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俊
(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山東東營257237)
推進油田職工文化建設的思考
郭明俊
(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山東東營257237)
職工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社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可或缺的元素和內容。面對油田企業戰略化發展、文化多元網絡化激蕩、隊伍結構多樣化現狀,油田職工文化建設要遵循職工文化發展規律,增強文化自覺,堅持主流價值取向、以職工為本、勞動關系和諧,準確定位職工文化;要把握企業職工需求,豐富文化內涵,著力構建特色職工文化,打造職工文化樂園,構建職工精神家園;要整合職工文化資源,積極推進職工文化陣地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品牌建設,內生文化活力,繁榮發展職工文化。
職工文化;文化規律;文化自覺;文化內涵;文化資源
職工文化是指企業職工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一種群體文化。它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社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可或缺的元素和內容。當前,面對油田企業戰略化發展、文化多元網絡化激蕩、隊伍結構多樣化現狀,如何把握職工文化發展規律,找準職工文化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構建與社會、企業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職工文化服務體系,提供與職工精神文化需求相適應的文化產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
縱觀古今,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企業皆有不同的文化。文化的內生外延、交融激蕩、繼承創新、變革發展等有著其自身客觀規律。職工文化作為企業發展的歷史積淀和企業文化的體現,也有著其獨特的內在規律。繁榮發展職工文化,必須增強文化自覺,把握文化規律,做好“三個堅持”。
堅持主流價值導向。價值導向是文化的精魂。職工文化建設要始終高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精神旗幟,牢牢把握正確的思想輿論導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大力弘揚國有企業先進精神和勞模精神,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引領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唱響“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幸福”主旋律。
堅持以職工為本。文化的創造主體與承載主體是人。職工文化只有根植于職工之中,才能不斷茁壯創新發展。因此,職工文化建設要始終堅持以職工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職工,根據不同階段、不同時期職工隊伍狀況,改進完善職工文化服務體系,提升職工文化服務質量,增強職工文化服務實效,不斷滿足職工文化需求,推動實現職工全面發展。
堅持勞動關系和諧。勞動關系是企業與職工因勞動過程而締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利益關系。企業要依靠職工發展,職工要靠企業生存。勞動關系雙方除了正式的勞動契約外,還存在著非正式的無形的心理契約。勞動契約、心理契約雙重紐帶把勞動雙方緊密聯結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共同體。職工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在勞動關系互利互惠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職工文化建設要始終堅持以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為重點,教育職工增強以企業為家的主人翁意識,理解企業追求效益最大化和個人利益最大化間的共同體關系,引導職工樹立與企業共同的價值取向,把企業發展和個人利益緊密聯系起來,共建共享、體面勞動、尊嚴生活,實現人與企業的良性互動。
職工文化要保持旺盛生命力、吸引力,就必須立足職工求知、求美、求健、求樂的美好愿望,結合企業發展實際,不斷豐富職工文化內涵,建立特色職工文化,著力打造職工文化樂園,構建職工精神家園。
構建職工“油”文化。“油”是油田企業的命脈,是油田職工賴以生存的基礎。因此,在職工文化建設中要突出“油”味,組織職工追尋那些青春無悔的美好記憶,重溫那些豪情萬丈的奮戰歷程,品味那些榮辱與共的建設責任,進而濃郁全廠職工的建家情懷、興家責任、強家動力,創先爭優促發展,齊心協力建家園。
構建職工“家”文化。“家”是心靈的依靠,是情感的依戀。職工在企業工作占據了整個人生的黃金時段。在這相濡以沫、相互依存、風雨同舟的歲月里,職工不僅把汗水揮灑在了企業,更把情感融入了企業之中,將企業當作了家。因此,在職工文化建設中要突出“家”味,著眼職工發展致富、民主公平、情感認同、渴望尊重、精神文化的利益需求,積極踐行“聚情愛家、聚力建家、聚心和家、聚智興家”理念,全面推進職工之家建設,大力營造“奮進、包容、和諧、溫馨”的大家庭氛圍,引導職工傳承家風、創新家政、再創家業,不斷實現家園更美麗,職工更健康。
構建職工“和”文化。“和”是中華文化的大智慧,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價值觀念。一個單位的發展離不開和諧穩定,同樣一個人也需要有平和理性的心態,才能和諧共事、和睦相處。因此,在職工文化建設中要突出“和”味,圍繞建立和諧的人與企業的關系,完善協調勞動關系機制,健全職工勞動保護、安全生產、社會保險等規章制度,營造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價值認同的氛圍;圍繞建立和諧的人與人的關系,引導職工善于換位,正確看待利益之爭,觀念之差,求同存異,擴大共識,大力開展親情互助活動,推進人際關系親情化;圍繞建立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牢固樹立關愛自然就是關愛自己的理念,推進綠色環保生態油田建設。
構建職工“美”文化。“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是生命的勃發標志。美融于世間萬物。人都有追求美的向往和意愿。因此,在職工文化建設中要突出“美”味,既在職工文化創造和文化活動中讓人耳目一新、情趣盎然、心靈震撼、精神激發,又給人以積極的思想啟悟和崇高的審美愉悅。要圍繞職工工作美、生活美、心靈美,加快建設以真知、道德、藝術為主要內容的美化系統,抵制假丑惡,用文化的力量美化生活美化心靈美化社會。
職工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企業黨政工團,并有著高度的群眾性特征,其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因此,要積極爭取黨政對職工文化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整合內外資源,積極推進職工文化陣地建設、職工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職工文化品牌建設,夯實基礎,內生活力,不斷推進職工文化繁榮發展。
整合經濟資源,著力加強職工文化陣地建設。為職工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動條件,既是維護職工基本文化權益的需要,又是全面推進職工文化建設的基礎。繁榮發展職工文化,必須爭取黨政的支持,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多方面積累資金,抓好“職工之家”、“職工書屋”、“職工俱樂部”、“職工健身園”、“職工宣傳欄”等陣地建設,盡最大努力滿足職工文化生活的需要,讓廣大職工娛樂有場所,活動有陣地。要以活動陣地為依托,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競賽和文化交流活動吸引更多的職工加入各種活動團隊中,按照“自我組織,自我管理”的原則,推動扶持企業文體協會和興趣小組的活躍和普及,讓職工走進教室、走上舞臺、走入球場、走向戶外。
整合人力資源,壯大職工文化人才隊伍。職工文化人才是推動職工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要牢固樹立人才第一的思想,制定實施基層職工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完善機構編制、學習培訓、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優秀文化人才走進基層,走近職工。重視發現和培養基層職工文化能人,鼓勵和扶持職工中涌現出的各類文化人才和文化積極分子,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發揮作用。發揮職工文聯、職工體協等協會和文化團體的帶動作用。要在已有的文藝骨干隊伍的基礎上,通過基層推薦、個人自薦等形式選拔職工中的優秀文藝人才,并通過集中培訓、才藝展演等為職工文藝人才成長提供平臺,逐步把他們培養成為職工文化創作、文藝演出、文藝宣傳、體育活動建設的領軍人物,形成專兼結合的多層次職工文化建設人才隊伍。
整合區域資源,精心打造職工文化品牌。文化活動是職工文化的重要形式。要深入挖掘區域特色,探索體現地域和行業職工文化特色的職工文化節活動,傳播先進文化理念,弘揚區域行業獨立魅力和職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要整合區域協會力量,擴大職工文化活動規模、品質,增強其影響力、輻射力,逐步形成高水準的職工文化品牌。要利用重要傳統節日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讓職工在感受節日歡樂氛圍的同時體會到職工文化的魅力,進而發揮文化建設主體作用,不斷推動職工文化建設的蓬勃發展。
(責任編輯:王友才)
D 412.6
A
1008—6153(2013)04—0039—02
2012-12-18
郭明俊(1978-),男,大學學歷,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工會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