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評價學生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力求使用不同的評價形式、方法、技巧,構建不同的評價機制;真正發揮作業評價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作業評價;方法多樣化;形式多元化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教師可以通過作業評價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檢查教學效果、實現師生之間知識和情感的交流。在教學實踐中作業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不同的評價技巧,構建不同的評價機制,真正發揮作業評價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作業評價的方法多樣化
合理運用作業評價的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運用不恰當則會使評價流于形式,對教學起不到促進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隨堂批改。新課后,隨堂練習可當場完成。一般采用集體討論答案,課堂上集中統一批改的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及時鞏固新知識,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面對面批改。幾何部分的作業,尤其是作圖題,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較多,統一分析容易造成部分學生一知半解。采用面對面的批改方法可以更好地為每位學生指點迷津,同時又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3.設立小組長。可把不同水平的學生安排成前后桌,每六人組成一個小組,并選出一名同學擔任組長。由教師提供參考答案,利用中午自修或課外活動時間對每位組員的課外作業進行批改,并把批改的情況向科代表匯報。再由組長協同科代表分析較簡單錯題的錯誤原因,提出正確答案供其他學生參考,對于一些疑難問題向老師匯報,由老師統一講解分析。這樣能夠使學生保質保量地完成課外作業,及時解決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教師抽查。對小組批改后的作業進行不定期抽查,了解作業和批改的情況,有利于杜絕少數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變得更加自覺、主動。
5.全批全改。與教材配套的作業本中除少部分需要面對面批改的作業之外,一般仍需采用全批全改的方法。這樣有利于教師了解對學生學習數學的具體情況,在課堂上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數學。
二、作業評價的形式多元化
為了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業評價的形式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將學生的作業按答題情況、書寫情況、認真程度分成A、B、C、D、E五個等等,以此開展競爭,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作業展示。通過交流、介紹、傳閱等形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欣賞與被欣賞的氛圍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還可將評語引入數學作業的評價中,可以評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績,便于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業的優劣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師生間的交流。
三、作業評價應注重對學生的激勵,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批改作業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具有極強的技巧性。作業發給學生以后,如果教師能夠糾正錯誤,彌補不足,或是補充更易懂的解題方法,并視情況不失時機地適當提高等次。使學生對成功和失敗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讓學生體會戰勝困難后取得成功的快樂。同時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從而對學習充滿希望。
總之,數學作業批改一定要有益于學生認識并修正錯誤,有助于教師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布置作業要精心,批改作業要細心,反饋信息要用心, 糾錯輔導要耐心、盡心。這樣才能使作業批改不再是一種批判,而是一種對話;才能使作業評價成為師生知識和情感交流的“信箱”。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