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好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份好收入,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但是,如何正確地培養孩子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如何理解并能與孩子溝通,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卻是令每一個家長頭疼的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鄭州大學著名的教育專家王忠民教授提出了孩子健康成長中永遠不可缺少的五種優秀品質:
一是快樂。盡管快樂不是人生的最終目標,而且人生也不可能時時擁有快樂,但是養成自尋快樂的習慣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快樂的體驗有助于培養孩子大方和開朗的個性。那么作為父母,應怎樣教會孩子快樂呢?我認為大部分快樂要靠孩子們自己去領略。父母所要做的是教導孩子把這種快樂的習慣保持下去,并且帶入他們未來的生活。
二是愛心。在這個講究競爭和效率的社會里,教會孩子保持愛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孩子們像需要明天的日出一樣需要可靠、持續的愛。任何時代的孩子,都需要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這一點毋庸置疑。一個孩子不僅需要愛,更要學會做一個仁慈地愛別人的人,讓愛成為他的處世準則。而困難在于孩子并非天生就懂得做一個愛別人的人。而怎樣引導孩子把剛剛萌發的愛心鞏固為永久的價值呢?有效的做法是:給他們永不枯竭的愛。事實上,在現在社會中,真摯無私的愛越來越難得,人們對愛的渴望比過去更迫切。因此,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是誠實。引導孩子做一個誠實的人,等于教會他掌握未來生活的立身之本。教育孩子誠實,身教勝于言傳。有一個孩子,受到老師的錯怪,他站起來驕傲地說:“我們家的人從不說謊。”老師和同學聽了后,頓時對她肅然起敬。難道您就不想讓你的孩子也享有這份自豪嗎?因此,在您告訴孩子要誠實的同時,還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四是勇氣。任何時代都需要勇氣,都崇尚勇敢的人,問題是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勇氣。要培養孩子的勇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經歷痛苦。當他遇到傷心事的時候,應該簡單告訴他:“生活就是這樣。”要告訴他一個人必須勇敢地面對現實,快樂也好,痛苦也好,都是對他們的成長有好處的。最后,為了使孩子適應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不幸和痛苦,應該引導他們去同情那些受苦的人們。
五是理想。任何時代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只要父母耐心地、津津有味地聽孩子們訴說,無論他們的想象多么幼稚,多么瘋狂,父母都會發現他們同自己小時候的愿望簡直如出一轍。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暢想他們的未來,并且向他們敞開書籍、音樂和科技的大門,因為那里是理想和幻想的存身之地;此外,父母要向孩子傳授堅信理想的信念。有了信念,在孩子眼里,人生就會變得更加明朗,仿佛在黑暗的森林里發現一條光明之路。不但如此,我們還要教導孩子把理想變為具體的行動。
快樂、愛、誠實、勇氣和理想,或許還有更多,但是內涵莫出其外,都是不隨時代更迭而改變的優秀品質。這些品質將鑄成孩子們未來的人格。如果父母不拘泥于形式,尊重新時代的特點和孩子的愛好,在這些方面不難找到與孩子交流的話題。別太在意“代溝”的說法,那多半是觀念上的誤區和行動上懶惰的托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