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閱讀教學的實際需要,恰當地設計一些游戲活動,巧妙地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活躍語文課堂的氣氛,讓學生們設身處地地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進而積極投身到語文學習當中去。
[關鍵詞]游戲;語文;教學;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滲透在兒童日常的生活當中,如果能夠把游戲和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語文教學的效率一定會提高。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閱讀教學的實際需要,恰當地設計一些游戲活動,巧妙地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活躍語文課堂的氣氛。
一、借助游戲導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
愛因斯坦曾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永恒的動力。如果孩子對某件事情或者某一項活動產生了興趣,他就會積極投入其中。學習也是如此。一旦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就能激發他的學習動機,產生學習的內在需要,而這種內在的需要就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促進孩子主動地投身到學習中去。一堂好課就如同一篇好文章,要想引起讀者的注意,就必須先聲奪人,一開頭就吸引學生注意力。而游戲無疑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因為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借助游戲讓學生動手動腦,促進了學生認知的發展,創造著孩子的最近發展區。用游戲導入語文課堂,可以讓孩子們置身于生動的教學情境中,孩子的激情一下子就得到迸發,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如在執教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口語交際《教你玩游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他們曾經做過的游戲,學生們精神一下子振奮起來,完全進入了學習狀態,紛紛發言,把游戲的名稱和玩的方法表達得詳細具體。甚至還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增加,比如在跳橡皮筋的過程中,把古詩誦讀和跳橡皮筋有機結合,橡皮筋的不同跳法配以不同的古詩誦讀,既玩了體育游戲,又在游戲中記憶了古詩,沒有古詩背誦的煩惱和枯燥,可謂一舉兩得。由此可見,借助有趣的游戲導入新課,能夠激發孩子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學生的認知、情感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長足的發展。
二、借助游戲激發興趣,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如今的語文課堂既強調書本知識的傳授,又提倡培養孩子們的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密切關注孩子們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孩子素質能夠有所發展,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如果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沒有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也不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那么就難以提高孩子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也就無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了能夠達成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應該加入一些適當的游戲活動,從而調節課堂的氛圍,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課本劇表演是孩子喜歡的游戲。一方面,這樣的表演緊貼教學內容,能夠加深孩子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表演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對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滿足孩子們角色扮演的需要,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孩子由被動走向主動學習。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因地制宜采用適當的表演,精心醞釀表演環節。如在教學《公儀休拒收禮物》一課時,一位教師讓學生分別扮演公儀休、子明、某大夫的管家進行對話,因為準備充分。學生還自備了相應的服飾和帽子,子明對老師的問候,管家和公儀休的對話,子明的不解,公儀休的解釋,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演繹得栩栩如生,小觀眾們看得興高采烈。教師沒有和學生反復的研討課文,學生在角色游戲中對公儀休的清正廉潔、為人處事的小心謹慎以及對子明的彬彬有禮,管家的諂媚有了直觀的體驗和理解。學生們在課堂上動起來了,積極性高了,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除了表演之外,還可以引入體育游戲,音樂游戲、美術以及手工制作等,把動手與動腦、動口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激越狀態,提高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