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祥
(中原油田采油六廠,河南淇縣456700)
試論企業轉型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王泉祥
(中原油田采油六廠,河南淇縣456700)
企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離開企業的發展壯大,就難以建成小康社會;而企業的發展壯大,則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所以說,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對于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不斷推進企業的發展壯大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要做到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切實做好六個結合:即要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黨的理論教育、企業生產經營目標、企業作風效能建設、企業改革創新、企業文化建設、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密切結合起來。通過上述六大方面的結合,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嶄新運作機制,促進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開辟新局面。
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建設;作風效能建設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企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離不開企業的發展壯大,而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要充分發揮好這個保障作用,就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斷創新新時期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同黨的理論教育、生產經營目標、作風效能建設、企業文化建設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切實增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發揮其重要作用。
馬克思說過,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作為一個企業,管理好了人是企業管理的根本所在。因此說,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和重要內容。那么什么是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定的階級和政治集團,為實現一定的政治目標,有目的地對人們施加意識形態的影響,以轉變人們的思想和指導人們行動的社會行為。所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企業黨組織為了實現黨在企業的管理宗旨和經營目標,以企業全體職工為工作對象、圍繞企業中心工作開展的思想政治活動。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體系教育人民,啟發人們的覺悟,提高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動員人們為實現當前和長遠的革命目標而奮斗的實踐活動。它要解決的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等問題,其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進一步說,思想政治工作把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學說、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倫理學等融為一體,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科學。但要看到,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及其他一切業務工作的關系不是領導和指導關系,而是服務和保證關系,即為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業務工作服務,保證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業務工作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勢和優良傳統,長期以來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總結和運用好這些成功經驗,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具體要求,大膽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機制、方法,對于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改革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就是企業管理的目標。在企業,它的目標就是要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服務。企業管理的目標是效益最大化,而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必須由全體員工來完成。員工的生產經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服務。這就是說,員工的思想如果出了問題,企業就無法實現它的既定目標。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企業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特殊的社會活動,就其實質來說是對人的管理。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就是要不斷改革同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維方式。在這場深刻的變革中,人們的覺悟有先有后,認識有深有淺,以至對各種問題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同的看法。所有這些都會對人們的生產、工作的積極性的發揮產生不同影響,這就需要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解疑釋惑,打通員工的思想通道和認識誤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必然要求人們的思想觀念、精神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質與之相適應,進一步樹立市場觀念、競爭觀念、人才觀念、效益觀念,這都是發展企業所必須具備的觀念。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管理的有效保證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人既是管理的客體,又是管理的主體。在社會生產力中,人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生產工具的改進,物質資源的配置,科學技術的應用,都需要通過人來實現,現代企業管理正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強制度管理,嚴格組織紀律當然是必要的,但這還不夠;加薪提級等物質激勵機制也有一定作用,但光靠這些也是不行的。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精神動力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要靠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引導凝聚的。一個企業只有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實現人與物的科學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人的潛能,增強職工的責任感,激發他們為企業的穩定和發展而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把思想政治工作排除在企業管理的行列之外,必將影響企業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就是企業管理的手段之一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企業的黨建工作、共青團工作屬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疇,它們的目標就是在企業建設一支強有力的黨團員隊伍,為企業的穩定和發展保駕護航。宣傳教育、文化建設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因為它們的工作目標同樣是凝聚人心、調動廣大員工全力以赴搞建設。企業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作為一個企業,沒有帶頭人,沒有擁有頑強戰斗力的員工隊伍,企業遇到風浪就要受到挫折,生產經營目標也就無法實現。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應該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生產經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能夠增強員工隊伍的責任感。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與企業管理的方式方法是統一的;也只有二者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才能創造更大的效益。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與黨的理論教育相結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指南。要把這個理論體系貫穿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各個方面,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深入人心、扎根結果,就要教育職工樹立四種意識:一是教育職工樹立科學發展意識。只有企業興旺發達,職工才能更好地生活和發展。二是教育職工樹立競爭意識。市場競爭的原則是優勝劣汰,如果不牢固樹立競爭意識,眼光只放在小圈子內,就很難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企業就很難持續地發展下去。三是教育職工樹立創新意識。創新是企業發展之本,創新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內在動力。要鼓勵職工大力推動技術創新,還要大膽進行制度、機制、管理等方面的創新。四是教育職工樹立法律意識。要通過全面實施“六五”普法,不斷提高職工法律素質,教育職工依法維護和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與生產經營目標相結合
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之間存在著“合則俱興、離則俱廢”的緊密關系,不能偏廢任何一方。這就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貼近、滲透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管理等中心工作的全過程,同時還要選準二者的最佳結合點,避免兩張皮現象。要將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難點、重點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著力點,將生產經營活動的目標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點,凝心聚力、破解難題,形成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相融合的完整的工作體系。只有這樣去想去做,才能很好地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權,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與企業作風效能建設相結合
開展作風效能建設活動的目標是打造“鋼班子”、“鐵隊伍”。要把加強干部隊伍作風效能建設作為進一步增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環節來抓,從五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真實了解實際情況,重點解決職工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二是強化監督機制,深入推進督察落實,確保各項工作部署不減力、不梗阻。三是努力提高工作效能,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和考核體系,及時做好溝通協調,調動好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四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做到打防并舉,預防為主。五是深化黨務和廠務公開,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進一步增強工作透明度。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與企業改革創新相結合
如何推進企業改革,一直是黨和國家努力做好的重要課題。當前轉變發展方式、深化制度改革和機制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要把握企業破舊立新的這個結合點,著力推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要以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創新思路尋求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主動適應企業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的新要求。要不斷豐富工作的內涵外延,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統一起來。要有效利用各種載體和職工群眾經常接觸、便于接受的傳播渠道,潛移默化地使職工對企業的發展理念達成共識,從而把職工的思想凝聚到實現企業改革發展目標上來。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
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二者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兩者的內涵和手段雖然略有不同,但其宗旨和工作目標則是完全一致的。企業文化可以在更大的領域里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觀念、價值、精神表現的形式與載體,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企業文化可以不斷豐富內容、強化思想效果。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可以通過科學和人文手段的綜合運用,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內容轉化為企業的價值觀、行為規范,進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發揮職工生產經營的積極性,為企業和國家多做貢獻。
(六)思想政治工作要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解決實際問題是解決思想問題的基礎和重要條件。思想問題根源于現實生活,離開對職工實際生活的關心和了解,不注意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許多思想問題就無法得到解決;把實際問題解決了,思想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要深入到職工隊伍中去,與職工交心,了解職工訴求,圍繞職工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做工作。以關注民生的態度從實際出發,真正做到急職工之所急、想職工之所想,能夠解決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不能及時解決的問題,也要向職工講清楚。根據美國社會學家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人的需要是存在不同層次的;一般需要的滿足是從低級到高級;當基本的低層次的需要尚未得到滿足之前,人們很難產生高層次需要。因此,企業管理者必須認真考慮和顧及企業員工的各種層次的需要,創造條件盡可能滿足員工各種需要,從滿足低層次需要做起,直到滿足各種高層次需要。事實證明,企業管理者十分關注職工利益,切實把握職工的各種需要和不同的利益需求,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通過解決大量實際問題,讓職工從每一件實事中體會和感受到企業黨組織行政對職工群眾的關懷與溫暖,就一定能夠增強企業職工的凝聚力、戰斗力,為更好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盡職盡責。
綜上所述,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作為一個企業,管理好了人是企業管理的根本所在,因為企業就是以人為本的企業。所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企業黨組織為了實現黨在企業的管理宗旨和經營目標,以企業全體職工為工作對象、圍繞企業中心工作開展的調動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活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企業的發展壯大,而企業的發展壯大,也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所以說,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能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助推企業和諧發展。
當前要做到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切實做好六個結合:即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與黨的理論教育相結合,與生產經營目標相結合,與企業作風效能建設相結合,與企業改革創新相結合,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與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密切結合。通過解決上述六大方面的結合問題,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嶄新運作機制,促進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開辟新局面,發揮其助推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更大更好的作用。
(責任編輯:張希宇)
D64
A
1008—6153(2013)04—0106—03
2013-05-28
王泉祥(1955-),男,大學學歷,中原油田采油六廠黃河大橋收費站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