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遠古的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產生的,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小到居家過日子的精打細算,大到高科技的繁榮發展都離不開數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大多也是從實際問題出發,抽象出數學問題來學習解決的辦法,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是我們每一個數學老師的責任和義務,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要與生活進一步接軌。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學好數學知識,從而應用到將來的生活中。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聯系
一、強化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生活中融入數學思想,既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又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生活中遇到問題常常需要數學知識來解決,所以,學習數學不僅是知識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這樣,學生學起來會更放松,也會更專注。
那么,通過解決這個實際問題,學生們對這部分數學知識的記憶應該是最深刻的,這樣既增強了數學的趣味性,又能讓學生體會解決問題后的成就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利用數學知識理解生活
沒有生活就沒有數學,人常說:“生活是數學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滿著數學問題。”有時候,數學知識會讓學生對生活有一個全新的理解和認識,比如兩位數乘法之后安排的數學問題是師生去公園游玩,請同學們設計購票方案,通過這個問題的解決,學生們會發現用哪種方式省錢,進而使他們學會理財,學會節約。還有五年級上冊的統計與可能性,就是以學生熟悉的游戲活動展開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直觀感受到游戲規則的公平性,并逐步豐富對等可能性的體驗,學會用概率的思維去觀察和分析社會生活中的事物。此外,通過探究游戲的公平性,還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公平、公正的意識,促進學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三、生活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數學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識和能力,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進而奠定發展更高素質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每一個數學老師都應該認識到的,把重要的數學思想通過生動有趣的生活事例呈現出來,使學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欲望,逐步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五年級上冊“數學廣角”的學習中,簡單的數字編碼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初步體會了數字編碼在生活中的應用,并通過觀察、比較、判斷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運用數字的有規律的排列可以使信息交換變得安全、有序、快捷,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而且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符號感、觀察、分析、推理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為小學生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有限,所以對自然與社會現象便有一定的好奇心,只有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才能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數學不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只有學好數學,才能更好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生活問題數學化,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最好方法,也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讓生活在數學知識中融化,讓數學在生活經驗中升華,這會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完成知識的積累,從而更好地體會數學文化帶給他成長的驚喜和生活的感悟。
參考文獻:
沈暉.淺談創設生活情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8).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訥河市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