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輝
(山東新礦趙官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德州251113)
“金藍領”工程在煤礦困難時期理性發展的思考
張廣輝
(山東新礦趙官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德州251113)
在目前煤礦困難時期,“金藍領”工程作為職工人才培養的成熟途徑,擔負起振興礦區、扭轉困局、增強企業創新力和競爭力的重要使命。推動“金藍領”工程理性發展,工會要建立健全機構,提供必要的保障機制,鼓勵職工學技術練業務,實現企業和職工的理性發展,妥善解決好人才成長與煤礦現實之間的突出矛盾。具體來講,就是要為創建“金藍領”工程提供完備保障,推進“藍領”團隊升級為“金藍領”,建立健全“金藍領”工程的長效機制,處理好“金藍領”工程發展與煤礦現實之間的矛盾。
“金藍領”工程;煤礦困難時期;理性發展
“金藍領”是近年企業人才開發領域興起的新概念,與普通藍領相比,“金藍領”職工有著一技之長,善于實際操作,是某些專業技術方面的精英,因其工作在生產一線,又被企業方器重,拿著較高的薪水待遇,故被稱為“金藍領”。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金藍領”工程呈現出勢頭迅猛、層次多樣、成果豐碩的三大特點,在“人才興企”戰略的指導下,越來越多的產業職工大軍,從“打工謀生”向“掌握一技之長”和“創造價值”轉身,“金藍領”工程擔負起企業人才培養、財富聚積和發展壯大的重任。在當前煤礦困難時期,推動“金藍領”工程向前發展,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國內煤炭企業結束“黃金十年”后,整個行業陸續進入市場“嚴冬期”。在困難條件下,大多數礦井效益下滑,發展進入到低速期或停滯期,礦井人才流失嚴重。在這一背景下,各級工會作為職工的“靠山”,一方面要積極發揮“娘家人”的作用,一方面要高度重視職工人才隊伍建設,讓“金藍領”工程從墻上制度中走下來,為實現礦井扭虧增盈打造一支高素質的人才團隊。
首先工會要行動在前,做好“金藍領”工程的宣傳動員。充分利用職工大會、職工班前會、座談會、廣播電視節目和內部網絡媒體等形式,向職工廣泛宣傳“金藍領”工程的目的意義和目標要求,加強青年職工“爭做新時期創新型金藍領”、“實現青春創業夢想”等主題教育。其次是工會成立專門管理機構,全面抓實抓好“金藍領”工程,每年制定“金藍領”工程計劃,根據礦井實際,細化實施方案,強化“金藍領”工程的質量和效果。第三,形成完善的重獎機制,把“金藍領”工程的實施作為職工新型福利待遇之一,對取得實際效果的職工進行重獎。
推進“藍領”團隊向“金藍領”全面升級,要立足礦井發展目標,將企業與職工個人的愿景進行有機結合,建立多層面的利益訴求,搭建平臺,多管齊下,既滿足礦井生產經營需求,又能為職工成長成才增加動力支持,只有兼顧各方要求,才能助推“金藍領”工程順利實現。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把礦山變學校。針對煤礦專業技術工人普遍缺乏的實際,全面加強“金藍領”工程的基礎工作,聘請專業老師,在生產現場、區隊學習室、職工學校課堂等場所進行培訓,使職工牢固掌握本工種應知應會知識及操作技能。
二是推行崗位練兵。本著“學以致用、熟能生巧”原則,進行崗位練兵活動,通過嚴格訓練,提高職工的技術業務水平。實施“導師制”,采取一師一徒、一師多徒等形式,通過“結對幫帶”,縮小徒弟與師傅之間的技術差距。
三是開展區隊“五小”競賽。結合煤炭市場遇到銷售嚴冬的實際,將“金藍領”工程與礦井生產節支降耗相結合,激發職工創新能力,通過“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發現各專業的“節支點、創效點”,由區隊技術攻關小組進行“五小”創新實踐,突破難點,彌補盲點,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材料支出。
四是建立“金藍領”工作室。選拔創新能力強、技術水平高、責任意識重的優秀職工為帶頭人,安排專門場所,開展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通過發揮尖子能手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努力把技術創新人才個體優勢轉化成為集體優勢,推動“金藍領”工程向縱深發展。
各級工會在礦井“金藍領”工程的實施過程中,要根據煤礦生產經營實際,本著實事求是原則,制定措施,完善制度,建立起職工人才培養使用長效機制,確保“金藍領”工程成為礦井發展的動力源。
一是投入保障機制。礦井應每年投入一定的費用,專款專用,保證“金藍領”工程各項活動的正常開展;選派優秀“金藍領”人才去高校深造,從理論上加深理解,開闊眼界,提高技術創新層次。
二是建立信任機制。要把職工當成親人對待,充分尊重他們,真正把“金藍領”工程作為關心愛護職工的一大途徑,通過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增加企業對“金藍領”團隊的關注和信任。
三是形成網絡機制。礦、專業、區隊、班組、崗位五級聯動,每一級都有明確的制度措施,上一級指導下一級工作,下一級要對上一級負責,并形成人才推薦機制,層層選拔,優中選優。
四是參加技能大賽機制。根據人才隊伍現狀,積極參加國家、省、市、集團公司等各個級別的職工技能大賽,讓各專業業務骨干有機會展示實力,不斷通過比賽強化學習,迅速成長為業內的行家里手。
五是人才重用機制。針對礦井“金藍領”隊伍自身發展實際,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人才“再成長”計劃,通過在政治上關心,在生活上照顧,在待遇上提高,在事業上幫助,進一步激發“金藍領”人才向著更高更強目標邁進。
“金藍領”作為煤礦人才儲備、應用的重大工程之一,在礦井各項工作中,占據著越來越顯著的地位。在企業的低潮期,也是各種“正能量”的積蓄期,各級工會要審時度勢,抓住當下礦井對“金藍領”人才需求旺盛的有利時機,加大投入,找準切入點。把“金藍領”工程放在企業生死存亡的高度去認識把握,借力發力,以科學的眼光和思路,處理好以下三種矛盾:
一是處理好“金藍領”工程投入與產出的矛盾。礦井“金藍領”工程涉及范圍極廣,關系到企業發展規劃、人才培養、生產應用和組織協調等內容,成功與否,煤礦管理方要有長遠目標,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殺雞取卵”。在工程起步階段,在政策、資金、方法上都要到位,保障投入,以長線思維,正確對待起步階段“產出”不明顯的局面;企業管理方只有一如既往地加大投入,給予藍領群體足夠的平臺和時間,才能保證“金藍領”工程中、后期的順利產出和合理回報。
二是處理好“金藍領”工程冷熱不均的矛盾。煤礦在生產經營停滯或下降時期,各種矛盾集中爆發,嚴重制約了“金藍領”工程正常實施。在此背景下,工會更多地遭遇到“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尷尬,當“冷”與“熱”出現矛盾激化時,工會專職干部要深入基層,做好職工真實思想的調查,根據實際,調整“金藍領”工程進度,通過對比,讓職工看到礦井希望,理順情緒,鼓足信心,守住崗位,懂得學技術練業務是煤礦困難時期對全體職工的特殊要求,也是礦井走出困境的根本之措。
三是處理好“金藍領”工程人才聚積與流失的矛盾。處理好人才聚積與流失的矛盾,要求企業方要有開放的思想。人才的流動,從長遠看,有利于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解決人才聚積與流失之間的矛盾,要求企業方把工作重點,放在人才的吸引和聚積上來,人才可以走,人才也可以來,只有在礦井吸引力上下大氣力,提高“金藍領”人才的待遇,為其創造可以創新提升的大空間,打造實現自身價值的大舞臺,才能在人才流失與聚積之間找到平衡,才能吸納更多的高等級“金藍領”人才聚積到企業中來。
(責任編輯:王友才)
D412.6
A
1008—6153(2013)04—0035—02
2013-06-11
張廣輝(1966-),男,山東滕州人,碩士,山東新礦趙官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工會主席,高級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