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循環訓練法指在每次訓練時,把多個訓練身體不同部位的運動及訓練器械按一定的秩序編排好,訓練者按事先編排的內容程序,依次練習每個運動至完成所有運動,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循環的訓練。循環通常應包括6~14個身體不同部位的練習,每個運動練習間歇為45~60秒鐘,每個循環間歇為2~3分鐘。一次訓練課可安排一個或幾個循環訓練,這種練法對初練者較為適宜。
[關鍵詞]循環訓練法;足球;身體素質
一、循環訓練的內容
循環訓練包括:俯臥撐、原地跳繩、仰臥卷腹轉體、原地高抬腿、原地縱跳、10米折返跑 。教師可選取每周三節訓練課,實驗組的全體學生按體育教師安排的身體素質訓練內容進行練習,每次課練習五組。如:俯臥撐20個一組,原地跳繩100個,仰臥卷腹轉體20個,原地高抬腿 40個,原地縱跳20個, 10米折返跑5趟。教師根據學生訓練情況適當安排運動量。
二、設計循環訓練的構思
采用循環訓練法在專項上可提高運動員持久的對抗能力、運動技術的穩定能力以及技術之間的銜接能力,可提高運動員攻防技術的轉換能力、疲勞狀態下連續作戰的能力以及有氧工作強度。在生理上可提高有氧代謝系統供能的能力、有氧工作強度以及有氧代謝供能狀態下的力量耐力。在意志品質上可有效地激發訓練情緒、累積負荷痕跡、交替刺激不同體位。
1.俯臥撐。主要鍛煉學生上肢力量,足球項目是以跑動為主的運動項目,與其他運動項目比較而言,經常參加足球運動的學生下肢力量充足,上肢偏弱。俯臥撐可以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防止學生出現某一部分肌肉過于發達的非正常情況。
2.跳繩。跳繩對身體的靈敏性、身體姿態、平衡能力、協調性和柔韌性都有奇妙的促進作用。能使力量得到發展,尤其是下肢力量。跳繩能讓小腿肌肉變得有爆發力,使大腿和臀部肌肉纖維更結實。
3.仰臥卷腹轉體。仰臥卷腹轉體動作不僅可以鍛煉到腹直肌和腹內、外斜肌,還可以鍛煉到腹部深層的腹橫肌。腹橫肌的強大會有效地提高腹部的控制力,對外層腹直肌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可以提高腹部所有肌肉的耐力和協調工作能力。
4.原地高抬腿。原地高抬腿跑的訓練目的是加強短跑運動員抬腿能力,鍛煉步頻,對加大步幅也有很好的效果。短跑的技術要領是步幅大,步頻高,如果抬腿能力不足,很難達到技術要求,很難跑出好的成績。
5.折返跑。10米折返跑的成績反應了人體的靈敏素質。 經常做折返跑練習,可有效提高靈敏素質。
參與實驗方案后期,兩組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成績明顯不同。實驗組學生60米、立定跳遠、800米三項目成績優秀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成績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折返跑與坐位體前屈成績與乙組無明顯差異(P≤0.05)。由此可見,對足球隊員實行科學化、規范化的身體素質訓練,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有明顯效果,由于條件原因,方案設計不完善,學生柔韌素質沒有明顯提高。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實驗組隊員整體實力稍強。根據現場觀察情況,觀察組一致認為:整場比賽,實驗組學生跑動頻率高于對照組學生。下半場逐漸明顯。在拼搶方面,實驗組學生拼搶積極,控球時間長。控球率、傳球成功率等能反映出一個球員的技術水平,一個人在體力充沛的情況下完成動作的概率明顯高于體力不行的時候。所以,以上數據從側面反映出,實驗組學生身體素質勝于對照組。所以在學生足球課中適當安排身體素質訓練不光有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還有助于提高足球技術水平。從身體上來看,通過兩個多月的身體素質訓練,實驗組同學的身體素質測試成績有所提高。說明身體各部分機能都有所提升,表明實驗組的學生員相對應的速度、力量、靈敏、耐力、柔韌等素質有所增強。從技術上來看,提高了學生持久的對抗能力、運動技術的穩定能力以及技術之間的銜接能力;提高學生攻防技術的轉換能力、疲勞狀態下連續作戰的能力以及有氧工作強度。身體各部分機能都有所提升,成績也有所提高。說明對足球選修班采用循環訓練法進行身體素質訓練,不光有助于提高學生專項身體素質,而且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對于普通中學完成學生身體指標有一定作用。
由于條件限制,此次采用循環訓練法進行身體素質訓練實驗只是從表面層次進行探析,只是初步完成前期工作。此項工作還有待于對學生身體機能更精密的實驗檢驗,從中得到更準確的數據。
2.建議。小學生足球隊員身體素質訓練要與專項訓練相結合,在平時訓練中, 要合理有效地安排學生的訓練,解決好一般身體素質訓練與專項身體素質訓練、身體訓練與技戰術訓練以及身體訓練與比賽等關系。一般把身體素質訓練作為準備期,恢復和促進學生身體狀態的手段或為比賽需要,并要求學生自覺地、長期地、不間斷地進行一般身體素質訓練。在技戰術訓練課中,將身體素質訓練的要求貫穿于整個訓練過程,這樣可使運動員不會感覺訓練的枯燥與乏味,且能達到進行身體素質訓練的目的。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