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語文一般不會涉及文言文課文,充其量也就是唐詩、宋詞的背誦,等到了初中,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正常情況下,語法正確的語句都可以通曉其意,這時在教材中加入一些文言文課文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了解中國語言文化的一種特別好的途徑。不過,課文大部分還是由現代文構成的,所以,這就涉及如何分配其中的比例的問題。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教師究竟應該投入多大的精力呢?或者說應該使用多大的教學資源呢?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說明,探討了其中的奧秘,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能夠達到接收最大化。
關鍵詞:文言文;白話;雙管齊下
一、重視文言教學,摸索比例
文言文是集古典文化精髓于一身的一個載體。眾所周知,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在這么長的時間內記載事項、事件的一直都是文言文,白話文只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才興起的,所以,一般記錄中國古典文化精髓的還是文言文,教師如果想讓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來了解中國文化,那么就必須重視文言文的教學,因為只有你能夠讀懂,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解,片面追求別人翻譯過來的材料并不是長遠之計,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重點學習文言文課文,把它們當成重中之重,只要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學好語文。
二、不能放松白話文教學,虎頭蛇尾
上文中提到,要把文言文的學習當作是重中之重,但這并不意味著就可以放松對白話文的教學,這兩者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我們不能夠顧此失彼,使學生的白話文水平有所降低。所以要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必須雙管齊下,才能使學生無論在哪個方面都能良好地發展。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地進行穿插,如,在學習完文言文后讓學生學習白話文的新課,通常,文言文的理解都是很難的,而白話文的理解則相對簡單,這樣勞逸結合,也可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最大化。如此,才能更加正確地摸索出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教學比重,使學生更加受益。
三、雙管齊下,折中比重
無論是白話文教學還是文言文教學,兩者都是集中國古典文
化于大成的載體,不能舍其一而求其他,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語文課程時應該嚴格遵照教學目標所規定的比重來進行有效的權衡,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使語文學科的學科精神發揮到極致,才能使學生得到最大的受益。
究其本質而言,文言文所占的比重并不是教育的重點,文言文與白話文對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我們認真努力地對學生進行教學,才能讓這一門學科永遠發揮出異樣的光芒。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