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照美國印州高中課程開方的方式發展分析發現,我國高中選修課程開發的途徑單一,成為導致選修課程質量低下的關鍵因素。在進一步深化高中課改的背景下,學校應關注選修課程的開發與開設,進一步調整課程結構,優化校本課程,突出學校特色,整合職高課程資源。
[關鍵詞]課程開發;社會資源;選修課程;問題與對策一、我國高中選修課開發的問題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以來,我國高中開始全面探索校本課程的開發,增加選修課程的開設,從而調整課程結構,增加課程選擇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然而,選修課程開發的質量卻不能讓人樂觀。究其原因,單一的課程開發渠道是影響目前我國高中選修課程開發質量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的高中選修課程開發過于依賴學校教師,將選修課程開發的壓力片面地轉嫁給教師,而忽略了學校作為課程開發的主體去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拓課程開發渠道,分散學校與教師的課程開發壓力,從而建設合理的選修課程體系和高質量的高中選修課程。
二、美國印州高中的多渠道課程開發
通過考察美國印第安納州高中的課程發現,左右,并且這些課程具有較高的質量與科學性。在對印州不同層次與性質的高中的課程進行研究發現,該州通過整合、共享、借入等方式,充分地利用各種社會資源構建了豐富而高質量的高中課程。當然,印州高中教師也參與課程開發,但其所占比例很小。下面將對印州高中課程開發的三種主要途徑進行簡單介紹。
(一)整合學區教育資源
印第安納州共有14所職業中心,這些職業中心與本學區或鄰近學區的高中合作,為有職業技能性向和需求的學生提供所需的職業技能課程。高中與職業中心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課程資源,是印第安納州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進行課程開發的重要模式。
職業中心通過與高中簽訂合作協議的方式,由高中向職業中心派送有職業興趣和要求的高中生到職業中心學習。當高中向職業中心每派送一名學生,學習一學年,高中需向職業中心劃撥3000美元。每一年派送學生數,由高中預算決定。職業中心的運營的經費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來自合約高中派送學生的費用,占總經費的75%;另一部分來自州政府劃撥,占總經費的25%。第一部分經費主要用于支付教師的工資,而第二部分經費只能用于購買設備。州政府下撥的經費預算是根據前一年職業中心學生數和班級數而定。
職業中心為高中生提供多樣的可以選擇的課程。例如,C9職業中心就是印州14所職業中心之一,它所提供的課程涉及7個領域,共有43門,為本學區與鄰近學區的10所高中的三四年級的高中生提供課程,為他們將來就業和升學做準備。
(二)共享社會資源
除了整合優化州內教育資源外,印州還通過共享來自社會教育機構、高等學校、軍隊等的優秀課程來豐富高中課程。在印州甚至全美,高中主要共享來自美國大學理事會和PLTW組織的課程。美國大學理事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美國大學理事會所提供的AP課程在全美獲得了廣泛的接受。AP課程目前設有22個門類共37個學科的考試,包括英語、數學、科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歷史、音樂、藝術等,各國高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將來的發展方向選讀AP課程。AP課程已在美國15000多所高中里普遍開設。目前,印第安納州共核準開設34門。PLTW的全稱為ProjectLeadTheWay,也是一個非營利性機構,是美國中學科學、技術、工程學、數學教育項目的主要提供者。PLTW提供的工程學和生物制藥科學方面的課程,是由PLTW的教師、大學的教育家、工程和生物制藥方面的專家、學校管理者合作設計的,旨在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造性、創新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課程由PLTW的虛擬學院提供給所需學校。這些課程對于與PLTW注冊的學校是免費的。PLTW為高中生設計的學習項目有兩個,共包含12課程。其中工程之路項目8門,分別是工程設計入門、工程學原理、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工藝工程、土木工程與建筑、計算機一體化制造、數字電子技術、工程設計與發展;生物制藥項目4門,分別是生物醫藥學原理、人體系統、醫療介入、生物醫藥創新。目前,在美國已有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4200多所學校提供PLTW課程。
高中還通過與本地或其他地區的高校合作,為高中生提供一個學習大學課程的機會。某些高中,如北中心高中,與印第安納大學合作建立了高級大學項目(ACP)。該項目通過精心地選拔與特別地訓練高中教師,從而招納符合各個學院教學要求的教師為高中學生教授大學課程。完成課程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這些學分被大學所認可,但是認可規則視大學不同而不同。另外,某些高中,如印州學院高中,與波爾州立大學比鄰,是一所特許學校。它特殊的性質使自己成為具有私立學校特權的公立學校,它的特殊性也體現著它的高目標——為學生提供高成就。該校將課程分成四種類型,分別是大學預備課程、大學水平課程、雙學分課程和探索課程。大學預備課程使用高中的大綱與教材,探索課程是高中與大學混合水平的課程;大學水平課程直接使用大學教學大綱與教材,而雙學分課程由高中教師教授,但被認可與波爾州立大學課程相同。該校共有125課程,其中大學水平課程有46門,雙學分課程有41門。
除此之外,高中還與軍事組織合作,由其提供高質量的軍事課程,借以滿足高中生的個性需要與發展。后備役軍官訓練軍團(JROTC)是由美國武裝部隊贊助的聯邦項目,在全美高中運行。該項目起初是1961年美國國防法的一部分,后來在后備軍官訓練隊振興法框架下繼續擴大發展。該項目的目的是向美國高中生慢慢地灌輸公民價值觀、服務國家、個人責任和成就感等。后備役軍官訓練軍團課程被列為印州北中心高中的體育必修課程,共8門。該課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系列課程,分初、中、高三級。初級有兩門,分別初級預備役軍官訓練團1/2;中級課程也包括兩門,分別是初級預備役軍官訓練團3/4;高級課程則包括四門,分別是初級預備役軍官訓練團5/6和初級預備役軍官訓練團7/8。修完這8門系列課程還可以繼續修習大學預備役軍官訓練團大學先修課程或入伍晉升更高官階。
(三)借入國際先進的教育資源
除了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和分享社會教育資源外,印州高中還普遍引進國際先進的教育項目,也就是說,為優秀的高中生提供大學預科國際文憑課程。該課程由國際文憑組織開發,共設有六類學科課程和三門核心課程。六類學科課程是:第一語言與世界文學、第二語言、人文科學、實驗科學、英語、藝術或選修課。學生既要學習科學科目,又要學習人文科目。所有參加IB文憑項目的學生,必須在這六個學科組中每組選一門課程進行學習。每一門課程又分為高級課程(highlevel)和普通課程(standardlevel)。所選六門課程中,三門必須是高級課程。在IB課程中,知識理論課、拓展寫作和創新、行動與服務三門課程是核心課程,是該項目的獨特性的集中體現。
從總結印州高中課程開發的經驗可看出,印州高中課程開發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課程開發主體的多樣。也就是說,參與高中課程開發集中了學校、學區、全國乃至國際的具有資質的專業組織,如自己學校教師、學區內的職業中心、鄰近的高校、全國性的、國際性的教育機構,等等。第二,參與課程開發的社會組織專業性強。從參與印州課程開發的社會機構與組織來看,幾乎全部為高校或教育專業機構,具有較高的課程研發的能力。第三,課程開發、修習和評價、發展一體化。印州高中課程的開發與開設有完備的考試,尤其是升學體制的支持,如AP課程。對于AP課程修習的學生來說,達到規定的成績要求,便可以獲得大學的學分認可。另外,它也是獲取高中畢業榮譽證書的課程修習要求之一。除此之外,AP課程修習的成績與數量也是學生能夠被心怡的大學錄取的必備條件之一。印州高中通過以上幾個課程開發的渠道,使得其為學生將來職業與升學做準備的工作水到渠成。
三、印州高中課程開發方式對我國高中選修課開發的啟示
通過研究與總結印州高中課程開發的有效路徑,反思改革中的我國的高中選修課程開發,大體上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建設我們的選修課程:
(一)優化校本課程,突出學校特色
我國的高中課改已經開展了多年,遇到了許多問題,也積累了一些經驗與財富。經過這些年的改革與建設,大部分高中已經開發了一些具有自我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所以,應該首先深刻地研究與反思已經開發與開設的校本課程,形成具有嚴格的課程標準、完善的教材、優良的師資、豐富的配套課程資源、完善的評價體系等一系列的指標的特色課程。當然,這些特色課程不能單獨或無序地排列,而是要將它們置于完成學校整體培養目標下的特色課程體系之下。這些將是進一步利用社會資源和引進國際教育資源的基礎,因為所有課程的開發必須符合學校整個課程頂層課程體系的需要。另外,自主開發的精品校本課程將為社會資源參與開發課程提供一個模板。
(二)整合職高課程資源,分享精品課程資源
高中教育有兩個重要的任務,一是為學生的升學做準備,另外一個是為學生的就業做準備。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高中生在職業技術方面的更高追求,為就業做好技能準備及為興趣而學,高中有責任為學生開設高質量的職業課程,以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為其將來的發展做好準備。長期以來,我國普通高中只開設國家規定性的學術性課程,并沒有開設職業課程的經驗與師資。因此,強迫普通高中自我開發職業課程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因此,應該以區、縣或市為單位,統計職業高中的數量,以就近的原則,由劃定區域內職業高中提供該區內各個高中所需的職業類課程。操作的辦法為:由劃定區域內高中上報所需的職業的課程名稱及要求,然后統一匯總給區域內職業高中,由職業高中開發并提交給區域課程規劃與審定部門,待通過后由課程規劃與審定部門統一調配職高教師到普高授課。這樣既能夠保證職業課程開設的質量,充分地利用了師資和課程資源,還充分地保障了學生的安全及緩解日益萎縮的職業教育。也就是通過該辦法達到,職業課程區域開發、分享,教師走校,學生選課走班。
(三)分享大學課程,實行學分認可制度
充分利用區、縣或市內大學的課程與人力資源,結合大學研究特色與特長,由大學負責開發適合介于高中和高校水平的過度水平的大學預備課程,為學有余力的高中生提前修習大學水平課程。具體操作辦法是:由區、縣或市課程規劃與審定部門統籌區域內高中的課程需求與要求,匯總給區域內大學,然后由大學負責開發與開設。大學一般具有課程教學與開發能力,具有較好的專業操守,能夠保證課程的質量。另外,大學教師工作時間相對自由,可以走校授課,能夠消除學生走校帶來的安全隱患。為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中與大學要以協議的方式認可高中生的學分修習,并且將課程修習情況納入大學招考體系之內。此舉能夠實現人盡其才,幫助學生占領學術高地,培養高尖端科技與人文人才。
(四)邀請社會專業機構開發專業課程,鼓勵參與、奉獻
為了能夠滿足學生的多樣需求,幫助學生了解感興趣的職業,獲得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為進一步的學習與職業選擇提供參考,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可選擇的課程,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區域內各種社會機構與組織,宣傳課改與選修課程開發的意義,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高中選修課程的開發,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邀請參加課程開發的社會機構與組織可以包括公檢法、軍隊、社會研究機構、新聞媒體、公司等。這些機構與組織參與課程開發與實施主要是基于社會責任與奉獻,以做義工的形式參與,但要形成長效機制。
(五)引進國際課程,加強國際交流與理解、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除了利用學校和社會資源開發課程外,也可以直接引進國際通用的名品課程,如AP課程、IB課程,為有國外求學愿望的學生打開一扇大門。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增加學生國際理解力與交流能力,形成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能力,為了解與學習國外先進文化與技術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也使世界更多地理解中國與中國文化,從而進一步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參考文獻
[1] 強瑞芬.中美高中選修課的比較研究——歷史文化的視角[D]. 西北師范大學,2010.5.
[2] 閆守軒,李秀梅.中小學生命教育課程開發:問題與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5):36-37.
[3] 岳倉鎖.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普通教育).2012,(1).
[4] North Central High School.2012-2013 Course Catalogue[EB/OL]. www.nchs.cc.25-26.
[5] King Edward VI Five Ways School.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oureate Diploma Program [EB/OL]. http://www.IB handbook 2010.pdf.
責任編輯 藍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