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朗讀是小學生學習好英語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范讀,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要優化學習活動,調動學生的朗讀熱情;要組織學生進行有效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朗讀;教學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常以聽、說、讀、寫為教學指導。但由于小學生的心智不成熟以及思維局限,教師面臨著如何去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的難題。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應在聽、說、讀、寫四方面中,選擇以“讀”為教學指導,從而提高課堂的高效性以及有效性。
一、利用范讀,形成朗讀習慣
在示范性朗讀中,教師應該注意把握單詞發音、朗讀節奏以及文本感情三方面準確化。對于前兩者的準確化而言,教師可采取錄音機、多媒體視頻等方法來高度準確。但是,文本感情的準確化只有通過前兩者鞏固才能掌握。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提升文本情感的認識,從而到達教師所要求的朗讀三大準確,而這三大準確,恰恰能養成良好朗讀習慣,并且能培養學生朗讀的水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面臨著單詞、短語以及語法相對匱乏的現象。所以,學生不具備一種有效乃至高效的朗讀思維,常常把整體文本拆成個體句子,把個體句子拆成個別單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從句子入手,從句意中熟記單詞,從句意中抓住文本節奏,從而以節奏化朗讀把握整體文本,培養高效朗讀的習慣。
二、優化活動,調動朗讀熱情
興趣是最好老師,教師若以興趣帶動課堂節奏,會讓課堂進程更加有效,乃至高效。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如何以興趣來帶動學生朗讀,并實現朗讀課堂的高效化呢?筆者認為,教師首先要知道朗讀材料必然是單一而且乏味的,所以應該優化教學形式來調動學生的朗讀熱情。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在快樂中學習,并且帶著熱情以及興趣去朗讀。而優化教學的形式往往是表演、游戲以及口語交際。這三個活動往往可以幫助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到樂趣。
1.朗讀和表演相結合。在教學中,文本場景的重現是一個較難的教學環節,但學生往往對文本場景抱有憧憬。所以,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創設一定的情境,來讓學生在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學生可以在朗讀中獲得技巧以及感情的升華。可見,這樣優化活動形式是可以幫助學生進入課堂教學,甚至是實現高效化課堂。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英語3A Unit2 一課中,同學們都很關心“父親”這個話題,教師可以讓學生表演自己與父親的對話,并要求學生一人飾兩角,同學們在表演以及朗讀父親這個角色的同時,也要表演朗讀自己的部分。這時,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同學積極參加這個表演,課堂變得有聲有色,教師所采取的教學表演可謂是高效化教學成果。
2.朗讀和游戲相結合。游戲中進行學習,以游戲帶動學習進程,正是現在小學教學所提倡的。但是,教師又將如何進行朗讀教學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有關于“聽與讀”的游戲,幫助學生解決朗讀中的單詞以及詞匯。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學生對于單詞記憶。所以,教師會采取一些游戲的方法來激勵學生學習以及記憶單詞。比如,教師在課堂中利用“擊鼓傳花”游戲,來讓學生大聲朗讀單詞。這樣一來,教師可以在游戲中讀出準確的單詞,從而夯實了朗讀的基礎。
3.朗讀和口語交際相結合。在英語教學中,朗讀的目的是在于提高學生的“說”的能力。所以,教師應該回歸到朗讀的根本目的——“說”。在口語交際中,教師可以模擬一對一式的口語交際來幫助學生提高朗讀的準確性,從而使學生能實現口語的流利。在朗讀文本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展開一些有關聯的話題進行口語交際。這樣,教師可以在口語交際中,幫助學生鞏固朗讀中知識以及朗讀的技巧。這樣一來,教師長期的朗讀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外進行一些口語交際。這樣的交際實現了英語中“說”的能力培養。
三、有效訓練,提高朗讀水平
在朗讀之后,教師應該以鞏固為主,進行一些訓練,從而讓學生在朗讀中得到“說”能力上的提高。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英語3B Unit4 Time 一課時,首先,教師要求學生朗讀了文本的段落。接著,學生也已漸漸掌握到句型A:What’s the time, ...?B:It’s seven o’clock.的對話。其次,教師要求學生談談朗讀中Time的概念,讓學生說說Time是如何理解的。最后,教師可以總結一些學生的對于Time的想法,并且給以相對正確的解釋。朗讀教學是啟蒙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應該把朗讀視為小學英語課堂的相對重要的環節。這樣一來,學生能在啟蒙階段得到一些幫助,在日后的英語學習中找到自信以及學習英語的長期動力。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