣西南寧,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外國語學院、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等23所高校根據自身辦學定位,開設了對口東盟國家需求的專業,其中,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就是與東盟國家掛鉤的專業人才培養方向之一。
中國-東盟經濟一體化進程,給廣西高校與東盟國家間的合作辦學、培養區域性國際型人才提供了教育教學機遇,通過師生國內-國外交互學習、創建對應的實習基地等形式,讓廣西高校的學生走出國門,到東盟國家繼續深造,使兩國學生實現了相互了解和溝通,極大的促進了外向型人才的培養,也有利于國際實踐基地的創建,更多的促進了高校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探索。
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背景推動下,走與東盟高校合作培養辦學之路,創建國內學習與國外學習銜接、教學計劃貫通、課程內容接軌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適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開發需求下的具備較強外語能力的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是符合廣西現階段人才培養發展模式的。
目前,高校在專業定位的問題上仍沿用舊模式,一些專業方向的差異性不大,大部分高校的教學計劃在設置上也沒有本質的區別,人才培養模式單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特別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合作關系的建成,將需要越來越多的不同層次的專業人才,學科的分工應越來越細,高校現今專業定位的不確定性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長此以往,將不能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
高校在制定專業教學計劃時,跟不上時代對人才需求的步伐,基礎課學時偏多,專業課學時占的比例只有60%左右,出現專業課學時往下調整,大幅度減少的情況。這樣培養的結果,很難突顯專業特色,尤其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發展,使得一些東盟國家行業特色明顯的企業在挑選人才時,很難找到合適的畢業生,學生需要在新的崗位磨合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進入正軌,這樣,大大浪費了高校和東盟國家企業里的資源。
目前,很多高校沒能立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際,在實訓基地建設上,存在實踐性教學基地嚴重不足的情況,不能保證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專業性和實用性不突出。存在實訓基地國內少,國外無的尷尬境地。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形成的趨勢下,各高校應考慮增加國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擴大高校人才培養途徑的多樣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特別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勢在必行。
廣西外國語學院始建于2004年,是廣西目前唯一一所獨立建制的外語類普通本科學校。學校自2005年開設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圍繞學校“立足廣西,面向全國,輻射東盟,國際接軌”的辦學理念,以立足北部灣經濟區開發開放,服務廣西新發展為服務定位,依托外語專業院校優勢,突出小語種教學,培養具備較強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外向型、國際型人才。
伴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計算機應用信息化市場布滿商機。懂小語種、會技術的國際計算機人才需求量已大幅上升,培養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所需的具備較強外語能力的計算機人才勢在必行。
我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以服務區域經濟為目的,以國際化人才培養為目標,加強東盟非通用語種教學,構建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搭建人才培養平臺和創建人才培養機制,全方位構建面向東盟區域國際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我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上,除專業課的學時有保障外,還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通過專業選修模塊的方式,開出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強的模塊給學生進行選修,目的在于讓更多的學生依據自己的愛好,選修不同的課程,以此來進一步深入教學。加大了綜合實踐、職業資格考級的比重,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考慮到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能動性和實踐操作性的需要,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實踐環節教學學時占教學總學時的50%以上。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注定了動手能力的重要性。除了教學計劃內的實踐課程外,要想綜合應用,還需要學生身體力行到企業進行鍛煉。讓學生在企業實習實訓,不但豐富了教學實踐環節,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操作技能。與東盟國家高校合作,拓展國外實訓基地,我校已經在實行中,與東盟國家共建實訓基地,不失為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上拓寬了道路。
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迅猛發展的環境下,可以鼓勵和支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到東盟國家留學,雙方高校相互協商,共同探討教學細節,完善學位制度,在學位、學分、證書相通、相互承認的基礎上,制定相應政策,多途徑認證留學生學歷和學位資格。我校的部分專業,如泰語、越語等專業的學生已經和東盟的國家實現了留學生教育體制,在人才培養的模式上又開拓了新模式。因此,就此經驗,我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也可以效仿小語種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東盟國家一起,致力培養面向區域性國際應用型、外向型、復合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開拓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國外就業市場。
2012年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背景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區域國際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的階段成果,項目編號:2012JGB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