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生字墻”讓學生練習識字,及時再現生字,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取得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識字;“生字墻”;激發興趣
“人生聰明識字始。”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識字教學是枯燥的,小學生最不能容忍枯燥。作為一年級語文教師,筆者嘗試用“生字墻”來讓學生練習識字。事實證明,效果還真不錯。
開學初,教師在一張桃紅紙上寫上“識字加油站”幾個大字,然后工工整整地寫上本學期要求認識的幾百個生字,四周畫上好看的花邊,把這張紙貼在教室前面黑板旁邊的墻上,再用透明膠布把生字表全部覆蓋一遍,這樣學生摸不壞,結實耐用。我們親切地稱它為“生字墻”,這也成為教室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精美的“生字墻”作用還不小呢!
一、課堂上的用處
雖說是一年級學生,他們處在同一起跑線,可學生之間的差異還是挺大的。就說每節課學生做作業吧,優等生往往做得又快又好,完成了就不知道要干什么,有的學生還吵鬧,而基礎差的學生有的才剛動筆,有的根本不會寫,教師就要輔導這些學生做練習,很難關照已經完成作業的學生。這時,教師會請一個學生手拿教鞭來到“生字墻”前面,對學生說:“請完成作業的同學到識字加油站來加油,這樣,你們就會跑得更快了。”已做完作業的學生一個個喜出望外,上臺認字去了,都想多加一點油,跑在別人前頭呢!學生輪流當小老師,認真地點著墻上的生字給同學認。這部分先完成作業的學生就有新任務了,一個個學得興趣盎然。學生學習了生字后,遺忘也就隨之開始了。根據“先快后慢”的遺忘規律,鞏固生字識記的常用方法是及時復習。利用“生字墻”,學生用完成作業后的時間去識字,有時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學生每天都有機會和生字“寶寶”打招呼,積少成多,時間一長,就輕松地把生字記下了。
二、課后的作用
“生字墻”不僅課堂上可以用,而且課外也能用上。課余時間,很多學生都喜歡走到“生字墻”前看一看、摸一摸、讀一讀。我點,你認。你點,我認。教師還會把班上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長在課后會叫上該組的成員來認字,讓他們一個一個過關。小組長們盡職盡責,教得可認真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干自己喜歡干的事,就不會覺得厭倦,而會覺得是一種樂趣,一種心理需求的滿足。如果學生對識字有了興趣,那么他們就會積極地投身到學習活動中去。
三、開展認字比賽
每學完一兩個單元的生字,班上就要舉行一次認字比賽,學生一一上臺來認字,他們一個個神情專注,都想把學過的生字讀準來。順利過關的學生,教師會在表揚欄里給他貼上一朵小紅花。等到得了幾朵小紅花時,教師還會在一張小紙片上寫上一兩句表揚的話讓學生帶回家,如:“你是班上的認字大王,老師夸夸你!”這種賞識教育手段運用于識字教學,能夠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得到了成功的喜悅,以后認字的勁頭就更足了。
小小漢字,奧妙無窮。美妙的“生字墻”——識字加油站,真是學生的識字樂園。
(作者單位 劉春華:江西省永豐縣佐龍中心小學 李萬金:江西省永豐縣石馬中心小學)