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偉
(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自動化部,山東萊蕪271104)
健全五項機制提升工會工作績效
丁光偉
(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自動化部,山東萊蕪271104)
工會勞動保護是確保企業安全生產的有力補充,是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要通過建立制度管理、健全多元培訓、創新督查整改、實施科技投入、完善信息調研等五項機制,在豐富企業勞動保護內容形式的基礎上,切實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
工會組織;勞動保護;健全機制;維護職工權益
工會組織是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廣大職工群眾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工會做好群眾性勞動保護工作是當前經濟建設中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是確保企業安全生產的有力補充,是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因此,在市場經濟環境的新形勢下,工會組織既要立足實際,著眼于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又要不斷豐富勞動保護的內容和形式,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
明晰的制度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要確保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的有效落實,各級工會組織必須按照相關法律和職代會提出的各項要求,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建立、完善一系列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管理制度,形成集協商、制定、執行、檢查、公開、監督、考核、整改為一體的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管理體系,通過制度管理機制的運行,提升工作績效。針對單位實際情況,工會組織要完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的任免、管理和考核制度,使群眾監督檢查逐步向制度化、規范化發展。要逐步建立完善《勞動保護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清晰完備的規章制度,按要求記錄好勞保檢查員工作臺帳,定期逐級上報監督檢查月報表。要進一步明確工會、勞動保護部門、工會主任等相關人員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增強對國家、企業、職工負責的責任感,緊迫感,實現由“被動型”向“主動型”,由“無為型”向“權威型”,由“附屬型”向“主導型”的轉變。
加強組織建設,全力構建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絡體系,形成以廠級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為點、以車間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為線、以班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為面的全覆蓋管理體系。體系建成后,各個生產環節得以串聯,實現管理全覆蓋,使各基層班組長都是檢查員和宣傳員,所有職工都是安全體系監督員,整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絡達到逐步完備。
不斷加強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技能,一直是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如果隊伍素質不過硬,生產中發生的問題、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就得不到反映,更談不上維護。工會組織要積極創造各類學習、培訓機會,提升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素質,使隊伍更加專業化。
根據“安全工作下移,工作重心前移”的原則,各級工會組織以制定多元化勞動保護教育教學計劃為目的,即:全廠覆蓋、車間考核、班組普及,重點針對部分新整合班組建制不全、臨時指派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進行嚴格、系統的培訓,嚴把素質關。對學習質量不高,責任心不強的人員,決不開“綠燈”放行,通過組織廠、車間、班組三級培訓學習,確保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隊伍素質不斷優化。在培訓形式上,積極開展內容豐富、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各自陣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張貼標語、墻報、演講比賽、安全征文等形式,提高職工對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以《勞動法》、《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為重點的教育學習,全方位地結合近幾年來相關企業案例,組織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進行互動式學習,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安全生產事關重大,不僅影響到企業穩定發展大局,而且事關職工的生命與健康。各級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應堅持“預防為主、群防群治、群專結合、依法監督”的勞動保護原則,認真落實“三不傷害”、“三同時”“五揭查、五整改”,創新工作思路,建立以“三類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定期和不定期對車間、班組進行環境改造、勞動保護、班組學習、女職工保護等方面的監督檢查,確保對職工的安全負責,把發現的問題實行三類管理:A類問題(緊急),限時1天整改完畢并達到要求;B類問題(相對緊急),限時7天整改到位;C類問題(一般),限時20天完成全部整改;加大復查考核力度,對應付、拖延的單位和人員進行嚴肅處理。
為保證安全防護工作重點突出,各級勞動保護督察隊需側重對面積大、人員多區域的檢查、復查和宣傳教育力度,實行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績效與經濟責任制考核掛鉤,對工作主動、效果良好的車間、班組加分獎勵,對應付、整改不力的單位做出扣分考核,以促進形成車間、班組定期自檢、自主改造、自動上報的“三主動”格局,使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實現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性好轉,必須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發展安全科學技術,以改造傳統產業和企業,從設計、工藝、技術裝備上保障安全生產,從硬件上做到本質安全,從本質上為遏制或減少重特大事故發生提供技術手段,使企業的安全生產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上,大力采用先進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從而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今后安全科學技術研究和發展的重點:一是在控制重特大事故與職業病危害的關鍵技術上要有所突破,力爭重點解決一些帶有共性和全局性的關鍵技術問題;要抓好重大危險源監控和重特大事故隱患整改研究。二是加強安全生產的技術基礎工作,推進安全生產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健全安全生產信息網絡和安全生產信息與事故統計網絡體系。三是結合企業實際,跟蹤先進職業安全衛生技術的發展趨勢,并加強研究和消化吸收。四是實施勞動保護科技示范工程,推進勞動保護科技成果產業化。重大危險源的普查、評估與監控,工礦企業職業危害風險分級與分級管理,新型、多功能安全防護用品的開發生產等將作為實施示范工程的重點。
信息調研工作是工會組織表達職工群眾利益訴求,實現源頭參與的重要渠道,也是各級工會推動工作落實、加快創新發展的有效手段。要在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中取得主動,就必須創新信息調研機制,把握職工最新動態,獲取最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并據此確定和調整計劃、策略和措施。信息調研工作做得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時不及時、準不準確、全面不全面,將影響職工工作熱情和企業的發展。
山東鋼鐵萊蕪分公司自動化部1036名職工中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人數為842人,占職工總數的八成以上。對此,該部通過開展抽樣問卷調查、利用“網絡輔導教室”平臺等載體,匯集職工心聲,加強熱點問題的解決力度。通過摸底調查,發現主要問題集中在熱線維護崗位和外部工程上。近幾年來,隨著該部內部維護區域和外部市場份額的迅速擴張,維護工作量和外部工程量急劇增加,而維護人數變化不大。這就意味著職工的工作量大幅增加,維護的區域面積越來越大,工程建設的任務越來越繁重。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手套、勞保鞋、工作服等勞保護品消耗快。針對這一情況,工會積極發動職工獻計獻策,征集解決意見。與主管部門協調交流,通過應用新技術、進行設備技術改造等措施大部分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在征求職工意見的基礎上,創新性的提出了“側重一線、側重檢修、側重生產骨干、側重急難險重崗位”的新的勞保護品配置思路,制定了新的管理分配方案,得到了職工的積極響應和支持,徹底解決了職工勞保護品一邊不夠用一邊用不了的老大難問題,維護了職工安全生產的權益。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建立和實施勞動保護工作“五項機制”,能夠強化職工的法律意識,完善勞動保護管理體制,維護職工利益不受侵害,推動企業的和諧發展。在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中,盡管各個企業采取的方式方法不盡相同,但越來越重視和加強這項工作已形成共識,并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和落實。
(責任編輯:張希宇)
D 412.6
A
1008—6153(2013)04—0047—02
2013-06-25
丁光偉(1969-),山東萊蕪人,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自動化部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高級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