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可以采用“動,引趣;思,啟智;悟,升華”的課堂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能對同一問題進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引導興趣,搞活課堂,增強學生的認知過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使思想品德課成為學生喜愛的一門課。
[關鍵詞]思品教學;引發興趣;啟迪思維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為學生思想品德發展奠定基礎的綜合性的必修課。其核心在于有機整合心理健康、倫理道德、法律和國情教育的相關知識與技能,以培養現代公民應具有的心理素質、法律責任、人文與道德素質,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重視發展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養成遵紀守法和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思想情感,逐步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奠定基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以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為目標,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尊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規律,順應青少年的認知規律的特點,認真抓好動、思、悟三個環節,努力上好思想品德課。
一、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是老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而統一的實質就是交往、互動。在教學中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身邊事為素材,通過個案分析、問卷調查、經驗交流、角色扮演、資料搜集、小組討論等形式,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感知、體驗與思維,從而領略教學內容,掌握知識要點。引領學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從而讓師生相互交流和啟發,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通過引趣,增強求知欲,變要我學為我想學、我要學。對學生來說,思想品德教學不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一種快樂的活動,一種美好的享受,一種愉悅的體驗。這樣一來,學生就越學越想學、越愛學,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實踐證明,興趣能有效激發學生處于活躍、興奮狀態,強化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教學中要充分運用教材中的漫畫、圖片和資料,使學生情趣盎然,學習興趣倍增,課堂氣氛活躍。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既形象生動,又引起學生興趣,還提高了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思——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這兩者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又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心靈上的溝通?!保ㄒ灾煨÷督逃膯栴}與挑戰——思想的回應》)在教學中與學生建立尊師愛生、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創設一個師生心理相悅相容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教師的職業優勢,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關系,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用詼諧幽默帶激勵性的語言、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利用問題誘發和激起求知欲,通過問題尋找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知識,在學生心里造成一種持續的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從而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思維。
三、悟——升華學生思想情感
通過教師的激思、啟智,使師生在交往互動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靈的溝通,讓學生不斷地審視自我、完善自我、強化自我。把體驗的直接經驗和學習的間接經驗,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逐步提煉、得到升華,將知識、經驗轉化為能力。使學生積極適應中學的學習和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共處、學會發展,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感悟品德左右人生、知識改變命運的真諦。例如,我校在開展“中國夢”教育活動中,筆者充分運用思品課的教學優勢,讓學生展開討論,刊出板報,最后達到共識:通過教育夢,實現成才夢,并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圓中國夢。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人生的意義、珍惜青春、升華人生、創造人生的輝煌,形成對待自己健康、自信,對待他人熱情、真誠,對待學習主動、專注,對待活動積極、有序,對待事物好奇、探究的優良品質。熱愛生活,提高承受困難和挫折的能力,磨礪意志,自強不息,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同時,讓學生學法明理,知道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理解法律在社會生活,尤其是法律在保護未成年人中的作用;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知法、懂法、愛法、用法,增強防范意識,抵制不良誘惑,在法律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 如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