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仙華

受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減弱、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12年北京市調整轉型繼續推進等多重因素影響,北京市經濟處于低位趨穩狀態,1-3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帶動能源需求保持低位,用電量、貨運量等經濟運行先行指標總體走低,預計全年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3%左右,萬元 GDP能耗下降4%以上。2013年,在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國內經濟弱勢回穩的大環境下,北京市經濟有望實現小幅回升,帶動能源需求穩定增長,初步預計全年能源消費總量將達7500萬噸,同比增長超過4%,萬元 GDP能耗將下降3.5%左右。
一、國內外能源運行環境將保持平穩
2012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帶動全球能源需求總體趨緩,能源價格呈現震蕩下行走勢,美國頁巖氣規模化應用改變了國際能源供需格局。國內能源需求隨經濟下行顯著放緩,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降至2010年以來的低點,煤炭價格顯著回落,庫存持續保持高位,節能指標完成順利。夏季來水頗豐使得水電出力較大,保障能源供應充足,全國能源供需總體平衡。但新能源產業經歷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后遇到“瓶頸”,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光伏、風電等行業均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在歐美雙反的“推動”下,新能源產業到了要調整發展思路的階段。2013年,世界經濟溫和回升將帶動能源需求增加,但美國實施的能源獨立戰略將減少能源進口,對世界能源需求總量增長起到抑制作用,總體來看,2013年全球能源需求將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能源價格小幅上漲。國內能源需求隨經濟弱勢回穩有所回升,由于本輪“穩增長”政策并未像以前一樣進行大規模投資,其對能源需求的帶動作用也較之前溫和,預計全年能源需求總量將達38億噸標準煤,增速約為5%,低于往年7-8%的平均水平。能源供需基本平衡,節能指標完成壓力不大,需關注經濟回暖時企業訂單增加帶來的產業用能快速反彈,導致出現區域性和時段性能源供應緊張。
二、2013年北京市能源供需趨勢基本平衡
在全市經濟增長放緩、天氣較為適宜、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等多重因素作用下,2012年能源需求呈現低位增長態勢,預計全年能耗總量7200萬噸標準煤上下,同比僅增長3%左右,供需總體平衡,能源供應平穩。2013年北京市經濟有望回升,但仍處于調整階段,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增長動力逐步由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整體能源消費仍處于低彈性增長周期中,能源需求增速將較2012年略有回升,預計能源消費總量為7500萬噸標準煤,增速提高到4%左右。從能源供給端看,2013年北京市能源投資仍將延續2012年的良好增長態勢,特別是在壓減燃煤工作推進、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的帶動下,氣、電、熱等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仍將快速增長。同時,2013年加快建設四大熱電中心、大唐煤制氣、陜京三線、以及南水北調工程、交通軌道的配套電網等一批重大項目,并完成部分項目俊工,有效緩解能源供應和運輸瓶頸。但由于北京市能源主要依靠外部調入,自主調控余地較小,在遇到極端天氣、突發事件等不確定情況,能源運行保障仍然存在一定壓力。總體來看,預計2013年北京市能源運行平穩,供需基本平衡。
三、二產用能將有所回升、三產和居民用能剛性增強
2012年以來,在基礎產業能耗持續下滑的帶動下,第二產業能耗呈現小幅下降趨勢,預計全年能耗2450萬噸標準煤,同比下降1.5%;三產和居民能耗在經濟趨緩和天氣較為適宜的情況下,仍然保持穩定剛性增長,預計全年能耗分別3290和1365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6.2%和4.5%。2013年,隨著國內和北京市經濟弱勢回升,2012年下滑2013顯的水泥、化工等產品市場需求或有所恢復,從而帶動基礎行業能耗會較2012年有所回升;在“現代三工廠”、“薩博”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滿產以及奔馳汽車、諾基亞、中芯國際改造升級完成的帶動下,汽車、電子、鋼材等行業能耗會較快增長;中西藥的旺盛需求將帶動醫藥制造業能耗保持較快增長,總體來看,二產能耗較2012年會有所回升,預計全年增長2.5%。2013年三產總體呈現趨穩的發展態勢,帶動能耗保持穩定增長,其中生產性服務業能耗增長將保持穩定、生活性服務業維持低速狀態、文化創意產業繼續較快增長,預計第三產業全年增長6.3%,在節能家電產品熱銷帶動產品升級的影響下,居民能耗也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增幅為4.6%,但若出現極端天氣不排除出現更大幅度的增長。
四、持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12年北京市繼續發揮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對節能降耗的促進作用,強化技術、管理和行為節能的協同創新,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深入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成功舉辦節能環保展覽會,節能降耗效果顯著,年度萬元 GDP能耗降幅將超過4%,進一步提高全社會能源利用效率。2013年隨著北京市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工業結構調整對節能降耗的推動將較“十二五”前兩年顯著減弱,北京市切實進入了一個更加依賴技術進步、宣傳引導和有效管理的“內涵促降”新階段,節能重點領域轉入建筑和交通領域,亟需加強系統的頂層設計與城市功能的持續完善,應嘗試通過中心城功能的疏解、城市公交系統建設、新城產業和服務設施配套升級、交通路網運行速度提升、彈性工作制等手段提升城市運行效率,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損耗。可以預見,隨著四條地鐵新線路的建成通車,地鐵路網顯著完善,將有效提升公交出行比例,而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開展將真正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促進企業自主節能,而節能產品的普及更新、先進技術的應用推廣,新地方能耗標準的實施,和市民節能環保理念的持續增強,將抵消部分因經濟復蘇帶來的新增能耗,助推全社會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預計2013年萬元 GDP能耗下降3.5%左右,“十二五”前三年累計下降率接近14%。
五、能源品種供需總體平衡,結構更加優化
2013年,北京市主要能源品種供需總體平衡,電力、天然氣穩中有緊,成品油、煤炭相對寬松,壓減燃煤工作的穩步實施有利于能源結構的持續優化,預計北京市優質能源比例將從2012年的73%(預計值)上升至76%。一是全社會用電量穩中趨緊。2013年隨著全市經濟小幅回升,電力需求將呈穩中有升態勢,全國及華北地區電力總體平衡,不會出現大面積的拉閘限電狀況,但北京市高峰時段、局部負荷集中地區運行壓力持續,預計2013年社會用電量9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預計2012年全年電力消費8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二是汽柴油供需仍將偏松。2013年汽柴油消費仍將延續2012年低速平穩增長態勢,汽油隨機動車保有量將呈現小幅剛性增長,柴油受經濟活躍程度影響,2013沒有明顯改善并繼續低速增長,供需仍將偏松,預計2013年全年消費量約為770萬噸,同比增長2.5%,預計2012年全年消費750萬噸,同比增長2.3%。三是電煤供需寬松。2013年隨著壓減燃煤工作繼續推進,國華關停和燃煤鍋爐替代完成,煤炭需求繼續下降,仍將延續2012年供大于求的局面,預計2013年煤炭需求2000萬噸左右,同比下降13%;預計2012年全市煤炭消費2300萬噸左右,同比下降2.8%。四是天然氣保持持續快速增長。2013年西南熱電中心投運,城六區燃煤鍋爐房改燃氣鍋爐房完成,天然氣消費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總量預計將達92億立方米以上,增速在15%以上;預計2012年全市天然氣消費總量8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冬季日高峰用氣量將突破7200萬立方米。五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開發利用保持較快增長。2013年隨著北京市新能源試點示范深入推進,一批光伏電站、光伏屋頂、風電站項目穩步推進,地熱采暖制冷、太陽能采暖等新能源安居工程的進一步實施,新能源車進入推廣普及階段,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總量有望達到350萬噸標準煤,在北京市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中提升至4.6%。
六、繼續推進價格機制改革、呈現能源價格上漲
總體上來看,2012年能源價格呈下降態勢,國際原油價格在年初中東地緣政治沖突推動下高位開局,但受需求不振、美國大力發展頁巖氣等因素影響,總體震蕩下行;國內煤炭價格先降后穩,預計價格處于歷史低位。國內資源品價格機制改革進展有限,7月推出居民階梯電價調整,對資源品價格改革做出了有益嘗試,但在2012年通脹壓力緩解的良好時機,煤電、天然氣等關鍵領域資源品定價機制改革未有2013顯突破。2013年在世界經濟和國內經濟增長均向好的大背景下,能源價格將改變2012年的下降態勢,出現小幅震蕩上揚。中東地緣政治沖突導致原油供應不確定性風險加大,以及主要國家央行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推動國際原油價格走高,并在局部時段出現快速暴漲的情況。
從國內看,需求回暖將帶動國內煤炭等一次能源價格小幅回升,另外電力、熱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價格也有望上漲。價格機制改革方面,年度重點合同煤價格有望轉向煤電長協機制標志著煤電市場化邁出重要一步,但政府能否真正從定價機制中撤離,把定價權完全交給市場仍然讓人心存疑慮。2013年進一步理順成品油定價機制,加快調價頻率、縮短調價周期、優化調價操作方式等,但改革主要還是停留在技術層面,更深層次的“反壟斷”改革思路未必能夠體現,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目前仍然任重道遠。而隨著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約束之間矛盾日益加劇,資源品定價機制應將有所突破,尤其是電、天然氣等優質清潔能源的價格改革應向更加體現城市功能、符合產業發展的方向傾斜。
(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