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構建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教學模式已成為小學英語教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要從激發學生興趣、喚起學生對知識的回憶、全員參與等幾個方面入手,讓英語活動目標明確且具有生成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活動;有效性小學英語課堂活動是指小學英語課上所采用的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語言實踐活動。然而,縱觀一些觀摩課或常態課發現,課上熱熱鬧鬧、課后卻收獲甚微。當深層次地去探究這些活動時,發現很多時候我們要走出誤區。
一、熱身環節活動:節奏、旋律和興趣
熱身環節活動的主要作用是激發興趣,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注意,進入學習的準備狀態。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長期的教學經驗,熱身環節很有效的活動有歌曲演唱、童謠誦讀、TPR全身反應活動等。讓學生伴隨著輕松活潑的旋律和節奏,在愉悅、和諧、平等的氛圍中,進入英語學習的準備狀態,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二、復習環節活動:開放、關聯和意義
復習環節能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是一個以舊引新,鋪墊渲染,承上啟下的環節。由于部分教師認識上的缺失,復習環節活動設計存在著三大誤區:缺失、隨意和封閉。在教學實踐中,或是直奔主題,省略復習環節,或使用隨意和封閉的活動走過場。因此,復習環節活動設計的關鍵詞是:開放、關聯和意義。教師要選擇有開放度、挑戰性的活動和任務,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興趣、態度與思維,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和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為新知的學習做好準備。
三、新授環節活動:重點、方法和生成
新授環節的活動設計是一節課的重點。新授環節活動設計的關鍵詞是:重點、方法和生成。英語教學所有活動的設計都要指向教學的重點,指向語言的學習和習得,不應為活動而活動。如在低年級教學basketball時,教師讓學生拍球比賽。學生動起來了,興奮起來了,但學生的興奮點顯然已經不在單詞的學習上了,而是在拍球的結果上了。這個活動的設計就偏離了教學的重點和目標。
在活動的設計過程中,還要關注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因為注重方法的教師是教得最輕松的,掌握學法的學生是學得最輕松的。這里的方法包括拼讀方法、記憶方法、思維方法和寫作方法等。葉瀾教授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因此,英語課堂上,教師不能把學生當成實踐教案的工具,要把教案當成促進學生發展的工具。
四、鞏固運用環節活動:層次、全員和創新
鞏固運用環節是一節課的高潮,也是檢測一節課成敗的關鍵。該環節活動的設計不能陷入“作秀”的誤區。這里的“作秀”有兩層涵義。其一,學生的“擇優表演”。常見的鞏固運用階段的活動有許多,如角色扮演,啞劇配音等。許多教師常常為了追求過程的流暢和完美,在“象征性”的“合作交流”以后,總是班上的幾名優秀學生在唱“獨角戲”。課堂成了優等生的舞臺,多數學生只是“看客”。這樣的活動顯然不能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其二,活動的“淺嘗輒止”。英語學習過程中大量的語言輸入,最終都是為了學生能有鮮活的語言輸出。在該環節中,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趣味性活動,激發學生交流的熱情和欲望,使學生能用所學的語言做事,學以致用。因此,這樣的活動應該有深度,具有探究性、延展性和創造性,不能只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
五、總結環節活動:問題、激勵和文化
總結環節是一節高效的英語課不可或缺的環節。在總結階段,可以激勵和保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滲透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對學生進行情感和品德的熏陶。因此,總結活動設計的關鍵詞是:問題、激勵和文化。
用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總結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如有教師在一節課學完后,設計了如下總結活動: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那些新單詞或句型?2.本節課你學會了哪種好的學習方法?3.你覺得今天應該給自己布置怎樣的作業來鞏固所學內容?這樣以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教室,學會自己總結和學習,是這節課的點睛之筆。
大多數語篇都圍繞主題給學生以某一方面的啟示或隱含著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文化因素,這就是語篇的文化價值。因此,總結環節的活動,我們要以語篇理解為基礎,引導學生將視角逐步聚焦于語篇核心,將語篇教學與文本價值的提升融為一體,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英語新課程“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目標得以實現。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